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小滿的歸處那般輕鬆,自孝懿仁皇后去世後,原本有生身母親的胤禛的歸處卻成了問題。

按理講,胤禛肯定是要去德妃處的,德妃自然希望胤禛能回到她身邊。但不巧的是,六阿哥過年後生了一場大病,孝懿仁皇后辦葬禮的時候六阿哥已經高熱不退好幾日了,德妃日日忙前忙後分身乏術,自然也暫時顧不上胤禛。

胤禛是個敏感的孩子,在他眼裡他的額娘把所有的疼愛都給了自已的弟弟,他知道自已對於現在的額娘來說是拖累。他不太願意自已成為所謂的麻煩,於是康熙來問的時候他便講自已已經進了上書房,是大孩子了。

康熙瞭然,這個四兒子想的多,但心思淺,沒什麼壞心眼,敏感些,便照顧了些這孩子的情緒,同意了他的想法,但一直這麼下去不是個辦法。四阿哥這時正是需要父母疼愛的時候,六阿哥胤祚動不動三病九痛,德妃常常耗費大多心力在他身上。

況且在八格格滿月的時候,德妃又被診出有了三個月的身孕,但是因為德妃之前既照顧六阿哥胤祚,又為孝懿仁皇后的葬禮奔波,好不容易胤祚身子好些,只用喝安神藥了,她自已又需要靜養,即使她想多關心關心胤禛,也是有心無力,只能送些身外之物,與從前孝懿仁皇后在的時候沒有任何分別。康熙能健康成長的孩子不多,胤禛又聰明機靈,再加上胤禛從前在孝懿仁皇后身邊成長的原因,康熙在心中也是看重這個四兒子的,一心想叫他和太子親近些,以便胤禛此後能成為太子的得力助手。

因此在胤禛獨自在阿哥所呆了幾日後,康熙便把四兒子和太子一起帶在身邊,多疼愛些。胤禛和太子相處也算融洽,胤礽比胤禛大了六歲,在師傅的悉心教導下已經很有儲君的翩翩君子的風範了,對胤禛這個弟弟可謂是照顧有加。胤禛也很尊敬胤礽這個兄長,相處了幾日後便成了兄長忠實的小尾巴,二人兄友弟恭的樣子讓康熙頗為欣慰。

可沒過幾日,以索額圖為首的所謂太子一黨和以明珠為首的大阿哥一黨便聽到了風聲,二人從來都是死對頭,但這次卻頗為團結,二人相繼上書,話裡話外是於禮不合。

康熙原本並不在意前朝的看法,但有一日康熙去慈寧宮給太皇太后請安的時候,太皇太后的一番話點醒了他。

那日他剛剛陪太皇太后用完早膳,正聽太皇太后講他小時候的趣事,康熙罕見地有些羞赧,耳朵微紅。

“玄燁,哀家知道,你心疼小四。”太皇太后突然另起話頭。康熙以為是有人在太皇太后面前說了些閒言碎語,臉迅速黑了下來,頗有些執拗的樣子,叫太皇太后想起康熙年幼時,因為年紀小力氣小拉不開弓,自已和他的武功師傅都告訴他來日方長,小少年一臉執拗:“我不,我就要做到最好。”

太皇太后嘆了口氣:“沒有人在哀家面前嚼舌根,只是你也太張揚了些。胤禛本就被孝懿仁皇后帶在身邊撫養了一段時間,你現在又把他帶到身邊教導,叫旁人看了怎麼想,以為你要易儲。所以索額圖他們才會跳腳。”

“皇祖母說得有理,倒是孫兒考慮欠妥了。”康熙不得不承認,是自已太心急了,但是他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也不想把胤禛放在太后身邊,更不可能把胤禛給寶音代為看護一段時間:姝靖給寶音撫養已經是康熙最大的讓步,他不可能再養出一個和科爾沁親近的阿哥。

“不如,哀家替你和德妃看護一段時間。”太皇太后說出自已的打算,驚得蘇麻喇姑偏頭看向她:主子先前可沒和自已說過這事,怎得這樣突兀。

“皇祖母,不是孫兒不想,您年歲已高,孫兒怎得好意思再勞累您。”康熙不是沒想過太皇太后幫忙,只是太皇太后年歲擺在那裡,他不忍叫自已的皇祖母受累。

康熙當然忌憚科爾沁,但是他並不猜疑太皇太后,若是沒有太皇太后的扶養,他連長成都成問題,還怎麼可能能榮登大寶,到如今的位置。

“玄燁,哀家昨兒想了很久,也許這個辦法不是最好的辦法,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太皇太后看著康熙,一字一句地說道。

康熙垂眸,心緒翻湧,確實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又抬眸,看太皇太后笑得慈祥,又想起自已被太皇太后護著的那些日子,道:“那朕便謝過皇祖母了,胤禛心思敏感,希望皇祖母多擔待些。”

太皇太后笑了,臉上的皺紋綻成了花:“那是自然,哀家是他們的烏庫媽媽,他們是你的孩子,玄燁。”

康熙聽這話心中一震,知曉自已有些忽視其他孩子了,便點頭道:“皇瑪嬤,朕今日去阿哥所看看胤禔和胤祉他們。”

太皇太后點點頭:“去吧,和這幾個孩子多說說話,他們可惦記你這個皇阿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