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大家就開始一家一戶的串門拜年。
小孩子當然是最開心的啦,因為大人會給紅包壓歲錢,甭管幾多錢,有錢就能去橋頭口小賣部買零食辣條摔炮來玩啦。
林語花當然不例外,夥同七婆家的兩個妹妹,一溜煙的跑到橋頭口,買零食,小時候的零食味道最好,不接受反駁。
年初一無論大人小孩碰到就是一句“新年好啊~給你拜年啦~”
過年是不幹活的,大人們湊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小孩子也歡喜著拿零食吃。
時光匆匆,九年過去,林語花也17歲了。
大學讀完,沒有再繼續往上讀,讀大學只是彌補一個遺憾。志不在此。
林語花還是想在老家陪著爺爺奶奶種地。
這幾年,魚塘規模越來越大,又起了三個魚塘,養魚的收入一部分拿來還家裡修房子欠的債,一部分拿來交罰款。
對,林語花弟弟在她十三歲那年出生了。
現在已經四歲了,一直跟著爸爸媽媽在廈門,只出生那年過年回來過一次,後面就沒回來了。
怎麼說呢,見過弟弟長大後的樣子,再看現在的小屁孩模樣還是挺有意思的。
對於讀了大學不出去打工,村裡人還是有很多閒話的,但是林語花不管那麼多,過幾年短影片發達,自已可以在家拍短影片賺錢。
現在首先想把自已家的房子壩子周圍給他裝修一下,或者看怎麼弄適合拍影片。
雖然是以後才會大火,現在還是先拍一些素材,到時候直接剪輯,一年出一個影片,大學學的是導演專業,就為了拍短影片來的。
所以頂著一家人還有村裡人不理解和質疑聲,林語花就紮根在農村了。
能陪在身邊,爺爺奶奶也是擔憂又高興。說的太多聽不懂,就只說在農村拍影片也是在工作,以後會有收入的。
對此,爺爺只說了一句“我孫女在家待多久我都養得起,能從小養到大,就能再養到出嫁!”
行吧,對於不出去打工這件事,大家接受之後就開始做媒了,不上班就嫁人,林語花也是無語。
面對這些積極說媒的大嫂子婆婆什麼的,只有一句話,太小了,過幾年再說,現在在農村也是為了工作,大家都不信。
無奈只能應聘大學生村官,沒想到自已只想簡單種田不上班的願望屬實難以實現。
不過現在也不錯,在從小長大的地方工作,也能陪著爺爺奶奶,算是兩全其美了吧。
就是這些村裡的大娘嫂子們屬實難答對,不是你家的狗追了我家的雞,就是你家的貓抓了我家的兔子,要不就是你喂的雞吃了我地裡的菜……一個不高興動不動就是,“小林我要去告你!”……
先不說這些雞飛狗跳,走在村裡看著每家每戶的老人與小孩,年輕人幾乎是出去打工了,在看看一條條小土路,錯落在田地間的一座座磚房瓦房,內心突然湧起一股念頭。
想要真正為村裡做點什麼,讓老人孩子不再留守,讓出門打工不再是唯一的賺錢途徑,讓家鄉變得更繁榮昌盛。那麼,想要富先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