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鈃和兜兜正在臺球室內盡情地玩耍著檯球。兜兜年紀尚小,身高才剛剛超出檯球桌一個腦袋,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這項運動的熱愛。

隔壁桌是一對父子,他們正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比賽之中。與兜兜不同的是,他們打球十分講究規則和技巧,無論是大球、小球,還是黑球、白球,都會經過深思熟慮後再出杆。

相比之下,言鈃和兜兜只要能用杆子將球送入洞中就算成功。這種隨心所欲的玩法讓兩人笑聲不斷,充滿了歡樂。

此時此刻,隔壁那對專業父子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那個男孩看起來已經有 1.5 米左右的個頭,他動作嫻熟、姿勢標準;而父親則站在一旁耐心指導,臉上洋溢著慈愛之情。這樣一幅父慈子孝的畫面實在令人感動不已。

這讓言鈃想到了言默,初中偷偷的跑出去到小鎮的檯球館打檯球,土話叫打蛋蛋,後來老師還叫來了母親,說是言默私下跑出學校,問題很嚴重。那個時候的言鈃在上高中,父母也跟著來到陽城開始了一直租房搬家的生活。生活的難,讓父母無暇顧及言默。母親僅僅是去了學校,回來啥也沒說。母親總是這樣,心很大,從來是散養,不會對孩子們有啥要求。她總是在外人面前不停的誇姐弟倆。很誇張的那種誇讚。

在一個平凡的日子裡,言鈃像往常一樣在家中整理物品。突然間,一本泛黃的作業本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本作業本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上面佈滿了歲月的痕跡。

帶著一絲好奇,言鈃翻開了作業本,目光被其中一頁上的文字所吸引。那句話簡單而樸實:“父母很辛苦,我能理解。”看著這句話,言鈃的心中湧起一股無法言說的感動。

她知道,這一定是言默在初中時寫下的句子。那個時候的言默還年幼,但卻已經能夠體諒父母的艱辛和付出。這種懂事讓言鈃感到無比欣慰,同時也讓她對言默多了一份敬佩之情。

言鈃不禁想起了自已的成長經歷,她深知父母為了孩子的幸福和未來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而此刻,看到弟弟如此懂事,她很敬佩。

這份意外的發現,讓言鈃對家庭、親情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她意識到,無論時間如何流逝,家人之間的情感永遠是最珍貴的財富。而這句簡單的話語,也成為了他心中永恆的溫暖回憶。

初三對於學生們來說,考試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原本每週一次的考試頻率竟然增加到了兩三天就有一場,這讓同學們都感到壓力倍增。

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裡,學校甚至將考場搬到了室外。偌大的院子裡擺滿了一張張桌椅,彷彿一片壯觀的“戰場”。然而,一旦起風,那些被吹得四處飄散的試卷,更是給這個場景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趣味。

除此之外,他們還經常會去其他班級旁聽課程,以拓寬自已的知識面和視野。就在這樣緊張而充實的學習生活中,有時也能在校園裡偶遇阿昌。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總是帶著陽光般燦爛的笑容,讓人不禁為之傾倒。他的出現如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校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關於他的傳說依然層出不窮,彷彿永遠都沒有盡頭。有人說他英俊瀟灑、風度翩翩;有人說他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還有人說他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總之,每個人口中的他都是那麼完美無缺,讓人心生嚮往。

更有趣的是,據說連初一的小女生們也成為了他的忠實粉絲。她們會偷偷地討論著關於他的一切,甚至有個小女孩還自豪地宣稱自已是阿昌的女朋友,並且已經跟他一起回過家了呢!聽到這樣的話,真是讓人忍俊不禁,覺得既可愛又好笑。

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傳聞和故事,使得他的形象變得越發神秘而迷人。人們總是對未知充滿好奇,對於這樣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自然更是如此。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傳說是否真實可信,但它們卻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遐想空間,讓我們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一絲別樣的樂趣。

有時候,言鈃會羨慕兜兜的童年,檯球,乒乓球都能上手玩,想想自已小時候 ,自已啥也不會的自卑,和紫娟,萍子,元胡在一起打羽毛球的時候,言鈃都自卑的不敢上場。

令人感慨萬分的初中生活終究還是落下帷幕了。記得那一年的考試僅僅考查了語文、數學和英語三門科目。原本按照計劃還要進行體育測試以及物理實驗操作,但最終似乎都未實施。回想起那段時光,大家每天都勤奮地練習跳繩,然而這一切努力卻付之東流。

提及物理實驗,不禁讓言鈃聯想到當時的化學實驗課。記得有一次,化學老師要求製作氧氣。結果呢?和言鈃分到同一組的那個調皮搗蛋鬼竟然將所有的化學試劑一股腦兒地倒進了玻璃瓶裡。毫無疑問,玻璃瓶最終發生了爆炸,現場一片狼藉。而那時,化學老師一直沒能懷上孩子。一些愛嚼舌根的同學便私下議論紛紛,認為可能是由於她身為化學老師,長期接觸某些物質導致難以受孕。不過後來,這位化學老師和語文老師共同領養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如今回想起來,其實不能懷孕與她是化學老師之間並無太大關聯。

初中時期,言鈃心中難以忘懷的當屬每年鎮上舉行的廟會。這些廟會都有著固定的舉辦日期。每當此時,言鈃便會與好友阮清一同前往,每人懷揣著父母賜予的兩枚珍貴硬幣,興高采烈地投入到這場盛會之中。

他們徑直走向廟會,直奔那令人垂涎欲滴的肉丸湯攤檔。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那肉丸湯真是美味至極!街道兩側擺放著用泥土砌成的火爐,上方放置著一口巨大的鍋,鍋內熱氣騰騰,一顆顆誘人的肉丸在其中翻滾。付過錢後,老闆熟練地從大鍋裡撈出十顆肉丸倒入小碗中。對於言鈃來說,再淋上一些香醋更是錦上添花。那種童年時的滋味,如今已無法重現。

若是跟隨父母一同前來,或許還能夠品嚐到另一道佳餚——川湯麵。一碗熱氣騰騰的餄餎湯麵,裡面加入了鮮嫩的肉丸、爽滑的粉條、軟糯的粉丸以及新鮮的蔬菜葉,再配上那獨特濃郁的湯汁,令言鈃回味無窮,終生難忘。

廟會之上熱鬧非凡,不僅有各種小吃、雜耍,還有戲曲表演可供觀賞!這可是姥姥的心頭好啊!儘管年幼的言鈃根本聽不懂臺上之人咿咿呀呀地在唱些什麼,但她能感受到姥姥對戲劇那份真摯而熱烈的喜愛之情。

只要附近十里八鄉哪裡搭起了戲臺子準備開唱,姥姥必定會前往觀看。曾經有一次,姥姥家鄉里有人請來戲班子唱戲,母親便帶著言鈃和言默一同前去湊熱鬧。這不正是那句歌詞所描繪的場景嗎——“姥姥門前唱大戲,小外孫也想去看戲”。回憶起那時的情景,言鈃心中滿是溫馨與幸福。

更讓言鈃難以忘懷的是,有一回三舅舅還給言鈃和言默倆買了兩根可愛的小熊貓模樣的雪糕呢!那冰冰涼涼、甜甜蜜蜜的味道,至今仍停留在她的記憶深處……

母親有時會碎碎念道:“唉!你姥姥養了三個兒子,卻沒一個孝順的……”然而,言鈃對舅舅們的印象其實還不錯,並沒有像母親說得那麼糟糕。或許其中存在一些誤會或偏見吧,但她始終覺得親情是最珍貴的財富之一,不能輕易地被外界言論所影響。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苦衷和難處,也許舅舅們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呢?

姥爺離世之時,病因疑似胃癌。據母親回憶,當時他遭受著劇痛折磨,痛苦不堪。曾有一回,母親帶著言鈃他們前往姥爺家中,那時正值寒冬季節,孩子們在雪地盡情嬉鬧玩耍。一向和藹可親、性情溫和的姥爺卻罕見地向母親發起火來,責備她沒有照看好孩子們,讓他們不停喧鬧。這或許是姥爺生平第一次,亦或僅有的一次對母親發怒。在言鈃的記憶裡,姥爺一直將他這位小女兒視為掌上明珠般疼愛有加,甚至近乎寵溺得有些過分。在姥爺染病前,曾到言鈃家中小住一段時間。那時起,他已經食慾不佳,難以進食。母親總會將風乾的饅頭浸泡於水中,再拿給姥爺食用。而姥爺則連連稱讚母親廚藝精湛,表示十分美味可口。

母親常常唸叨起當年姥爺去世時的情景,每次說起都會眼眶泛紅,聲音哽咽。

據母親回憶,姥爺病重之時,曾唸叨過:“要是你們能把車開到門口來接我,我怎麼會不跟著去看病呢?”然而,由於貧窮,還是沒能去。姥爺深知自已的病情嚴重,但又害怕拖累兒女們,所以一直強忍著病痛,堅持說不需要看病,甚至還發了火。

母親每每提及此事,總是哀嘆,言鈃不敢多言,真的是遇到自已身上,自已也可能不會做的更好,下有年幼的孩子,上有老人,壓垮中年人。言鈃只想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讓自已有能力不去遺憾。

父母對子女的愛,可以超越生死!曾經,我們村子裡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個人不幸罹患絕症,最終選擇了以自殺結束生命。這件事情讓整個村莊都震驚不已,人們紛紛指責他的子女不孝道。留下一聲哀嘆。

記憶中的那年夏天,雨下得特別大,姥爺家門前原本平靜的小河突然水位猛漲,變成了洶湧澎湃的大河。就在這個時候,姥爺出現了。他彎著腰,背微微駝起,彷彿揹負著整個世界的重量。他艱難地涉水而過,來到河對岸,將年幼的言鈃和言默一個個安全地揹回到岸邊。

回到家後,姥爺一邊拍打著身上的水漬,一邊和母親唸叨著:“這麼大的河,你們怎麼不推遲幾天再來呢?多危險啊!”然而,儘管嘴上責備著,可從他那快要咧到耳根的嘴角,還是能看出他內心的喜悅與滿足——因為他見到了自已最愛的女兒和外孫們。

人生就是這樣,每一次相見都可能意味著離別的臨近。每見一面,便少了一面。這種現實無疑是殘酷而令人無奈的。

在姥爺家附近那條小河對岸生長著一棵高大的核桃樹。當青澀堅硬的核桃還掛在枝頭時,心急的孩子們便按捺不住內心的渴望開始行動起來。他們會撿起地上的石頭用力地投向核桃樹,試圖擊落那些誘人的果實。一旦成功砸下幾個核桃來,孩子們便立刻圍攏過去,小心翼翼地剝開堅硬的外皮,露出裡面鮮嫩潔白的核桃仁。那股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垂涎欲滴,彷彿嚐到了世間最美味的珍饈佳餚。

而每到夏日來臨之際,人們還會點燃一些柴火以驅散惱人的蚊蟲。這些看似平凡無奇的生活瑣事卻蘊含著一代代相傳下來的濃濃愛意。在這裡沒有所謂的普通人,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偉大且獨特的存在。他們用自已的方式傳遞著對家人、朋友和鄰里之間真摯深厚的情感與關懷,並透過日常點滴將這份溫暖延續下去。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已難以回到那青澀懵懂的初中時代。倘若真有時光倒流的機會,能夠重返過去,那麼最為渴望見到的人,便是敬愛的姥姥和姥爺,還有深愛著的父母。曾經年少無知,總是將所謂的兒女私情視為生命中的全部,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加深,才逐漸明白這些情感是如此微不足道,甚至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