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出門的時候,文英便告訴丈夫:今天是她父親的生日,她的兄姐今天在家裡準備好了生日晚餐讓他們回家一起慶祝。她下午的時候也會請個假先回去幫忙的。
沙華提早了半個小時下班,開著車風馳電掣般地回到了州府,在新街口的大商場裡買了兩條老丈人喜歡的“大中華”,然後一路不停歇地向老丈人家馳去。
文英的孃家在郊區,那是坐落在馬路邊的一棟深灰色的四層樓房。前面有個方形的院子,院子裡也沒種什麼花草,只是弄了一個頂棚,頂棚下停了一輛小汽車,還有一輛小三輪電動車。
穿過院子一進門便是一個小客廳,後面則是一個廚房和一個小飯廳,主人臥房大約都是在樓上。
這棟樓房裡面就住著文英的父母。她的哥哥姐姐也都在市裡買了商品房,也都住在市裡。只有她的姐姐文琴在家附近的工廠上班,所以中午的時候她便回孃家來蹭飯,她也是下得了廚房的人,今天的主廚自然是她。
沙華穿過大理石鋪成的小客廳,來到小飯廳時,便看見了文英和她的姐姐、母親都在廚房裡忙碌著。他站在廚房的門口問:“需要我幫忙嗎?”
他就是這樣的男人,沒有大男子主義的思想,在自己家裡手腳勤快,什麼活都會做,在老婆的孃家他也從不避諱,也是手腳特別勤快。所以他的老丈人對他讚不絕口,丈母孃更是不用說了。大姨子文琴稱讚他是個真正的紳士,說妹妹嫁了好人。
廚房的三個女人聞聲抬頭朝他笑吟吟地看了過來。
“大科長到家了呀。”文琴笑著招呼。
“哦,不用了,你去後院吧,你爸他們在後院。”丈母孃用慈愛的眼神看著她喜歡的這個小女婿,笑咪咪的說。
“老公,你買了什麼?”文英迎了上來。
“哦,兩條煙,”沙華把煙遞給了文英,“那,我去後院了。”
說著他朝後院走去。
後院很大,也有七八十平,是用籬笆樹圍起來,外面下個小坡就是一片農田。所以靠著籬笆樹的一邊搭了一個遮陽棚,遮陽棚下是三十厘米高的榻榻米,榻榻米上放著一張寬大的矮桌和幾張竹編的小靠背椅,矮桌上是一副茶具。
在榻榻米的旁邊則有兩個水泥砌的灰色水池,那是洗菜洗衣的池子,然後便是種著幾根粗竹竿,兩竹竿之間又橫著一根細竹竿,那是曬衣服用的。在院子另一邊的一個角落裡用木板搭了架子,一層一層都擺滿了花,這會兒開得最豔的莫過是紅,粉,白的杜鵑花了。
沙華看到那三個男人圍在另一個角落裡,他走了過去,原來是老丈人在搭梯子一樣的架子。
“爸,這是搭什麼架子?”
“哦,沙華來了。”
“呶,爸種了兩棵絲瓜,這是給絲瓜搭的架子。”大舅子指了指地上兩棵小菜苗。
小菜苗剛種下去,但還是很精神。五月份是種絲瓜的時候,天氣暖和又溼潤。
“爸,我看旁邊再種兩棵南瓜。南瓜容易活。”姐夫插嘴道。
“南瓜的營養成分高,百科書上記載是長壽瓜。”沙華附和了一句。
老爺子今天有這麼多人陪他,自然是樂開花了,笑眯眯的說:“嗯嗯,明天我再去買兩株南瓜苗來種,等豐收了我們開南瓜宴會,哈哈哈。”
老丈人笑了一會兒,突然記起什麼似的問道:“凱凱怎麼沒來?”
“凱凱馬上要高考了,今晚還有晚自習課。在學校裡呢。”沙華回答。
“哦,哦我都忘記了凱凱今年高考,人老了真是忘性大呀,文文和小添都上大學了呀。”老丈人一拍腦袋,他是個可愛的老頭,滿頭白髮,連眉毛鬍子都是白的,說話舉動有時像個老頑童。
“吃飯了,吃飯了。”文琴的大嗓門從飯廳裡傳了出來。
晚餐真是豐盛,中間一大盆烏雞長壽麵,臥著幾個明珠一樣的鵪鶉蛋。這是本地習俗過生日給壽星必備的食物。蒜蓉小龍蝦,椒鹽豬蹄,紅糟燜小腸,鮑魚山藥湯,清蒸桂花魚,拔絲土豆泥,鹹蛋黃炒年糕條外加一碗甜品銀耳花生紅棗羹,都是時下最流行的菜,文琴使出渾身解數了,,她跟老公或和朋友每一次下館子,吃到新鮮的菜品,都要去問人家怎麼做的,如果遇到人家不願意講的,就回家上網查,然後在家裡學著煮,久而久之,凡是經她吃過的菜,回家後她就能煮出來,這是她天生有如此敏銳的感知吧。
六個人對文琴煮的菜都讚不絕口。
“玉希為什麼還沒回來?文翰,你打個電話問問,叫她快點回來。”丈母孃對她的兒子說道。
“嫂子今天什麼事還沒回來?”文英問。
“來了,來了,”一個短捲髮的時髦的中年女人衝了進來。
“大嫂,我們都開吃了。快來。坐我旁邊吧。”文琴拉出她旁邊的椅子示意玉希坐下。
“玉希,你明知道今天是爸的生日,為什麼不回來幫忙?”文翰埋怨的問妻子。
玉希朝他白了一眼,對她的公公舉起酒杯,“爸,他們都藉口開車不喝酒,我陪你喝酒,祝你壽比南山不老松。”
“哎,你們知道我今天干嘛了?”玉希突然得意的問。
大家都疑惑的盯著他。
“我今天投資去了,我投了十萬。每個月利息一千五百。”
“什麼?!!”文翰喊道。
“放心,我沒拿你的錢。”玉希冷笑的說。
“我的同學,她老公辦公司,企業大的很,這點錢有什麼風險?她還問我有沒有,我只有這點錢。文琴,文英,你們有閒錢?放著也是放著,這拿去也會生點錢。我那同學說了,如果我要錢她隨時都會還給我的,公司如果沒有,她用私房錢還我,她私房錢也有幾百萬呢,哪裡還在乎我們的這點小錢。”
“大嫂,我在工廠上班沒多少錢。”文琴似乎也有些心動。
文英望了望沙華,沙華溫和的說:“你的錢你自己決定吧。”
沙華這麼一說,其他兩個男人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再說只會讓沙華瞧不起自己,為這些小錢斤斤計較。文翰和姐夫蔣宗勇,一個在州府開一家便利店,一個也只是在電信公司當外勤,跟沙華一個大科長沒得比,平時就有自慚形穢的感覺,處處也都想向他學習。
“大嫂,我再想想。”文英說。
“可得快點啊,很多人都追著她給哪。”
這一頓晚餐,每個人都吃的興致勃勃的。吃完後,趁著女人們在收拾的時候,男人們還泡了一壺茶。
在出門開車時,沙華趁著文英跟她的父母兄姐告別,迅速給曼殊發了條簡訊:想你寶貝,晚安。
他這樣已成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