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何樂而不為呢?
穿成錦鯉年代文中的極品小姑子 桃大夭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那個……”
“首長……”
支支吾吾中夾雜著些許口音的說話聲響起。
齊老爺子順著聲音望過去,寫滿‘心如刀割’的老臉上煥發出一抹名為希冀的光彩。
那眼神彷彿在說:老頭我就知道你們肯定不會捨得離開咱們廠的對吧,對吧?
開口的是站在蘇國樑身邊的那一排已經中年地中海技術工人們,以往沉默寡言到有些死板的技工們此時竟齊刷刷的紅了臉,面上看起來有些難為情:“首長,是我們自已想去的……”
“什麼?!”齊老爺子臉上的表情有了卡頓,像是有些難以置信:“你們自已要去的?”
齊老爺子眼神慢悠悠的掃過去,他哪裡會猜不到這是家裡‘漏風’了呢。
幽怨的視線略過蘇家父子,準確無誤的落在那一片稀疏鋥亮的發頂。
光看頭頂的亮度就知道他們在軍工廠都是扛把子的老人了。
但偏偏就是他們這樣世人眼中的‘人才’反而更懂的自已的不足,更明白需要人才與天才的區別,更知曉學無止境。
人總是知道的越多,越覺得自已的淺薄與渺小。
他們也許就是這樣。
所以才會對自已不瞭解的知識越發的渴望。
可齊老爺子哪怕心裡明白卻依舊心裡慌,他知道這幾個人去了之後恐怕就會心甘情願的留在那了。
留在蘇家莊倒也不是不好,反正留在兩邊都是為國家辦事。
只是他這軍工廠裡的‘老’工人要走,他心裡多少是有些捨不得。畢竟這幾個人才也是他曾經費了不少口舌和心力才調過來的。
看著往日老實巴交的老熟人們現在緊張到說話打磕巴、臉紅的像是猴屁股似的。齊老爺子忍不住垂下眼皮,心道:他們還是臉皮太薄了。
幾人要跟著去的原因他當然清楚,同時也能理解。
畢竟如今華國發動機的研究雖然在國際上是秘密,但在華國內部核心人員中並不算是秘密。
因而青山縣乃至全國的科研人員裡不知有多少人都爭著搶著想爭取個能與小六這位‘前輩’進行學術交流的機會。
只是許多人都過不了蘇家父子這關……
就比如軍工廠這幾位搞科研的老工人,他們除了自身實力硬之外,更重要的是搭上了蘇國樑的順風車。否則,一般人還真見不到小六的面,更別說是近距離的跟在她身邊學習了。
眼前的蘇家父子有多護小六他是知道的。
尤其是蘇國樑那小子,滑溜的很。
那孩子辦事雖然不像是振華那麼直來直往的硬,但軟刀子更擅長磨人。
可即便齊老爺子心裡清楚老工人們去學習是好事,還是會忍不住有些小憂傷。
尤其是看到蘇家父子臉上的表情。
當兒子的笑眯眯的看起來人畜無害,當老子的幾乎快憋不住臉上的笑意了。
想明白利弊的齊老爺子微嘆,鬆口道:“有機會能去多學點知識並不是壞事。”
聽到齊老爺子鬆口的幾個中年男人依次猛點頭,向來嘴笨的幾人語氣耿直的保證道:“首長,我們只是去看看,絕對不會不回來的!!!”
他們的確是想和那位能設計改良出能帶動軍艦發動機的‘前輩’虛心學習一番,哪怕只是簡單的聊幾句。
因為他們非常想知道關於目前華國軍艦的設計圖,那位‘前輩’有沒有什麼新奇的想法,好讓他們知道還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
為此哪怕是去給‘前輩’打雜他們也心甘情願!!!
蘇國樑笑眯眯的站在人群中神情十分柔和的看著眼前的情況。
這幾個有資歷的技術工人都是和他一組相熟的同事。
除此之外,他們還都是如今設計軍艦的核心人員。
簡單來說,一群人都是沒有壞心且單純喜歡科研的‘怪才’。
看盡了華國苦難的他們不論是因為自已本身喜歡科研還是為了國家富強能不受外人欺負,都苦練了一身不斷地鑽研的本事。
他們喜歡不斷地挑戰自我。
他們喜歡讓腦子裡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他們總覺得,只要自已更努力一點國家就會越來越美。
他們認為,只要國家越來越好,家裡人的日子也就能越來越好。
也許這就是他們努力愛家人的一種方式。
所以,當他們聽說了蘇國樑有機會和那位‘前輩’進行學術交流的時候,幾人都無比羨慕並且期盼著能跟去找機會多學點東西。
而蘇國樑覺得他的刻意引導對所有人都沒有害處。
此舉既能幫小妹多分擔一點活以外,還能讓同事們多學點東西,何樂而不為呢?
一旁蘇振華看著齊老爺子眼裡的‘小受傷’正在努力憋笑。
他實在沒想到齊叔也有露出這樣表情的時候。
不過這些人帶回去也好。
其一,在場的都是華國核心人員值得信任。
其二,他們確實能幹,都是務實派。一心科研,沒那麼多小九九。
而且老四還特意考察了。
這幾個人只認實力,不以年齡問英雄,更不會做出倚老賣老的糊塗事。
蘇振華回憶起研究所裡自家閨女積攢下的如小山堆一般的設計手稿……
光靠他們兄妹倆得幹到什麼時候?
那不得累趴下?
所以父子倆簡單而迅速的溝通後一致認為必須要組建團隊。
一方面能為閨女\\小妹分擔壓力,一方面也能加快科研的進步。
可以說,只要選對了夥伴,必然是雙贏的局面。
因而面前的這些都是老四精挑細選的‘隊友’。
蘇振華心裡清楚。
若不是老四那傢伙動了腦子,像面前這幾個滿腦子只有研究、推演資料、在崗位寸步不離的人物,是絕對不可能會一起生出了去小研究所裡學習的心思的。
想到閨女接下來輕鬆了許多的蘇振華深深的看了自家四兒子一眼,只覺得越看越合心。
幹正事的時候,和聰明孩子交流就是省心啊。
-
老蘇家,煙囪裡的煙由濃轉淡。
堂屋裡的茶水添了一壺又一壺。
廚房裡,蘇家三個媳婦們好奇的向外張望著:“娘,爹和小妹還沒回來,總不能讓老五和老五物件一直乾巴巴的坐在堂屋裡喝水吧?”
家裡的三個大男人幹農活是好手,可聊天的確不擅長。
尤其是關乎老五的人生大事,他們可不敢瞎聊。
坐在矮腳凳上摘菜的蘇老太太看了一眼大門口:“急啥?早晚會回來的。”不過蘇老太太嘴上這麼說,眼神卻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大門。
忽然一抹亮色回來了。
蘇老太太歡快地站起身,一抹真心實意的笑容在臉上綻放開來:“哎喲!孃的乖寶終於回來嘍~”
“孃的眼珠子都快被風給吹乾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