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指揮部內。

魏源匆匆來報:“教主,報社已經搭建完畢,編輯和記者團隊也已經組建好,這是我們做的報紙設計方案,請你過目!!”

石達開接過方案一看。

《新報》總共分為六個欄目,的每一個欄目都希望它們能夠全面地反映社會現狀,啟迪民眾智慧。

首先是“時事要聞”欄目,魏源選派了一批精明能幹的記者,深入各地採訪,報道大新內外的重要新聞。這個欄目旨在讓民眾瞭解大新的動態,增強對時局的敏銳度。

接著是“社論”欄目,魏源親自撰寫。他用犀利的筆觸,深入分析時局的走向,揭示社會的黑暗面,同時也提出自已獨到的見解和改革建議。這個欄目旨在引導民眾思考,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共同為大新的未來而奮鬥。

此外,魏源還設立了“文化藝術”欄目,報道國內外的文化藝術動態,介紹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他希望透過這個欄目,提升民眾的文化素養,培養審美情趣,豐富精神世界。

同時,“科技新知”欄目也是《新報》的一大亮點。魏源派遣專業的記者,追蹤藍星科技領域的最新動態,報道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發明。這個欄目旨在讓民眾瞭解科技的力量,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愛,推動科技進步。

此外,還有“民生關注”欄目,關注民眾的生活,報道社會熱點問題,反映民眾的呼聲。他希望透過這個欄目,讓朝堂更加重視民眾的需求,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

最後,魏源還特設了“讀者來信”欄目,鼓勵讀者積極投稿,分享自已的見解和經歷。這個欄目旨在加強報紙與讀者的互動,讓報紙成為民眾發聲的平臺。

石達開看後連連稱讚:“真不錯!有了《新報》,就能啟民智,從思想上擊垮封建主義!”

石達開將方案遞給各將領檢視。

“教主,另外我們還印刷了大量的《發展論》,供學子和百姓學習!”

“那就抓緊發行新報,這將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領命!”

籌備一個月後,《新報》正式發行,如同春風吹拂過大地,激起了層層漣漪,它的銷售情況就超乎尋常地火爆。

每份售價僅需 10 文錢,但卻能夠讓人瞭解到天下發生的各種事情。

大新報社門口排起了一條長長的隊伍,人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購買這份報紙,渴望能夠在第一時間閱讀到其中的內容。

報社的印刷機猶如不知疲倦的巨獸一般,日夜不停地轟鳴著、運轉著,彷彿永遠不會停歇。

工人們加班加點,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機器,每一份報紙都是他們辛勤勞動的結晶。

這些報紙源源不斷地送往各個角落,以滿足民眾對於《新報》的巨大需求。

儘管如今大部分百姓並不識字,但這並沒有阻礙資訊的傳播。

各大酒樓茶館,乃至小小的飯館,都巧妙地安排了讀報人。這些讀報人或站或坐,聲情並茂地朗讀著報紙上的內容,讓原本無法閱讀文字的人們也能瞭解到外面世界的動態。

他們的聲音抑揚頓挫,充滿情感,將新聞、故事和評論傳遞給每一個聽眾。

無論是市井小民還是富商巨賈,都可以在閒暇之餘聆聽讀報人的講述,獲取所需的資訊。

這種方式不僅填補了百姓們知識的空缺,還增添了生活的樂趣。

而且,新思想透過新報迅速傳播到千家萬戶之中,如同一陣狂風暴雨,無情地衝擊著大清王朝的統治根基。

百姓逐漸覺醒,開始反思當下的社會。

他們逐漸意識到,皇帝並非不可或缺的存在,或許,他們才是這裡的主人。

永州府清軍營帳內。

傳令兵匆匆跑來,遞上軍報:“李大人,吉安府那邊有重要軍情!”

李瀚接過情報,開啟一看,原來是劉義請求他一起出兵北上。

“劉義準備進軍南昌府,希望我們配合,趁長毛賊根基不穩,奪下長沙府,我們趕緊準備,這次要立大功了!”

馮子材拱手說道:“萬萬不可啊,現在太平賊聲勢浩大,現在又有城牆固守,這會去打這兩個大城,恐怕凶多吉少!我們應該聯合南部的隊伍,尋找合適機會再進攻。”

李瀚一臉氣憤,這個人竟然當面否定他:“我們大清的鐵騎,自古以來都能橫掃天下,區區小毛賊,何足掛齒!”

馮子材絲毫不給他面子,他一直都是有一說一,不畏強權:“大清鐵騎?!你忘了當年是怎麼在江寧捱打的嗎!士兵的命也是命啊,為將者不可不察!”

一旁的其他將領雖然知道李瀚的這個決策比較離譜,但是,沒人敢和上級頂嘴。

“既然如此,那我就派你當前鋒,看你敢不敢違抗軍令!”

“為將者,自然是服從軍令,只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長毛賊用的是洋槍,他們在城牆上開槍,鐵騎怎麼擋,我們現在火槍普及率不到三成!”

這句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李瀚氣得都快炸了,一掌拍在案臺上。

“我看你就是貪生怕死……”

馮子材頭也不回,徑直走出大營。

“此人……真的是反了!那就先讓他們這支小隊伍去當炮灰,我們的大軍走慢些!”

“李大人,這樣……會不會不妥!”

“此人目中無人,不給他點懲戒他都不知道誰才是這裡的主!你們馬上按我的命令列事!”

眾人聽後拱手說道:“領命!”

馮子材出營後,迅速帶著前鋒隊伍,出發挺進長沙府,他也知道,根本不可能能拿下這座大城。

雖然他們這次湊了三萬的兵馬,但是這裡面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大刀,對著別人的洋槍怎麼打,而且,還去攻城,可以說是死路一條。

越靠近長沙府,馮子材發現不少路過的百姓,手裡拿著一份份紙張在來回翻看。

馮子材按捺不住好奇心,剛好這會看到前方一個老伯背了很多份,於是,便把攔了下來,想看看這裡面寫著什麼東西。

“老人家,我看你拿在手上的是什麼東西來的,我看很多人都有?”

老伯也被這夥軍兵嚇了一跳,因為清軍一直都是混世魔王的存在,不過這個人語氣還算和諧。

“這是《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