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包拯的意外發現,劉關張覲見漢帝!

包拯和公孫策來到西涼軍臨時營地,在朱雀的令牌下,統帥‘王方’竟親自接待他們,一路陪伴著他們進行走訪調查。

包拯和公孫策先是搜查了牛輔等將的遺物,但並沒有什麼發現,然後向張濟侄兒張繡、李傕麾下徐晃等相關人員,詢問細節。

張繡、徐晃等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並沒有有用的價值。

包拯和公孫策兩人,沒有發現什麼矛盾點和漏洞,西涼軍這邊連一絲線索都沒有找到。

“牛輔等將的日常行程如何?有沒有與其他人產生關聯?這些人中有可疑人士嗎?”

包拯擴大詢問範圍,當初西涼軍分裂南、北,現在則向南軍等將士詢問細節,看看能否找到什麼突破口。

“他們一直都在軍營中,且因為京師變故,不敢擅自離開,生怕落單後被各個擊破,除了西涼軍營地內的將士外,應該沒有與其他人產生糾葛。

“不過之後西涼軍分裂,我們率南軍駐紮北軍五校駐地,這期間牛輔等北軍將士有沒有異常,我們就不得而知。

“就好像許攸什麼時候出現在牛輔營中,我們就一無所知了。”

徐榮回答了包拯的問題。

兩人如今還沒有赴任,就算赴任,包拯是廷尉左平、公孫策是都官從事,也不用‘王方’和徐榮親自接待,好像跟班小弟似得。

但兩人看的並非是包拯和公孫策的面子,而是他們背後的錦衣衛指揮使朱雀,以及更背後的陛下!

包拯和公孫策是查詢“印璽丟失之案”的辦案人員,而印璽事關國體,他們不敢怠慢!

“牛輔等將的蹤跡很簡單,崇德殿廢立風波後,就一直駐紮在北邙山的西涼軍營地,似乎沒有與人產生交集,暫時沒有發現可疑之處!”

包拯心下有些失望,做出了總結。

因為牛輔等將的表現,相當於一個“宅男”,而他們對西涼軍營地已經地毯式搜查,一無所獲,陷入僵局了。

可就在此時,偽裝成‘王方’的白虎,想了想後說道:

“軍營重地,閒雜人等不得靠近,牛輔他們雖然沒有離開營地,但嚴格來說,還是有可能與人產生交集的。

“人有三急——急功、急利、急色,牛輔時常會召怡紅院的姑娘來相會,這也是他聯絡西涼軍高層的手段,大家坦誠相見,稱兄道弟。

“嗯,我對此深表譴責!不過牛輔一直留戀溫柔鄉,估計是董卓的女婿不好做,只能找野花發洩了。

“當時對我出手的時候,就是利用怡紅院的姑娘,對我施展美人計,幸好我是正人君子,沒有上當受騙,不然可能要陰溝裡翻船了。

“事後那幾個姑娘我們還送回去了,順便將牛輔那廝的欠賬結了!真他媽是人渣,這種事情還能賒賬?!提上褲子就不認人了?!”

‘王方’對牛輔破口大罵,因為兩人關係好時,牛輔時常請他留戀溫柔鄉,都是牛輔付錢。

他還感嘆牛兄弟大方,誰知道全他媽是賒賬,最後還都要他來結清。請客大方的是牛輔,最後結賬的卻是他。

“怡紅院……的姑娘?”

包拯和公孫策對視一眼,這個地方他們很熟悉,倒不是他們去過,而是他們聽太學院一些士子講過。

怡紅院屬於青樓,而不是妓院,這裡的女性稱為清倌人,賣藝不賣身,最受文人墨客流連所在,青樓女子多是才女,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對於那些文人墨客而言,他們飽暖思隱語,可不僅僅只是為了發洩,而是講究一個天人合一、陰陽和合、水乳交融的那種情感投入。

因此文人墨客、才子書生,都希望透過自己的才華來打動清倌人,引為入幕之賓。賣藝不賣身,但自願獻身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對那些青樓女子而言,她們也很懂得抬高身價,因而對滿腹詩文、錦繡文章的才子尤為青睞,可能一手詩詞歌賦,就能令她們自願獻身。

當然更多的清倌人,則是吊著才子的胃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她們很懂得男人的心理!

包拯疑惑問道:“怡紅院不是屬於青樓嗎?還能外召到軍營中……發洩?!”

聽‘王方’描述,這不像是清倌人,反而是尋常的妓女。

然而‘王方’卻一臉“你是初哥”的不屑表情,旋即為包拯解釋起來了:

“青樓中除了清倌人,也有紅倌人,青樓用清倌人吊著那些舔狗們。又用紅倌人給一些甜頭。這才是長遠的發展,有利於青樓的良性迴圈。

“就算是清倌人,你們真以為她們賣藝不賣身?不過是哄抬比價,她們不需要庸俗的銅錢,而是要名聲、要情感,甚至她們比不少窮書生還有錢……”

‘王方’頓時津津樂道起來,但聽得出來他語氣中有些酸澀,顯然屬於那種求而不得、又日思夜想的“舔狗群體”,這就是在自我介紹啊!

包拯和公孫策對視一眼,心下都有些無語!

‘王方’剛才還說自己是“正人君子”,這怎麼看都不像吧?!

而且,他們昨夜通宵達旦瀏覽情報,也看過牛輔利用美人計對付‘王方’,如果不是大軍來得及時,他早就命喪黃泉了!

看到包拯和公孫策狐疑的眼神,‘王方’這才意識到什麼,趕緊收尾,旋即掩耳盜鈴的說道:

“嗨,這都是我從別人那裡聽來的!我個人對此深表譴責!”

“咳咳。”

包拯輕咳一聲,旋即問道:“我們想去怡紅院走訪調查一下,當初那幾位姑娘叫什麼名字,你還記得嗎?如果有牛輔召來的姑娘名單就最好了。”

“萍水相逢,不談感情。”

‘王方’害怕包拯聽不懂,直白的說道:“事後是路人,因此不問姓名!不過她們都有個共同點,好賭的爹,生病的媽,求學的弟弟,和懂事的她!

“當初那位服侍…咳咳,陷害我的姑娘,我記得她叫小紅,自稱從小被好賭的爹抵押給賭坊,後更是被賣入怡紅院之中,悽苦一生,眼中都是灰色……”

……

包拯和公孫策,及兩位錦衣衛護衛,從西涼軍營地離開。

這一次走訪調查,沒有太大收穫。

收穫最多的就是‘王方’關於怡紅院的知識,令懵懂的兩人忽然感覺長大了。

“怡紅院怎麼也不可能與印璽牽連上吧?”公孫策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包拯點了點頭,旋即又搖頭說道:

“不管有沒有可能,仔細排查任何的細節,總會尋找到蛛絲馬跡的。

“萬一牛輔等將與那些姑娘……咳咳,深入交流的時候,不知不覺中透露了什麼隻言片語呢?

“我們不能放過任何的可能,哪怕這個可能有些荒謬,說不定都是突破口!”

公孫策頷首。

兩人和兩位錦衣衛,回到了洛陽城,意外遇上了一支隊伍,在禁衛軍、錦衣衛的清道下,快馬加鞭向著皇宮而去。

包拯和公孫策等四人立刻閃到偏道上。

隊伍中有一位雙耳垂肩的、一位面若重棗,髯長二尺的、一位燕頷虎鬚,豹頭環眼的、一位濃眉大眼,闊面重顏。

一看就知道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以及趙雲等將,入京彙報昨夜之戰,同時負荊請罪。

因為漢帝口諭他們入京後第一時間入宮,因此禁衛軍和錦衣衛為他們開道,不是拱衛劉關張趙等將,而是避免耽誤了陛下的時間!

在隊伍之中,他們甚至看到了朱雀這位指揮使。朱雀顯然也發現了他們,策馬奔騰的時候,餘光掃來,只是微微頷首,並沒有逗留。

“看來是陛下急招劉備等將覲見。”

包拯望著劉關張趙等將入京後,皺眉嚴肅道:

“劉備他們入京,意味著關東諸侯潰敗,關東門戶已經被京師部隊打通了。

“敵人若是想要運輸印璽,有很多種辦法,而我們連蛛絲馬跡都沒有找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不可能讓陛下下令封鎖關東門戶。

“印璽需要尋找,但京師的物資也需要運輸,來往的商路需要暢通,生活也需要繼續。”

公孫策想要安慰包拯,至少不管他們能不能找到印璽下落,都已經提前得到陛下的赦免了。但想了想後,這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罷了!

印璽關乎國體,若是流失地方,將引發天下動盪,身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準則的讀書人,他們會因為自己的無能而自漸形穢!

包拯聞言後,神色凝重的嘆了口氣。

等到劉關張隊伍遠去後,街道上再次恢復熱鬧,但主道上卻鮮少有人。因為那是屬於馬車和馬匹奔騰的道路,車道與人行道井然有序。

包拯和公孫策先去部門赴任,包拯得到了“廷尉左平”的官印文書,公孫策得到了“都官從事”的官印文書證明,旋即去錦衣衛報道。

他們此次主要負責“印璽丟失之案”,錦衣衛官署乃總指揮部,他們既是協助錦衣衛調查,也是被錦衣衛借調的官員。

這些公卿部門的官署都在一片區域,就是大漢皇城東南角,耗門和開陽門附近。

城東是“馬市”,買賣租借馬匹所在,他們就是在這裡租借交還馬匹的。

城南是“南市”,這屬於洛陽最繁華的綜合集市,相當於未來的中央商務區cbd。他們此次調查的怡紅院,就在南市中。

南市再往南,就是“三雍”所在,即皇帝祭天祭祖的“明堂”、大漢第一學府“太學”、大漢國家天文臺“靈臺”。

大學城、中科院、中央商務區、4s店、以及三公等公卿部門官府機構,構成了京師最豪華的高檔商業圈。

算上城西上西門和雍門之間的“金市”,這就是大漢的“工商業區”,嗯,屬於皇宮、皇城(內城)的達官權貴、以及外國使者消費所在。

包拯和公孫策回到錦衣衛官署,準備申請“調查怡紅院”的調查令。

怡紅院可以開在南市這等高檔商業圈,且受到士子名流、文人墨客青睞,不用想也知道背景深厚。

包拯和公孫策為了避免麻煩,還是提前做好準備。而錦衣衛的身份,無疑就是最佳的擋箭牌。

當然就算是錦衣衛,也不可能無故叨擾民生,說不定還會被御史言官彈劾,有一個調查令是最穩妥的措施,加上他們廷尉左平、都官從事身份。

可保萬無一失!

不過他們四人剛剛回到錦衣衛官署後,卻意外得到了一個收穫。

有一名面帶俠氣、氣宇軒昂的錦衣衛過來告知:

“包左平、公孫從事,朱雀指揮使讓我們調查的行軍記錄、相關人員的文字記錄,已經順利完成了,伱們是否需要立刻過目?

“且當日參與追捕袁基的錦衣衛和玄甲軍將士,就在錦衣衛官署中,你們還需要進行當面詢問嗎?”

“錦衣衛的辦事效率真高!”

包拯對著這名面帶俠氣的錦衣衛拱手道:“煩請兄弟帶路,我們需要檢視文字記錄,也需要對相關人員進行當面詢問!”

這名錦衣衛點點頭,在前方帶路。

包拯得到了文字記錄,同時也看到了當日參與追捕袁基的錦衣衛和玄甲軍將士,總計有一百零七人。

他們仔仔細細詢問細節。

最後。

經過文字記錄和他們的仔細詢問,包拯和公孫策發現了一個疑點!

包拯指著堪輿圖中一角,皺眉嚴肅問道:

“這一片區域有詳細的區域圖嗎?是在南市哪裡?都有什麼建築?我看你們的行軍記錄,在這裡出現了交叉,是不是往返多次了?”

錦衣衛和玄甲軍將士一看,不少人回想起來:

“對!我們在這裡追丟了袁基,一直在四周排查,但最後是另一條街道的弟兄們發現袁基的蹤跡,警報後我們立刻包圍上去……”

等到錦衣衛將詳細的區域圖拿來後,包拯和公孫策抬眼一看,直接被一個建築吸引了目光——

怡紅院!

包拯和公孫策對視一眼,不知是不是錯覺,包拯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巧合嗎?

也許吧!

但對偵查和探案嗅覺靈敏的包拯而言,卻從中嗅到了一絲“蛛絲馬跡”的味道!

他們不怕千絲萬縷的線索複雜難辨,就怕毫無頭緒、大海撈針!

而現在,這個怡紅院,給了他一種“頭緒”。

“咚咚——”

包拯指著詳細區域圖上的“怡紅院”,問道:“你們調查過這裡嗎?”

“調查過,袁基在這裡追丟,我們也好奇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但最後找不到問題。”

這名面帶俠氣的錦衣衛問道:“包左平,您覺得怡紅院有問題?”

包拯頷首,旋即問道:

“你們知道怡紅院什麼背景嗎?能在南市這等地方生存,不可能就靠著清倌人吊著士子名流為她們站臺吧?青樓可是很賺錢的行當!”

這名錦衣衛說道:

“包左平,當初朱雀指揮使也表達過疑惑,並且下令調查。

“但因為京師動盪,錦衣衛抽不出太多人手,只是查到背後有一個‘章臺盟’,據說它們控制著天下的青樓和妓院,但想要更進一步,卻毫無頭緒。

“朱雀指揮使認為,怡紅院和章臺盟背後肯定有貓膩,勢力如此龐大,必有達官權貴、世家大族參與。但因為沒有牽連到印璽,暫時擱置了!”

聞言後,包拯和公孫策對視一眼,都感覺有戲!

他們就怕怡紅院單純的如同白紙,只要有關係網,哪怕盤根錯節,他們也能抽絲剝繭。

而最後,誰知道會不會抽到袁氏身上呢?

“我們想要親自走訪調查一下,錦衣衛可以安排調查令和人手嗎?”

“我需要向上級彙報!”

這名錦衣衛聞言後匆匆離去,一刻鐘後方才歸來,不過帶來了四個人:

“這四人是錦衣衛百戶: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從現在開始,十二時辰貼身保護你們,任由你們調遣。

“青龍指揮使說,事關印璽調查之案,你們可以任意抽調錦衣衛人手!

“如果有需要,他也可以聽候調令!

“不管是怡紅院,還是皇宮大內,只要你們有蛛絲馬跡,暢通無阻!

“但凡阻擾者,殺無赦!”

這名面帶俠氣的錦衣衛,給了包拯一枚“錦衣衛”令牌,旋即自我介紹道:

“對了,我叫展昭,錦衣衛千戶,從現在開始,直接負責你們與錦衣衛的對接工作!”

包拯和公孫策對視一眼,神色頓時凝重起來!

因為他們感受到,錦衣衛對“印璽丟失之案”更加重視起來!

就連他們這兩位協助調查之人,許可權都得到了提高。

錦衣衛指揮使秩祿二千石,堪比北軍五校尉,這位青龍指揮使竟都可以任由他們調遣?!

還有……怡紅院就算了,連皇宮大內都能暢通無阻調查?!

錦衣衛顯然是沒有這個資格的!

那麼只有背後的陛下了!

陛下對“印璽丟失之案”很重視,但如今似乎更加重視!

難道是劉關張等人入京請罪,帶來了什麼訊息嗎?!

包拯接過令牌後,想了想後還是拱手問道:“展千戶,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們能否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叫我展昭就好!”

面帶俠氣的展昭直言不諱道:

“幷州傳來訊息,南匈奴右賢王於夫羅率眾禍亂上黨,燒殺劫掠,以戰養戰,蔓延至周邊郡縣。

“幸好陛下英明神武,未雨綢繆,提前令上黨太守張揚回防,兩軍正交戰與幷州。

“且隨著交戰,有訊息傳出來,天子六璽和傳國玉璽丟失,頓時如同瘟疫,蔓延開來!”

包拯和公孫策對視一眼,他們雖然對政治方面不如探案方面靈敏,但可不傻!

昨夜瀏覽錦衣衛情報有一則內容——南匈奴右賢王於夫羅依附袁紹,屯兵上黨漳水,會盟清君側……

那麼這背後,肯定是袁氏從中作梗,興風作浪。

這既是為了報復昨夜酸棗之戰的潰敗,也是一種拖延京師兵馬的策略。

並且袁氏將天子六璽和傳國玉璽,丟失的訊息傳播出去,很多狼子野心、意圖不軌之輩,如果有心觀察,會發現朝廷已經很久沒有釋出蓋印詔書。

這會令他們產生聯想……

漢失印璽、如失其鹿,難道天命已經不在漢室身上?!

黃巾之亂後,朝廷無力剿賊,下放兵權。

如果任由這些狼子野心、意圖不軌之輩作亂,那麼就將造成群雄爭霸、逐鹿中原!

這些亂臣賊子需要鎮壓,印璽也需要儘快找回!

包拯和公孫策頓時肅容,沉聲說道:“事不宜遲,我們立刻前往怡紅院調查!”

……

皇宮德陽殿。

太監宮女來往謹言慎行,小碎步前行,甚至連呼吸的節奏都壓得很低。

現在已經是卯時正刻,大概早上六點多,太陽初升,朝氣蓬勃,明明是一天新的開始。但他們卻在崇德殿上空,感受到一種陰雲籠罩,宛如暴風將至。

而在風暴中心,德陽殿之內,劉辯望著一份奏疏,神色已經憤怒到了極致!

就在劉關張等將入宮,劉辯召見他們的時候,與此同時,幷州也傳來了張揚的急報。

南匈奴右賢王於夫羅率眾作亂!

劉辯對此早有預料,因為原歷史中,南匈奴就曾經趁著諸侯討董的時候,禍亂幷州,劫走才女蔡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因此,劉辯得知張揚口述中,提起的南匈奴屯兵上黨的訊息,立刻令上黨太守張揚回防幷州,就是為了防備這一點。

但讓劉辯震怒的,不僅是南匈奴禍亂幷州,還有——

他派遣前往幽州徵調糧草的天使——幽州牧劉虞之子、侍中劉和,途徑幷州上黨郡的時候,被南匈奴擄走了!

天使,天子使臣!

這是在打他的臉啊!!!

劉辯一言不發,但德陽殿、北宮,都似乎能感受到他的雷霆之怒,在一點一點醞釀,即將爆發!

下方。

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等將,以及兗州刺史劉岱,誠惶誠恐,躬身行禮不敢起身。

他們面向地面,雖然看不到陛下的表情,但能感受到德陽殿的氣氛,在錦衣衛探子的急報入殿後,立刻降至冰點。

他們心中很想罵娘!

劉備等人入京請罪,是因為他們受到袁氏矯詔的矇騙,雖然臨陣倒戈、幡然醒悟,且昨夜那一戰立下戰功。

但是!

圍攻京師大逆不道、形同謀逆,他們必須做出這個負荊請罪的姿態!

哪怕陛下言及赦免,但他們也需要當面請罪!

這是為人臣子的生存之道!

他們謹小慎微的入殿後,陛下的情緒不錯,顯然是一大早收到捷報,心中喜不自勝。

劉備等人鬆了一口氣,旋即立刻高呼“拜見陛下!!!”

可誰知道就在此時,錦衣衛急報入內,奏報:幷州南匈奴右賢王於夫羅率眾作亂……

頓時令殿內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而他們,還躬身行禮之中,不知所措!

他們心中惴惴不安,唯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陛下遷怒於他們!

這令他們對袁紹大恨!

南匈奴右賢王於夫羅,可是依附袁紹的勢力之一,他們輕易就猜出,這必定是袁紹授意!

按照時間推算,顯然是袁紹自知“袁氏陰謀”即將敗露的時候,飛鴿傳書給於夫羅,令他在幷州作亂,為袁紹拖住京師兵馬。

念及此處,劉備等人對袁紹的狼子野心、意圖不軌,自然深表痛恨!

只可惜昨夜夜戰,給袁紹跑掉了,不然定要將他屍首分離!

劉辯的心胸度量還沒有那麼狹小,從震怒中回過神來,逐漸將情緒壓下,望向還在躬身行禮的諸人,洪聲道:“免禮平身。”

“多謝陛下!!!”

劉備等人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直視龍顏。

但從陛下的語氣中,他們可以聽到情緒的迴轉,心下略鬆一口氣,也對陛下的胸襟為之讚歎!

不愧是一國之君!

劉辯將奏摺“啪嗒”一聲仍在龍案上,劉備等人心中又咯噔一聲!

也別怪他們一驚一乍的,其實入宮的時候,劉關張三兄弟的身軀,都有些激動振奮的顫抖!

入殿面見聖上後,如果不是暗中咬著舌頭、或者透過指甲掐進肉縫裡面的疼痛來麻痺自己,估計他們會激動振奮到失態!

這是他們第一次面見陛下!

當然,兗州刺史劉岱的表現,比劉關張好許多。

不過劉辯登基即位的時候,他曾經入宮覲見,對比當時陛下的神色,那表現出來的膽怯,不似人君。

可如今,他餘光偷偷一掃,那是一種雄主的霸氣側漏!

這股霸氣,令劉岱都不由自主想要臣服!

這才是大漢之主該有的氣勢!

劉辯不知道這些人內心戲這麼多,他扔下奏摺後,沉聲開口道:

“幷州動盪,百姓流離,這些亂臣賊子,都罪該萬死!”

這時,劉岱立刻主動請纓道:

“陛下,臣願意率精兵馳援幷州,必將南匈奴斬盡殺絕,以洩陛下心頭之恨,只願陛下息怒,不要傷及龍體啊!”

“……”

劉關張下意識望向劉岱,這一路走來,甚至昨夜在酸棗並肩作戰,他們怎麼沒有看出來,劉岱這溜鬚拍馬的功力這麼深厚?

不過,劉岱都以身作則了,劉備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其實聞言後,心中也是有些憤怒,因為南匈奴作亂,幷州軍民必將受苦受難了。

劉備沉聲說道:“陛下,臣雖只是平原縣令,但也願意以卑賤之身,為國效力!”

“我等雖然出身寒微、地位卑賤,但也知道忠君報國!”關羽也一臉嚴肅的說道。

張飛想了想,洪聲道:“俺也一樣!”

劉辯聞言後微愣,旋即頷首道:“眾愛卿倒是有心了。不過對你們,朕另有安排!”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