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舊是百分之五,看來這已經達到了核聚變引擎的極限飛行速度。”

徐源看著眼前螢幕中,量子計算機給出的結果。

忍不住嘆了口氣。

眉頭微皺。

這些天他全身心撲在引擎上面,希望能設計出,速度更快的引擎。

好用於新型星際飛船的動力。

奈何,嘗試了幾種方案,都僅僅是,把原本的核聚變引擎提升到百分之五光速的程度。距離理想中的速度,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對於他而言,向來是不懼怕失敗。

更不會因此放棄。

所以甚至沒給自己休息的時間,便又投入其中。

更換新的思路。

可惜,最終經過‘九章六號’超導量子計算機的計算,結果並未發生變化。

似乎現有核聚變引擎的上限,便是百分之五光速。

無法進一步提升。

正常情況下,面對技術革新上的問題,首要選擇,肯定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升級。

更新版本。

這樣起碼有著一個基礎,上手往往會快很多。

何況打造新型星際飛船,派遣人類先鋒隊伍,前往比鄰星的任務比較突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辦法讓核聚變引擎技術升級,無疑是最適合的。只不過徐源沒有預料到,核聚變引擎的潛力如此有限。

竟然連百分之十的光速都達不到。

眼下面對如此局面,繼續把時間精力,浪費在核聚變引擎上面。

顯然有些不太合適了。

需要重新選擇一個思路方向。

哪怕是從頭開始。

儘管,這可能會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但現在有超導量子計算機的幫助,倒也不是不能去做。

只要能取得成效,那便是值得的。

畢竟,他也想看看,作為太陽系鄰居的比鄰星,究竟會有什麼樣奇妙的發現。

或許能讓人類文明發展更快。

伴隨念頭停留在這裡,徐源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很快便又進入到深度學習狀態。

而這次他直接排除了核聚變引擎方向,把目標放在了其它引擎概念上。

“無工質引擎”

“蟲洞引擎”

“空間折迭技術”

“曲率引擎”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雖然很多科學技術,都還處於沒有突破的階段。

但對於未來科技的‘概念’研究,卻是非常的超前。

或許很多概念,都只呈現在科幻電影中,可並非沒有實現的可能。

只不過未能找對方向。

就拿最有代表性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和量子計算機來說。

哪個不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可現在,人們早已在享受,核聚變和量子計算機,給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當然徐源自己也有著清楚的判斷。

像蟲洞引擎、空間折迭技術這些,肯定不是人類文明現在就能實現的。

這裡面是文明等級的差距。

哪怕他再有天賦,現在也不可能研究成功。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

只有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成長髮展,具備走出太陽系,探索銀河系的能力,或許這些高文明技術才有可能,被未來的科研人員發現併成功研究。

他現在能做的,便是當好一個文明引路人的身份。

最終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曲率引擎”的概念,重新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只能從‘曲率引擎’來入手了嗎?”

嘴唇蠕動,輕聲低喃的同時,目光立刻便的堅定起來。

似乎暗自做出了什麼決定。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只要是科幻迷,都不會不知道曲率引擎的概念。

這是一種透過改變時空結構來獲得速度,使飛船的速度超過光速的特殊引擎。

具體來說,是收縮前方空間,擴張後方空間,這會使飛船以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前進。飛船周圍會形成一個“時空泡”,飛船在“時空泡”中相對靜止,但“時空泡”本身在移動,從而帶動飛船前行。

不過曲率引擎概念,已然是超光速存在,遠遠高於了徐源的預期。

現在就要著手曲率引擎的研究,難度無疑非常大。

就算徐源自己,都沒多少信心。

但此概念超綱歸超綱,裡面卻有不少可取的地方。

哪怕只是搞出來一個偽曲率引擎,可以讓飛船速度,達到百分之二十光速以上,那便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足以滿足前往比鄰星的需求。

“可以試試。”

想清楚這些,徐源緊接著便也不再遲疑,當即著手開始曲率引擎的研究。

並藉助超導量子計算機,來輔助計算分析。

而接下來讓徐源感到驚喜的是,在進行曲率引擎概念的相關研究中,他赫然發現在進入深度學習狀態後,眼前虛擬面板上生成的進度條,這麼多天來終於出現了上漲趨勢。

這說明他眼下選擇的方向和思路,是完全正確的。

如此就算研究不出真正的曲率引擎,想必解決新型星際飛船的引擎問題,應該沒有什麼懸念了。

確定了這件事之後,他的信心也是增加不少。

研究的進度異常順利。

要知道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以及持續學習補充,他所擁有的經驗是其他人,根本沒有辦法可以比的。

因此看似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只要讓他找對方向,進展就會很快。

甚至有時候,都不需要費多大力氣。

……

就這樣。

轉眼又是數天過去。

徐源對新引擎的研究,也終於有了些進展。

心情舒緩下來後,並沒有持續工作,而是特意來到何魯平和伍德教授所在的辦公區域。

看看最近聯盟內關於火星環境改造專案,其工作進行的如何了。

主要為了引擎問題,連續工作這麼長時間,連火星環境改造的事都沒有過問,眼下確實想要了解下。反正關於新型飛船引擎的問題,眼下已然有了明確思路。

火星環境改造專案,第一步控制適合的小行星,對火星表面進行撞擊。

以求增加火星氣壓的目的。

雖說眼下已經圓滿完成,但卻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還需要在火星南極和北極,著手建立人工磁場。

還有大量的核聚變反應堆。

這些都屬於長期的大工程,哪怕有徵途號星際飛船來幫忙執行去完成,都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有所進展。

因此對於聯盟的科研人員來說,往後想閒下來,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為此,正在悶頭談論工作的何魯平和伍德,直到徐源走進辦公室之後,視線這才算注意到。

接著臉上瞬間浮現出驚喜笑容,連忙走過來打招呼。

“徐首席。”

同聲問候了句,還沒等徐源開口呼應,下秒又突然意識到了什麼。

緊接著補充道:“難道是新引擎有進展了?”

何魯平很清楚,這段時間徐源沒有露面,就是在解決新引擎的事情。

按照對方平時的性格,如果沒有突破的話,應該不會突然過來這邊,所以無比驚喜之下才忍不住詢問了一句。

最+近+章節+在6=9=書=吧閱讀!

徐源聞言,目光落在兩人的身上,倒也沒有賣關子。

面對兩人那殷切的眼神,最終點了點頭,嘴角噙著笑容緩緩回答。

“是有些進展。”

“不過還需要點時間,才能正式製造。”

根據曲率引擎的概念,外加自己的理解認知,最終他摸索出一種類似量子引擎的新東西。

和傳統發動機有著很大的不同,它是基於量子力學的原理和特性。

屬於全新的動力和推進方式。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曲率引擎是量子引擎的延伸。

算是研究曲率引擎的一種過渡產物。

但對於眼下的人類文明來講,這已經夠用。

雖還沒有徹底完善,但根據他的推測,和超導量子計算機的分析結果。

這種量子引擎,絕對能讓飛船的速度,達到百分之二十光速以上。

順利的話說不定還會更快。

按照這種速度前往比鄰星,往返也只需要小几十年。

他大機率能夠等到,飛船返回地球。

而此時面前的何魯平和伍德兩人,聽完徐源這番話,臉上頓時堆滿了燦爛笑容。

他們可太知道徐源的實力了。

既然能這麼說,那便表示新引擎已然十拿九穩。

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太好了,看來咱們的第二艘星際飛船,馬上就能正式動工製造了。”

“我早就說過,這對徐首席來說,並不是難題。”

雖說徐源對自己這次的研究成果,相對來講還算是比較的滿意。

但被兩個小老頭如此稱讚,還是覺得有些怪怪的。

乾咳了兩聲後,只得主動岔開話題。

“對了,關於火星環境改造專案,現在進展的怎麼樣了?”

聽到徐源終於詢問起這事,何魯平率先回答道:“前不久我們成功完成了目標小行星,對火星表面的撞擊,並且全程都進行了直播。”

“現在從監測裝置同步回來的資料看,火星氣壓水平,確實出現了上漲。”

“基本都在按照大模型演算的程序發展。”

“並且這次任務,也給民眾帶來了很大的信心,大家現在都對改造火星環境非常信任。”

“另外,接下來我們計劃,使用征途號星際飛船,往火星投放大量工程機器人,以此來加快後續計劃的順利展開,儘可能縮短專案週期。”

他前腳剛說完這些,旁邊的伍德教授也接過話茬補充。

“這次控制小行星對火星撞擊,確實進行的很順利,主要原因還是有著大模型,幫我們提前消除了隱患,否則沒有準備的話可能會很棘手。”

“相關新聞我已經看了,你們這次任務,完成的確實非常漂亮。”徐源點頭,並未吝嗇自己的稱讚。

而既然特意抽出時間來這一趟,徐源也肯定不會浪費。

接下來幾人,便又談論起工作。

其中重點,自然是火星環境的改造專案。

比如後續建造人工磁場的關鍵,以及工程機器人的使用。

核聚變反應堆建造問題等。

直到天色漸晚,徐源這才離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間無論何魯平還是伍德,都提出可以去給徐源幫忙。

只是又害怕會給徐源拖後腿。

說這句話時,底氣都顯得有些不是很足。

徐源倒不是不想找人幫忙,主要何魯平和伍德他們,還要負責火星環境改造專案。

確實沒有辦法撒手不管。

再說徐源研究出的量子引擎,又屬於新的東西。

就算何魯平和伍德幫忙,只怕也難有進展。

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拒絕。

甚至徐源還把自己的助理秦鳴,都給暫時安排到了何魯平那邊鍛鍊。

對此,何魯平和伍德等人,自然不會對徐源的決定有什麼異議。

於是便這樣確定了下來。

——

距離小行星成功撞擊火星,已經過去一段時間。

在聯盟的規劃下,全新升級的工程機器人,也乘坐征途號星際飛船,往火星表面運送了一批。

它們將在未來十幾,甚至幾十年內,承擔建造人工磁場和核聚變反應堆的任務。

同時於小行星撞擊的區域,打造一座火星城,以此來讓科研人員入駐火星,好更方便的研究改造環境。

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火星城就相當於是放大版的月球科研基地。

有著月球上的成功經驗,復刻到火星上並不太難。

經過量子計算機估算,只需要十幾年,便能讓火星城達到少部分人生存的程度。

屆時也將是人類文明新的里程碑。

同樣也被無數民眾期待著。

至於徐源這邊,在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後,依靠著超導量子計算機的輔助,對量子引擎的研究可謂是飛速上漲。

差不多半年的時間,便基本讓量子引擎達到成熟。

且在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驗證下,搭載這種量子引擎的星際飛船,其飛船速度最快有望達到百分之二十五光速,這可以說已然超過了預期數值。

所以徐源滿意之下,立刻便正式向聯盟方面,遞交了打造人類文明第二艘星際飛船“遠航號”的申請。

而聯盟方面得知這件事後,感到震驚的同時,也第一時間透過申請。

併為“遠航號”的製造,抽調各種資源。

不出意外的話,在這種力度下,有著征途號的經驗,用不了多久,遠航號便能正式踏上前往比鄰星的星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