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實在是一種很神奇的表演形式。

它有著歌唱所無法替代的獨特魅力,以及更加親民的演唱門檻。

首先,說唱對音準和音域的要求約等於無,而且表演風格極其多變。

多變得就像人的說話方式一樣,千奇百怪。

有些人說話抑揚頓挫,有些人說話平穩低沉;

有些人說話激情四射,有些人說話綿軟無力。

各種各樣的說話風格,都可以運用在說唱之中。

同時,說唱對於音色,乾脆就是完全沒有要求的程度。

或者說,音色越奇特,說唱效果越好。

高亢的、冷酷的、粗糲的、透亮的,什麼樣的聲音都適合說唱。

更絕的是,甚至連沒有技巧、只有感情的說唱,都能別有一番風味地打動人心。(我的滑板鞋)

而在所有演唱形式中,沒有哪種形式能比說唱更適合表達一種情緒。

這種情緒就是“憤怒”。

說唱獨有的超高速吟唱,以及與說話相近的表達效果,能夠最大限度的表達憤怒。

這正是星際人民所渴求的東西。

陳願現在所在的星系,自從量子科技變革之後,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劇變。

不同身份的人,彷彿各自生活在互不相交的平行世界。

這種各自生活的現象,起於人們的孩童時期。

在量子時代,教育被分割為大學和學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

所有人在完成5年初等教育之後,就會來到人生的三岔口:

一是5年制的學院;

一是5加3制的大學。

學院專注於專業技能的教授,學生就是奔著學門吃飯手藝來的;

而大學則是著力於培養高階人才。

由於有著更長的教學年限,大學裡教授的內容更加全面,涵蓋文理兩科下屬的主要分支。

教育分層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人類從12歲開始,就被分成兩類,互相隔離。

而在成人後,有權掌握文娛話語權的人,從來都是大學畢業的高階人才。

可是這些高階人才,早在兒童時期,生活中便再也沒有底層民眾的身影了。

所以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總是在描繪盛世景象。

“憤怒”這種情緒,竟然逐漸在音樂中消失了。

本來按照精英們的設計,這種夢幻美好的歡快氛圍,會一直持續下去。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在一個普通的夜晚,一檔只有愛豆粉絲觀看的男團選秀節目中,竟然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演唱方式。

這種演唱方式既沒有高深的門檻,也沒有技巧上的教條陳規。

只有表達。

隨心所欲的表達。

我的苦悶,我的彷徨,我的願望,我的一切心聲。

只要是個會說話的人,就能隨便找段旋律,說個痛快!

說唱的出現,讓所有的底層人民都有能力拿起話筒、表達自我,而不是束手聆聽那些歌唱家的無病呻吟。

所以當陳願說出第一句歌詞的時候,說唱的神奇魅力,就已經被直播間內的觀眾敏銳捕捉。

當時,直播間的觀眾都在屏息凝神地觀看陳願的表演,認真到甚至無暇傳送彈幕。

表演結束後,當陳願說出自己的表演名為“說唱”之時,大量觀眾紛紛離開了直播間。

因為她們要找人分享自己激動的心情。

她們有些找上了家人、好友,在聊天軟體中暢聊說唱的魅力。

而更多的人,則是登陸自己常去的網路平臺,向更廣闊的世界展示自己新發現的寶藏。

音樂、娛樂、美食、閒談、創作……

各種資訊板塊中,都出現了同一個詞條。

“陳願 說唱”。

短短几分鐘內,陳願說唱的錄屏就這樣猛然闖入各類人群的視野當中。

其實陳願之前因為顏值,已經在星際成功出圈。

但是對於男團選秀不感興趣的廣大群眾而言,陳願不過是個無名帥哥罷了。

畢竟誰的耳機裡還沒幾張至今也不知道姓甚名誰的帥哥照片呢?

結果“水中美男”的熱度剛過,就在星夢開播的當天,陳願的名字就傳遍星際。

普通民眾對陳願表演的觀後感,恰好與一號導師的點評截然相反。

人們並不在乎說唱到底是“說”多一些,還是“唱”多一些。

因為任何表演,本質上都是抒發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

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大家對說唱的感想,幾乎就是陳願表演影片下熱評第一的心路歷程。

【第一遍:好奇怪哦。】

【第二遍:依舊很奇怪,不過還想再看一遍。】

【第三遍:這小哥還挺帥。】

【……】

【第N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對著窗外的天空吶喊)】

當後人談起“說唱”的起源時,必然要以陳願開頭。

而一說到陳願,大家又會談到他那傳奇演藝生涯的開端,竟是在一檔愛豆選秀節目中,被聲樂導師批評得一無是處。

其實這是一號導師首次走到大眾視野中,參演綜藝節目。

但只這一次,便讓他聲名大噪。

只可惜是惡名。

一號導師眉頭緊鎖地指著陳願責難的畫面,很快便被網友截圖做成表情包。

圖片上配有文字:

【請用此人打一成語。】

這張表情包流傳之廣,甚至讓人們在幾十年後,只要說起一號導師,便會條件反射地想到那個成語。

鼠目寸光。

一個在音樂屆混了幾十年,卻看不出說唱魅力的,目光短淺的人。

不過這些都是後來的事了。

總而言之,陳願帶著他的說唱,火速爆了。

在海量的網友評論中,雖然也有“奇怪”、“看不懂”這類中性偏貶意的詞彙,但更多的還是“驚豔”、“新穎”和“震撼”。

這種現象很快便驚動了節目製作組。

經過與製片人的短暫商議,導演為了節目效果,趕緊將熱搜截圖傳送給了各位導師,正巧被即將做出投票選擇的二號導師看到。

與一號導師的教師身份不同,二號導師是大眾歌手。

這也意味著,他一定要緊隨大眾的潮流。

因為一旦他的喜好與大眾偏離,那麼大眾對他的喜好就會偏離。

於是在這電光火石之間,二號導師的大腦高速運轉,憑著直覺做出了判斷。

他的手指當即來了個90度漂移,最終點在了藍色按鈕上。

“咦?”

“怎麼回事?!”

“導師點錯了?”

整個演播間當即從四面八方傳來驚異的詢問聲。

只見二號導師臉上掛著僵硬的笑容,將先前說到一半的話補全:

“我選擇……陳願!”

“雖然鮑鯉的表現很優秀,但是我想,‘說唱’這種新穎的演唱方式,還是值得鼓勵的!”

頂著一號導師不斷投來的眼刀,二號導師硬著頭皮又瞎扯了幾句,把話圓了回來。

終於熬過點評環節的二號導師,只覺後背的衣裳已經被冷汗浸溼:

還好我機靈!今天出門也是沒看黃曆,感情這是撞上紫微星下凡了!

相較於二號導師莫名其妙的態度轉變,三號導師則顯得從容許多。

因為為了給最後一位導師留出充足的時間瞭解情況,在二號導師投票結束之後,導演緊急插入廣告。

於是三號導師方有機會快速瀏覽熱搜詞條的前排高贊。

當直播再次回到導師評審環節時,三號導師已經是滿臉的激動亢奮。

他鏗鏘有力地將剛才在熱評看到的觀點背了出來:

“我不同意繆老師的說法!”

“我認為‘聲樂’是一個很廣博的概念。”

“早在2百年前,被稱為‘聲樂之父’的隗鴻振先生就曾說過。”

“‘一切透過聲音抒發情感的表演形式,都可以歸類於聲樂。’”

“作為音樂從業者,我願為行業的百花齊放出一份力!”

“我也投陳願一票!”

圓形的螢幕上當即亮起本輪對決的結果:

【獲勝者:陳願】

之前因陳願捱罵而默默流淚的現場觀眾,終於從情勢突變的呆滯中回過神來,當場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一旁的主持人也欣慰地看向陳願,開心地問道:

“真是一場精彩的對決!不知陳願選手對於自己的獲勝,有何感想?”

導師突然改變的風向並沒有影響陳願臉上的淡然。

他先是向觀眾席點頭致謝,然後微笑著看向導師臺,開始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