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的這個暑假是小木一家人最揚眉吐氣的一段時間。小木已經很久沒有從爸媽的臉上看到為她感到驕傲的這種神情了。上一次見到還是小學的時候。那時小學班主任每次見到小木爸媽都要誇獎他們好福氣,生了一個會讀書的女兒,將來一定大有作為。小木家的親戚聽說小木要去海外讀碩士,也是一改往日尖酸刻薄說小木有病的態度,帶著討好的意味巴結小木父母。小木爸甚至想趁此機會來彌補小木未曾舉辦的升學宴,但被小木拒絕了。她覺得完全沒有必要。比起要去讀研的喜悅她更擔心海外未知的生活。再加上高昂的學費與生活費。也給小木的家庭造成了不小壓力。小木爸媽還得找銀行借貸才能湊齊小木的學費。這讓她感到些許愧疚。但這種愧疚之情在她抵達海外學府時,就消失殆盡。
海外讀碩這一年是小木人生中的烏托邦。這一年小木可謂是進了愛麗絲夢境中的兔子洞。身邊所有的人都變了,變成了這個社會的中產階級或以上。小木到達海外學府的時候,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似的,到處張望。居然有學校是跟商場連在一起的,走進走出身上都要沾些名牌香水的貴氣。一個大學有三四個學生餐廳,每個餐廳裡除了大堂裡的座位還有旁邊要額外付費有人服務的小店。在大陸要賣到幾十一杯的星巴克在學校裡,半價都不止。學校裡的各種設施也很完善。尤其是那大到沒邊的游泳池,讓小木感到震撼不已。看到池中的中國同學跟外國同學在一起嬉戲打鬧,彷彿置身於小木以前很喜歡看的美國青春電影一般,讓小木有了一種誤入電影場景的錯覺。學校的上課模式也很不一樣。兩個小時的大課裡幾百號人堆在像歌劇院一樣的教室裡,聽著口音各異的各國籍的老師上課。並且相互比較甚至取笑這些老師奇怪的口音。有的同學為了聽清老師的備課甚至會錄音,還有錄影的。帶著筆記本來上課的同學很多。有的是在認真做筆記,而有的只是在玩遊戲,還有的像是在寫小說。課堂上的冷氣。總是開的很大,跟不要錢似的。外面30度的溫度,內裡卻10度左右。搞得小木每次上課都要帶一個薄毛毯才能熬過兩個小時的大課時長。上完兩個小時大課後,幾百號同學被分組成幾十一個人的小班。去小教室讓助教接著教學。在那裡同學們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助教通常每節課都會提出一個新的話題,讓同學們分組討論。併發言。小木記得有一個同學發言非常積極,但是英文發音也非常的Chinglish。但是那種自信給小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小木更加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本地的女同學。只要她一出現就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感覺。精心打理過的頭髮,總是戴著鑽石耳釘,鑽石戒指甚至是鑽石手鐲。雖然都不大,但是很精緻。每次看到她都畫著淡淡的妝容,踩著小貓跟穿著OL風格的服裝,走路也十分優雅。每次輪到她發言的時候,她總是不緊不慢,有理有據,英文發音也很純正。一看就是精心教養過的女兒。小木經常想起這位精緻的女生,並曾一度想模仿她的穿著打扮,最後發現。只是東施效顰罷了。她的那份淡定和從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擁有的。是長期安逸穩定的生活氛圍才能培養出來的。對於小木這種從小就有缺失的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這位女生有點像女版的飛哥。但是比他更進階。雖然她也經常獨來獨往,但沒有任何人覺得有問題。只要她一出現,身邊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很尊重她的意見。也很自覺的認她為leader。這就是天生的領導力吧。
課餘時間小木跟同學的生活也很精彩。這座海外城市似乎怎麼也逛不完。小木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大商場。在這邊的商場裡。各種奢侈品牌不再遙不可及。以前小木看都不敢看的一個品牌在這邊經常打折做活動,變成了小木也可以消費得起的東西。唯一不足的就是飲食上的差異,導致小木有些許不適應。蔬菜跟水果的價格十分昂貴。除了在學校餐廳吃飯,小木跟室友們只得學會自已做飯。畢竟去外面吃一頓的金額等於自已買菜做飯的好幾頓。不到30平米的房間。要擠下小木跟室友三個人。還有小廚房跟廁所。但是小木她們並不覺得憋屈,因為她們所租住的小區後面就是市區著名的公園。小木經常做完飯就跟室友去公園野餐,悠閒得彷彿提前過上了退休生活。這座城市對獨身女性也很友好。哪怕晚上上課或者逛街回來,也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路上燈火通明。還有警察時不時過來巡航。當地居民也很友好,尤其是大媽跟大爺很樂意幫助小木這樣的外地人在當地生活。這一年是小木過的最開心最奢侈的一年。沒有了學業壓力跟人際交往的壓力,也少了經濟上的負擔。時不時還可以去逛逛街,吹吹海風,看看帥哥美女。小木多麼希望。能一直這樣生活下去呀。可惜一年的學習生涯馬上就結束了。同學們也各奔東西,正式進入人生的戰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