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龍抬頭!

正月下旬持續數日陰雨,月末三次降雪。

今年的冬季格外漫長。

早朝散去不久,李世民將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幾人召進御書房議事。

“半個時辰前朔方發報入京,頡利叔侄將於明日開拔踏上北歸之途。

另外,頡利請求自雲中修建一條,通往東突厥牙帳定襄六丈寬水泥路,並准許兩國百姓邊境互市。

諸位對此有何計較!”

李世民將電文遞出,房玄齡起身上前恭敬接過。

雲中以北,距離東突厥定襄不足四百里地。

房玄齡幾人傳閱電文,李世民目光凝聚,看向正前方牆上掛著臣大地圖。

手指輕敲書案,若有所思。

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李世民的目光主要集中在東突厥以北的薛延陀。

東突厥地盤位於後世內蒙,薛延陀地盤更大,蒙古國全境以及俄羅斯南部。

歷史中,東突厥滅亡後薛延陀迅速崛起,成為漠北霸主與大唐形成對峙。

夷男可汗曾接受李世民冊封,後因漠北草原控制權與大唐矛盾激化,薛延陀多次派兵侵擾大唐邊境。

貞觀十五年,夷男可汗趁李世民東巡泰山,派其子大度設率十萬大軍進攻漠南,被李積擊潰損失慘重。

貞觀十九年,夷男可汗去世後,薛延陀陷入權力爭奪發生動亂分裂。

李世民派李積、執思失力等大將領兵北伐,於貞觀二十年在鬱督軍山(蒙古國杭愛山)擊敗其主力,斬殺薛延陀多彌可汗,殘餘部眾投降大唐。

薛延陀就此滅亡,劃入大唐版圖。

稍有時,兵部尚書杜如晦起身趨步,揖禮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可效仿蘇小子,於雲中北部組建北部軍區!”

貞觀初年,雲中設立都護府以防東突厥犯境,兵力約兩萬五千人。

“呵呵!”李世民目光從地圖收回,伸手示意杜如晦回坐。

看向李德吩咐道:“去,將那小子喚來!”

“喏!”老李躬身應喏,快步向御書房外走去。

李德在皇帝身邊混得如魚得水,天不怕地不怕,凡事皆能從容應對。

最怕莫過於傳喚蘇塵,尤其是在不確定蘇塵是否起床的情況下。

李德離開御書房後,擼起袖子看了下手錶,碎碎道:“莫慌,八點一刻,侯爺理當出寢!”

傳喚蘇塵,李德向來親自前往,從未吩咐內侍代勞。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等人繼續發問,“頡利曾幾次提議兩國邊境互市,對此諸君有何見解!”

房玄齡幾人沉默思索著,魏徵起身行禮,“啟奏陛下!臣以為兩國百姓互通有無,乃互惠互利之舉,只需嚴加管控與市商品當無礙!”

李世民不置可否微微點頭,伸手虛禮請魏徵歸坐。

“啟稟陛下,莊園送來孫真人書信一封轉呈侯爺!”

李德離開不到三分鐘,御書房門外值守內侍,雙手託著一封張龍送進宮的書信,躬身進入書房。

“哦?”李世民面露些許疑惑,接過書信御覽:

蘇小友,請代老道恭請聖安!

“呵呵!”李世民攤開書信,看了第一句便知孫思邈此書信實則是寫給他的。

孫思邈聽從了蘇塵的建議,行文中加了標點符號。

李世民繼續御覽書信:

老道旬月前至火房收集百草霜(一味中藥:鍋底灰)偶見霜糖。

庖廚告知其名曰:‘白糖’。

其色皎如白雪,其質純若寒冰,老道觀之、驗之、嘗之,深覺此物於萬民健康有莫大裨益。

故而老道懇請小友上達天聽,伏望陛下垂察。

一者,此物乃養生良藥,非尋常飴糖可比,可治血虛之症。

大唐百姓尤以貧苦之家、婦孺之體,常因氣血虧損而至羸弱。

尋常飴蜜甘而能補,然其性濁膩雜質叢生,多食反倒反生溼熱,於脾虛之尤為不宜。

而此‘白糖’者,乃以嶺南拓甘經秘法精煉提純所得,其性至清至純,味甘醇正而無濁滯之弊。

老道親試,用於體虛氣弱,產後血虧以及幼童發育遲緩者,其效顯著。

補中益氣,溫養臟腑:虛寒腹痛,倦怠乏力者,以少量白糖融於溫水飲之。

暖意自生,氣力漸復遠勝濁蜜。

和血緩急,滋養營衛:婦人產後氣血兩虧,面色萎黃,以白糖入粥糜或藥膳,取其純甘之性化生精微。

助其血脈充盈,其效溫和而持久。

開胃悅脾,助長幼童:小兒脾胃嬌弱,厭食體瘦者,微量白糖佐以常食,可開其胃口,促其茁壯。

二者,此物關乎民生福祉,非止於珍奇玩好。

老道深知朝廷管制此物或另有深意,雖不知其秘,然深信陛下聖慮深遠。

小友悲天憫人,心繫勞苦大眾,飴蜜價昂,黎庶難沾。

蔗漿粗糲,易腐難存。

三日前,嶺南運來三十石白糖抵達莊園。

此‘白糖’若能量產,以其純淨易存之質,可遍及大唐窮鄉僻壤,使尋常百姓亦能得此甘溫補益之物,於強健國人體魄、減少疾患之苦,功莫大焉!

安生之本,必資於食。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此白糖乃食宜之精闢也。

三者,管制之法,或可權宜變通。

老道非請盡馳其禁,陛下聖明燭照必有權衡。

或可嚴控其核心精煉之法為國所用,而將提純所得之白糖成品,擇良賈專營,課以重稅嚴查私販。

如此,則國之機密得保,而萬民亦能共享此養生甘霖。

其利國利民,兩全之道也!

老道昏聵年邁,本應隱於林泉,採藥煉丹。

然行醫數十載,見慣民間疾苦,深知一粟一鹽,皆系生民性命。

今見此物,實乃上天假小友之手嶺南草木,賜予大唐之福祉。

若因其管制,使萬民不得其益,老道心實難安,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故,老道不揣冒昧,懇請小友上達天聽。

陛下仁心濟世,澤被萬方,必能體察萬民疾苦。

俯允所請,則天下生民幸甚!

社稷幸甚!

‘啪’的一聲,李世民看完孫思邈寫給‘蘇塵’的信,猛然拍了一下書案。

氣急敗壞道:“混賬小子,豈有此理!”

房玄齡等人大眼瞪小眼,不知李世民為何突然‘發怒’。

“白糖有如此功效,那小子竟然閉口不提!”

“只將白糖用於……庖廚鍋勺之間!”

孫思邈這封書信,在李世民看來無疑是在抽他的臉。

“來人啊!”

“速速將那混賬綁來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