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葉秋的身影再次出現在眾人視野之中的時候,他已經站在了府衙門外。
望著眼前這座巍峨無比的建築,葉秋的思緒不禁飄回到了過去。
當年,他貴為紫薇帝君,本應手握重權,但因種種緣由,權力被下屬分散。
曾幾何時,他竟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傀儡帝君。
然而,以葉秋之能,若想奪回全部權力,並非難事。
只是,他沒有這樣做。
天地人三界,雖各有所屬,但彼此之間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人間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天界和陰司的巨大動盪。
當時,葉秋深知一旦收回權力,必將引發一場血腥戰爭。
那時,定會有人喪心病狂地拿人間作籌碼,與自已對抗到底。
這是葉秋和天界眾人最不願見到的局面。
無奈之下,葉秋選擇了退讓,一次又一次地妥協。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妥協之後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這些傢伙的野心愈發膨脹,不再滿足於侷限在陰司這一狹小之地。
更有甚者,多年前竟然萌生了攻打天界的念頭!幸好,這個危險的想法尚未付諸實踐就被及時扼殺。
正因此,佛界派遣地藏王降臨,天界則派出東嶽大帝。他們在陰司中的地位至高無上,不僅不受陰司的管轄,反而對其事務有所制約。
與此同時,他們還需定期向上方稟報陰司發生的一切事宜。
甚至陰司內有幾位閻羅都是天界的人,這也讓很多人只知道閻羅而不知道陰天子。
甚至是當年那隻猴子來陰司大鬧其實都是葉秋有意為之。
如果不是葉秋刻意放縱,那麼怎麼會讓那猴子輕鬆脫身離開。
葉秋回憶著種種事情嘆息一聲,此時葉秋感覺到了無比的疲累。
漫長的歲月過去雖很多事情已經物是人非,但亙古不變的依舊是勾心鬥角權利征伐。
葉秋深吸一口氣,不再去想那些煩心事,他知道自已不能讓情緒影響到接下來的行動。於是,他開始收斂自已的氣息,將所有的力量都隱藏起來,以免被陰司中的某些強大存在察覺到。
當全身氣息內斂之後,葉秋邁出穩健的步伐,緩緩走進了府衙。然而,就在他踏入府衙大門的那一刻,一個低沉而雄渾的男聲在他四周驟然響起:“何方宵小之輩?竟敢擅闖陰司府君殿!若不速速離去,必將遭受灰飛煙滅之災!”
葉秋聽到這個聲音,嘴角微微一撇,但並未予以理會,更沒有做出任何回應。他只是微微一笑,然後毫不猶豫地繼續朝著前方邁步前行。
或許是葉秋的淡定和無視激怒了府衙內的那個神秘人,只聽見一道憤怒至極的聲音猛然響起:“好大的膽子!竟敢對我如此無禮,視我如無物!既然你如此自尋死路,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隨著話音落下,一道巨大的黑色掌印突然出現在空中,帶著令人窒息的威勢,迅速朝葉秋襲來。整個掌印由濃郁的黑氣凝聚而成,充滿了無盡的殺意和威壓。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攻擊,葉秋並沒有絲毫驚慌失措。他只是輕輕冷哼一聲,然後在掌印即將接近自已的瞬間,猛地揮動衣袍。
瞬間黑色掌印瞬間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包裹最終潰散,原地只有一陣微弱的陰風。
當陰風消散那道聲音再次響起,只不過這次語氣有些驚慌。
“你是何人?為何可以輕鬆將我的攻擊擊散。”
葉秋邊朝著前方走便冷聲道:“吾是誰,難道這麼短的時間之中就忘記吾了嗎?那今天就讓你在重新認識吾一下,吾中天北極紫薇帝君,陰司酆都大帝。”
隨著葉秋每一步向前走去,整個空間彷彿都被葉秋所掌控一般,每走一步都讓周圍的空間扭曲。
當葉秋的話音落下,身影已經出現在了大堂之內。
此刻一位中年男人模樣的鬼坐在大堂長案之後。
他身穿著一身官袍飽含威嚴的坐在那裡,但在葉秋話音落下與葉秋身影出現後,他身上強大的威壓全部消失不見。
轉而是滿臉驚恐與渾身顫抖,他看向葉秋。
當看到那一張自已非常熟悉的面孔時。
它再也支撐不住,身體從椅子上滑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帝君,屬下不知是您駕臨,還望帝君恕罪。”說著便開始對著葉秋不斷磕頭。
而葉秋則是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他不斷磕頭,並未有任何表示或者回應。
片刻之後,府君在磕頭的同時,用餘光偷偷瞄了一眼葉秋。
當他發現葉秋正看著他的時候,他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驚恐,身體也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結結巴巴地說道:“帝君大人……帝君大人……小的知錯了!請您原諒我吧!”一邊說著,一邊又磕起頭來。
“葉秋一臉冷漠地開口說道:“起來吧!”
正在不停磕頭的府君聽到葉秋這句話後,彷彿聽到了天籟之音一樣。
他迅速從地上爬起來,完全不顧自已身上官服的褶皺,臉上掛著諂媚的笑容,急忙對葉秋說:“帝君今天大駕光臨我這個小衙門,真是讓我這個小衙門蓬蓽生輝啊!帝君,請上座。”
葉秋看著他那副阿諛奉承的模樣,心中感到一陣噁心,但他並沒有表露出來,反而面帶微笑,顯得十分舒適,並向他投去讚賞的目光。
葉秋被府君帶著坐在了長案之後,此時長案之上擺放著許許多多的公文。
葉秋隨意從中抽出一張公文看了起來。
但當看到上面的內容是葉秋頓感一陣噁心。
“大人,小人臨水縣城隍,當日與大人一別已匆匆那年,遙想當年你我相見,第一眼我就被您那高大偉岸的身形吸引到了。您是那樣的高大那樣的有威嚴,我能成為您的手下真的是三生有幸……”
一大串全部都是跪舔與拍馬屁的話,對於公事則是一個字都沒有。
葉秋放下手中公文抽出另外一張,但內容與上一個公文只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