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雅成璧這話可謂是傷人,她這是為了自家侄女的顏面和烏拉那拉氏家的榮譽,連裝都不裝了。

儘管宜修罪大惡極,弄死了她不少龍孫。

但在這位太后看來,什麼都比不上烏拉那拉氏家族的榮耀重要。

所以莫說是一個孫妙青了,即便是華妃在的時候,太后明裡暗裡也沒少幫著皇后。

而如今的孫妙青,卻成為歷史上少有的皇后在位時冊封的皇貴妃。

這就是在打宜修的臉面,更是在對烏拉那拉氏表達不滿。

只是這樣的不滿情緒,無論是皇后還是太后,她們都不敢去詢問皇上一二的,心中有鬼,也不敢挑戰皇權。

自然就只能發洩在這位新上任的皇貴妃身上了。

蘭芝有些心疼地看著自家娘娘,自從她家娘娘被皇上賜居永壽宮之後,還從未有人給娘娘這般難堪過。

只是現在,對娘娘有意見的是太后她老人家。

即使皇上知道了,恐怕也未必能幫著自家娘娘。

思及此,蘭芝也只能默默地站在孫妙青的身側,只希望自家小姐能夠想到對策。

太后不說話,其他人定然也是不不能開口的。

直到過了半晌,竹息才端來了太后賜的茶。

見著冒著熱氣的茶水,在這炎熱的夏季,自然也是不能進口的。

孫妙青只能坐在位置上,靜靜地等待著。

時間慢慢流逝,太后的氣性也去了不少。

看著孫妙青端坐的樣子,即便是心裡還有些生氣,也不好再發作。

“皇貴妃,你可知錯。”

烏雅成璧看著眼前的女子,眉眼之間,可嘆驚鴻。

細小的柳葉眉,小巧精緻的鼻樑,看上去就是一副乖巧的美人相。

莫說是皇上,這樣的長相,在長輩看來,也是極為舒心的。

但錯就錯在,她不是烏拉那拉陣營的女兒。

太后問話,孫妙青只能跪地回答。

之間她彎下腰,對著太后垂眸回答道:“若是太后娘娘口中指的罪名是臣妾被皇上封為皇貴妃一事,那臣妾恐怕不能應下。”

“天家威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妾也不過是遵循皇上的意思罷了。”

烏雅成璧原本還有幾分解氣,如今看著孫妙青這樣回答,竟然也沒忍住冷哼一笑。

“若不是你諂媚皇上,皇上會給你冊封為皇貴妃嗎?大清從未有過在皇后在世的時候,冊封皇貴妃的規矩。”

原以為說出這樣的話,能讓孫妙青低頭,不成想的是,孫妙青此刻卻直接昂起了自已的腦袋。

一雙漆黑的瞳眸亮晶晶的,面上看不出什麼情緒,語氣也依舊說不出的尊敬,但說出來的話,卻直接表露了自已的野心。

“曾經沒有,但現在不久有了。太后娘娘,臣妾從未想要忤逆過您。”

烏雅成璧眉毛微微皺起,看著眼前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直到對方說出了這樣的話,太后的眉毛卻陡然舒展開來。

只見她揮了揮手,示意屋子裡的下人先離開。

孫妙青身邊的蘭芝自然也離開了,屋子裡只剩下在太后身邊侍奉的竹息姑姑。

“烏拉那拉氏家,曾經也是出了不少名人能將,但如今卻是女兒優秀過男子。”

孫妙青的這番話已經給太后留了極大的顏面了。

因為烏拉那拉氏的男子,一個個只知道吃喝嫖賭,佔著家族的榮光,在仕途上卻絲毫沒有建樹。

所以只能靠女人來撐著家族的滿門榮耀。

甚至他們已經嚐到了甜頭,畢竟靠把女子送入後宮,這可比在朝堂上有建樹要容易得多。

烏雅氏一族向來和烏拉那拉走的近,如今也算是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太后並非真的對宜修給予百分百的重望,畢竟對方害死了她那麼多孫兒,不是不氣憤,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罷了。

但孫妙青的話讓太后有了新的想法。

憑藉著皇上這些時日的舉措,作為額孃的她並非全然不知道對方的打算。

六阿哥聰慧,生母也得寵,舅舅是文官,即便是再重要的官職,也無法給朝堂帶來舉足輕重的改變。

這樣一來,六阿哥就已經具備了奪嫡的勝算。

想到這裡,烏雅成璧不由得重新審視了眼前的女子。

年紀輕輕,卻有這般成算,甚至還敢在自已面前說出這樣的話來。

烏雅氏的神色緩和了不少,只見她仔仔細細地將孫妙青打量了一遍,心中也在細細思索。

保全宜修,並不一定能保住烏拉那拉氏的滿門榮耀,但若是烏拉那拉氏的女子嫁給六阿哥,這樣的適齡女孩卻不少。

孫妙青的這番話,的確讓太后懂了心思。

“起來吧,皇貴妃。桌子上的茶,怕是涼了。”

太后輕輕抬手,自有竹息來到她的身側侍奉。

誰也不知道太后和皇貴妃具體交談了什麼,等到孫妙青從太后的慈寧宮裡出來的時候,嘴角的笑意卻是怎麼都壓不住了。

見主子出來了,蘭芝趕忙走向前去。

“娘娘。”

蘭芝慌忙地看向對方,卻見孫妙青對她搖了搖頭,只聲說道:“ 咱們回宮再說。”

見主子不像是受了委屈的樣子,蘭芝也點點頭,快步地扶著孫妙青坐上轎輦,折返回永壽宮去。

只等到了永壽宮內,孫妙青這才敢鬆快下來。

太后不比旁人,後宮妃子的小把戲在她的眼下根本不夠看。

所以她與其說著恭維對方的假話,還不如和對方開啟天窗說亮話。

只因孫妙青早就發現了太后和皇后之間的不和。

她幫宜修,這不過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罷了,只要給太后丟擲一條更合適的橄欖枝,孫妙青不信對方還會毫無緣由的幫著宜修對付自已。

想到這裡,孫妙青也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無論是誰,都阻擋不了自已要當太后的野心。

燭光燈火,發出隱隱約約的亮光,黑夜吞噬大地,而蠟燭就像是點燃了人心中野心的種子,越燒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