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清依舊是言鈃家的常客。這事還得從初中時代開始講起呢!那時由於言默的英語成績實在糟糕透頂,而恰好言鈃又比言默年長兩歲,於是乎,父母便總要求言鈃輔導弟弟學習英語。可面對這個艱鉅任務,言鈃卻束手無策,並時常為此感到苦惱不已。
有一天,當言鈃再次向好友阮清訴苦時,後者竟毛遂自薦,表示願意接下這份差事——替言默補習英語。就這樣,每個週末,阮清都會準時出現在言鈃家中,開啟他的“教學之旅”。久而久之,她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言家的常客之一。
自升入高中後,阮清便時常來找言默。每回碰面時,只要遇見言鈃,都會詢問她在學校裡的生活狀況與學習進展。而且這種探望並非偶爾為之,而是每週必定風雨無阻。
阮清的雙親如今定居於晉城。早些年,他的父親曾就職於著名的蘭花集團。不僅如此,阮清的父母親是初中同學。阮清的母親原本與姨姨同村,婚後一直留在家中悉心照料子女。待到阮元和阮清稍稍長大一些後,全家人毅然決然地遷居至晉城居住。
猶記得備戰中考那段時光,阮清的父母一心期望他能報考晉城二中,進入晉城當地的高中就讀。然而事與願違,最終不知何故,阮清卻選擇了陽城的第一中學。在言鈃眼中,陽城第一中學無疑是一所實力更為強勁、聲名遠揚的學府,其地位甚至超越了晉城第一中學。
他們三人有時會相約一同去網咖打遊戲。燈光昏暗的房間裡,並排坐在一起,眼睛緊盯著螢幕,手指在鍵盤和手柄上飛快地操作著。遊戲的音效和大家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緊張而刺激的氛圍。他們時而專注,時而興奮,時而緊張。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地投入到遊戲世界中,彷彿忘卻了周圍的一切。當其中一人成功擊敗敵人或完成關鍵任務時,歡呼聲和讚歎聲立刻響起,其他人也紛紛鼓掌祝賀。他們互相交流著遊戲策略,分享著技巧和心得。在這個小小的空間裡,他們不僅是在打遊戲,更是在共同享受著遊戲帶來的樂趣和團隊合作的喜悅。這算是除了學習,為數不多的娛樂方式。
陽光明媚的時候,他們也會約在一起逛公園,公園裡一片生機勃勃。人們三五成群,有的在悠閒地散步,有的在長椅上曬太陽聊天,還有的在花叢中拍照留念。
走進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翠綠的草地,如同柔軟的地毯。孩子們在草地上嬉笑玩耍,追逐著五彩的蝴蝶。大人們則或是坐下來欣賞周圍的美景,或是與友人分享著生活的點滴。
沿著小路前行,路邊的花壇裡盛開著各種各樣的花朵,紅的、黃的、紫的,爭奇鬥豔。微風拂過,送來陣陣花香,讓人心情愉悅。
不遠處的湖邊,柳樹低垂,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面上,鴨子們悠然自得地遊弋著,時不時地發出歡快的叫聲。湖岸邊,一些人正在垂釣,享受著寧靜與放鬆。
繼續往前走,公園裡設有各種健身器材和遊樂設施,人們在這裡鍛鍊身體,盡情釋放自已的活力。歡聲笑語在公園上空迴盪,形成了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
在這個美麗的公園裡,人們遠離城市的喧囂,與自然親近,共度這輕鬆愉快的時光。他們也會忘卻考試的壓力,分享著彼此的秘密和夢想。
言默曾經滿懷憧憬地表示,自已渴望成為一名考古學家,深入探索歷史的謎團;接著追求成為一名博學多才的歷史學家,洞悉古今中外的興衰榮辱;最終邁向政治舞臺,施展抱負,改變世界。那時的他懷揣著無限的夢想,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和現實的打磨,我們逐漸長大成人。面對生活的壓力與挑戰,我們不得不疲於奔命,努力維持生計。那些曾經的豪情壯志漸漸被遺忘在心底深處,取而代之的是對柴米油鹽、工作瑣事的忙碌與奔波。時光荏苒,我們已無暇顧及昔日的夢想,只能默默地為生活奮鬥著。
有一回,阮清還曾帶著言鈃與言默去往他位於晉城的住所遊玩過一番。那裡是一處職工居住的小區,每家每戶都擁有著一方屬於自家的小庭院。然而,這裡的公共衛生間卻是大家共用的。院子內設有一個水龍頭,方便居民們用水。最先入眼的是,一道約摸一人高的鐵柵欄門,推開這扇鐵門,就走進了院子,自家的小院與鄰家的院落僅由一堵低矮的圍牆相隔,透過這道矮牆,可以清晰地窺見對方院內的陳設佈置。
進入院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小巧玲瓏的客廳。這個客廳與兩側的兩間臥房相連通。客廳的左側位置,則是一間小小的廚房。緊挨著廚房邊緣處,還有一座用石塊堆砌而成、專門用於沐浴沖澡的區域。那時使用的燃料多為罐裝煤氣。
正月十五的時候他們三個也一起去會去看鬧元宵。
陽光明媚的白日裡,各個鄉鎮帶來的一場場精彩絕倫的表演在整個縣城街道上游行式的上演。這些鄉鎮的人們為了每年這個特殊的日子,已經精心籌備了許久許久。
每個鄉鎮都竭盡全力地展示著自已獨特的文化魅力,紛紛派出了本鎮最頂尖的文藝骨幹參與演出。這些文藝骨幹們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從眾多個村莊中脫穎而出的精英。
節目形式多樣,令人目不暇接。有的表演劃旱船,選手們身著鮮豔的服飾,手持木槳,巧妙地控制著船隻的行進方向,彷彿在水面上自由馳騁;有的則展現了高超的踩高蹺技藝,他們在高高的木棍上如履平地,動作矯健敏捷,讓人不禁為之驚歎;還有那神奇的變臉藝術,演員們瞬間變換出多張臉譜,喜怒哀樂盡在其中,引得觀眾陣陣喝彩。
各種形式的表演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共同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觀眾們沉浸在這歡樂祥和的氛圍中,盡情享受著這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
夜晚街頭巷尾張燈結綵,紅燈高掛,熱鬧非凡。人們身著盛裝,滿臉笑容,互相問候著,共同慶祝這個傳統佳節。舞龍舞獅的隊伍在人群中穿梭,巨龍翻騰,獅子跳躍,引得觀眾陣陣喝彩。煙花在夜空中綻放,五彩斑斕,照亮了整個城市。
猜燈謎的活動也在各處展開,人們聚集在一起,思考著謎面,互相討論,猜對了的人興高采烈地領取獎品。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各種美食的香氣撲鼻而來,糖葫蘆、湯圓、煎餅等傳統小吃讓人垂涎欲滴。
孩子們手持花燈,嬉戲玩耍,臉上洋溢著快樂。大人們則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欣賞著精彩的表演,感受著濃濃的民俗氣息。元宵佳節,人們歡聚一堂,共享著這份歡樂與溫馨。
懷念那個時候的過年。
那個時候,空氣中瀰漫著濃厚的年味,彷彿能聞到幸福的味道,讓人陶醉其中,回味無窮。每到大年三十這一天,家裡總是格外熱鬧。大家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地包著那美味可口的肉餃子。
而母親則早早地開始忙碌起來,她要提前蒸出四個又大又白的饅頭。這可不是普通的饅頭,其中有一個裡面藏著一枚閃亮的硬幣。據說,誰能夠吃到這個藏有硬幣的饅頭,來年就會被好運眷顧,好事連連。
於是,在吃年夜飯時,全家人都充滿期待地夾起饅頭,小心翼翼地品嚐著,希望自已能成為那個幸運兒。每當有人咬到硬幣發出“咯嘣”一聲脆響時,總會引起一陣歡呼和笑聲。大家紛紛向他表示祝賀,祝願他新的一年裡一帆風順、心想事成。
這樣歡樂祥和的氛圍,以及那份對美好未來的期盼,使得過年成為了人們心中最溫暖、最珍貴的記憶之一。即使歲月流逝,那份濃濃的年味依然縈繞心頭,令人難以忘懷。
過年的年味,是一種獨特而濃郁的氛圍。它瀰漫在空氣中,充盈著每一個角落。
街頭巷尾掛起了大紅燈籠,春聯和福字貼滿了門窗,鮮豔的色彩將城市裝點得喜氣洋洋。煙花在夜空中綻放,絢麗多彩,伴隨著清脆的爆鳴聲,將夜空點綴得如夢幻般美麗。
家家戶戶忙著置辦年貨,廚房裡傳來陣陣香氣,讓人垂涎欲滴。團圓飯桌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笑聲和祝福聲交織在一起,溫馨而幸福。
孩子們穿著新衣,歡天喜地地玩耍著,長輩們則給他們壓歲紅包,寓意著健康成長和美好未來。
過年的年味,是對過去一年的告別,更是對新一年的美好期許。它讓人們感受到家的溫暖,也讓人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