第11章 湯液經(十一)
天了嚕,我竟帶著系統去古代吃瓜 桔汁兒軟糖 加書籤 章節報錯
5年後。
子履與伊摯在商國殿中商議。
“先生,夏帝愈發暴虐貪婪,歲供愈發嚴苛。若是按他要求,便是我商國亦是民不聊生啊。”
子履沉聲道。
“國主莫急,此事尚有轉機。從王城傳來的訊息,有魚國國主已率先發難,拒絕朝貢,夏帝大怒,欲舉諸方國之力而攻之。我們正可藉此看看諸方國反應。若諸方國不應夏帝之召,便是我等發動之時。”
伊摯緩緩道。
“唉,有魚國本就物產貧瘠,不反也是死,反也是死,也是沒辦法的事。先生,王城傳來的訊息可靠嗎?”
“國主放心。王城傳來的訊息從無錯漏之處。”
“那便好。如此說來,我與先生籌謀隱忍十數年,終於要等來了這一天。還是先生大智,去了一趟王城,竟能說動元妃為我商國所用。”
“國主謬讚了。”
伊摯溫聲答道。
想起洛水河畔那個眼神篤定相信他終有所成的美麗女子,
他不由面色一柔,嘴角也輕輕的翹起。
子履見伊摯這表情,不由心中一驚。
早便聽聞妺喜狐媚惑主,
他還不盡信。
帝王無能,
關一個女子何事?
不過是藉口罷了。
只是見先生這表情,
他不由有些憂慮。
先生一向動心忍性,
喜怒不形於色。
怎的每每提到元妃都是這副表情?
這妺喜果然不是善類。
便是日後大業得成,
此等狐媚也必不可留。
子履眼中閃過一抹厲色。
他轉而對著伊摯笑道:
“我記得先生年長我六歲,今年已是年近不惑。我與黛眉已有三子,太丁已是8歲,先生還孑然一身,想來十分不應該。不知先生可有心儀之人?”
伊摯回過神來,淡淡笑道:
“尚無。摯心思不在此。”
子履眸色閃動,還待相勸,便見妻子黛眉託著一盤糕點笑著走進來。
“今日哥哥送來的庖廚做了家鄉的糕點,我特地拿來給你們吃。先生,你也嚐嚐。”
十年光陰一揮間。
當年有莘學宮裡倔強高冷的少女如今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身材豐腴,面目柔和,臉上滿是幸福淡然。
子履忙接過她手中的托盤,輕聲責備:
“讓僕人拿就是了。你剛剛有了身子,一定要小心。孩子們呢?”
姒黛眉面色一紅,捶了他一拳:
“先生還在呢,你這是做什麼?太丁帶著外丙玩耍,仲任在睡覺,只有我閒著無事,便來看你們。”
“摯恭喜夫人。”
伊摯聽聞黛眉有孕,真心祝福。
多子多福氣,
他這個女學生得夫君信重,
又得諸子傍身,
想來日後過得不會差。
“多謝先生。”
姒黛眉笑眯眯的道謝。
“先生早該成家生子了。便是暫時不娶妻,身邊也該有個人侍候。我見先生從王城帶來的女僕星兒不錯,雖出身低了些,卻很是崇拜先生,容色也尚可,不若我替先生操辦一二?”
姒黛眉越說越興奮。
大抵世間人多是如此,
自已幸福了,
便希望周邊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子履也應和道:
“可不是,剛剛我便勸先生此事,只是先生不願。”
“啊?不願?先生,這是為何呀?”
“……”
伊摯對這夫妻倆的催婚行為很是無奈。
“國主,倘若我們要實現目標,一定要注意周圍韋國、顧國、昆吾等國的威脅,這些都是誓死效忠夏王朝的。王城周圍的葛國亦是大患……”
他只好生硬的轉移話題。
子履與黛眉相視一笑。
“先生又開始轉移話題了。”
子履溫聲道。
“是啊,先生又害羞了,每次都這樣,呵呵。”
黛眉笑道。
“……”
又被看穿了。
單身狗傷不起。
真是拿這對兒夫妻沒辦法。
伊摯無奈想。
……
夏帝加收歲供,有魚國拒絕。
夏帝大怒,
卜神後以神明之旨為由,
舉召周邊之國共伐有魚。
諸方國舉棋不定。
大方國中,
商國國主子履拒絕攻打有魚。
韋、顧、昆吾等國奉夏帝之召征伐商國,
諸方國混戰數年,
子履如有神助,
大破三國及其他親夏的七小諸侯國。
商國愈發壯大,
國主子履以夏帝暴虐好色失德為由,
揮師王城,
各小方國紛紛響應。
商軍與王朝軍隊及葛國軍隊於鳴條大戰,
最終滅夏。
夏帝姒癸與元妃妺喜於南巢自焚而死。
惡諡夏桀帝。
經三千諸侯大會,
子履被推舉為新天子,
定都亳,
國號為“商”
封伊摯為“尹”,
奉為“商元聖。”
子履勵精圖治,
在位12年而崩,
史稱商湯。
伊尹經世濟國,
又通醫藥神巫。
創龜甲占卜,
提出多種病疾名稱並燒錄於動物之骨,
後著《湯液經》,
史稱湯方之祖。
商湯逝後,
伊尹繼續輔佐商湯後代,
歷五代之主。
年老後歸於伊水之畔,
逝後以天子之禮葬之。
後世奉為“廚聖、湯液聖。”
其子伊陟,
母不詳,
伊尹老來子。
繼承其父遺志,
提出“桑谷共生”
輔佐商王,
君臣相和,
傳為佳話。
-----------------
齊管妾婧:“夫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湯立以為三公,天下之治太平。”
孟子:“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已推納之溝中,自任以天下重如此,故以伐夏救民。”
荀子:“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謂聖臣矣。”
曹髦:“伊摯之保乂殷邦。”
劉勰《文心雕龍》:伊尹以論味隆殷……亦其美也。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伊尹亞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
皇甫謐《帝王世紀》:“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以順適其意。”
《國語》:“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