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相信一次。

哪能剛來幾天,一點福沒享就交代在這啊。

後面也有災民,但是不多,因為他們之前等李長海,已經被大多數人趕超。

然後倆人坐下謀劃起來,天還早,剛才谷昱珩只想著趕緊走,還真的沒有想到什麼地方比較安全。

此時他們是在官道往南走,右手邊是延綿不斷的山,自已所處的地方山並不高,目測也就一百多米,李滿禾前世生長在平原,覺得這應該就是丘陵和高山地帶。

山上光禿禿的,裸露著奇形怪狀的石頭。

雜草和灌木叢 叢生。

左手邊沒有考慮的可能,更深的懸崖,看不清下面有什麼,左手邊再往前百米就和右邊往前是一樣的,也是連綿大山。

這在大山中間修出一條大官道也是絕了,通常不是應該在縣城中透過嗎?還好左邊懸崖處有木柵欄,看起來倒是給人些許安全感。

更慶幸的是這個山算是獨立存在,有300米高,往好了想對這群老弱婦孺來說爬上去大概1個時辰,山上沒有特別高的樹,估計是因為這面背陽。

野外求生對李滿禾來說不是難事,但是山火還真的沒有遇到過。

不知道自已以前野外培訓時候學習過的理論知識這次能不能救他們一條命。

或者根本什麼都不會發生,只是他們想多了。

李滿禾不是個爛好人,但是還是忍不住的想多管閒事,因為這些生命都太鮮活。

她一直到現在都不覺得自已是親歷者,總覺得像局外人像旁觀者。

李滿禾煩躁的踢了踢腳下的石頭:“喂,小孩,你叫什麼名字?所以呢,咱們現在無路可走,按你的分析只能上山?”

剛才路過的大媽大嬸大爺,沒有一個要跟著她們上山的。

谷昱珩遲疑著說:“叫我谷昱就行,不管咱們的推測是真是假,就看今晚,如果今晚沒事,應該就是我想多了。”

這邊還在收拾東西,那邊王婆子又叫囂上了:“你們誰愛上山,誰去,我是不去,我老婆子一把年紀了,現在都得聽你們的擺佈了,不讓走的是你們,讓上山的還是你們。”

李滿禾真是煩透這個老婆子,恨不得不管她,愛咋滴咋滴,沒了她還耳朵清淨呢。

這一大家子20多口老老少少,說起上山也確實不容易。

主要是沒有個由頭,也沒法給他們說。

這些還得靠自已來解決。

李老頭也不解:“這逃荒呢,累都累死了,還上啥山,上山有啥。還有半個月的路得得走啊。我們這把老骨頭哪上的了山啊。”

要帶的東西不多,但是還有幾輛板車,王婆子藏的所剩不多的米,幾口鍋,也就李鐵柱麻布袋子裡的糧食算大物件。

也就今天張月娘才完全沒有發熱,其實李滿禾顧慮也很多。

自已小弟還沒滿月,萬一真的遇到這事,那麼嬌弱的孩子能不能度過劫難。

李滿禾看向自已的爹:“既然爺和奶不願意上山就算了,你們在山下歇著吧。

現在咱們時間很趕,二叔,三叔四叔,你們有沒有願意和我們一起上山的。”

沒有一個人動的。

真是人多瞎胡亂,雞多不生蛋,沒有足夠的威望確實不好管理。

只有李鐵柱揹著麻袋,王小娥揹著狗蛋,走了過來。

這時候的人力氣真大,加起來可是100斤的糧食,李鐵柱揹著跟玩似的?

“你們都不去?”李滿禾只有拿出殺手鐧:“柱子叔背的糧食可是我去城裡換的,如果今天願意跟著上山的人,有我一頓吃的,就有你一頓。”

那就利誘吧,要不是看在原主爹和原主兄妹的血緣關係份上,這些人愛去哪去哪。

主要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事情沒有進展就開始煩躁了。

老李家人一聽,眼睛都亮了。

異口同聲的說:“去去去,就這小山,還沒有咱村東頭的山高,半個時辰就爬上去了。”

李滿禾不想說太多。

右手邊再往南有個不大不小的蓄水池,其實剛開始他們倆覺得這是個挺好的地方,但是怕真著火了,山谷裡煙出不去再把人給嗆死。

李滿禾開始謀劃,和谷昱珩邊說邊用枯樹枝畫圈。

對著李長海說:“爹,你的腿腳不方便,讓我哥扶著,你們先帶大家上山。

這山離那邊的縣城不遠,這旁邊都有砍木柴的痕跡,來往的人多,應該也沒啥大野獸。

我和四叔,谷昱,二叔家的滿貴,三叔家的滿金哥先留下,等會兒去追你們。

爹,你給我留標記。往樹少,植被少,不容易著火的地方走。”

她爹經常在山林行走,就算她在也得她爹帶路。

李滿金和李滿倉同歲,是個讀書人,本來不想讓他留下,怕不聽指揮。

但是看著和他娘完全不一樣的安靜,想著也許可以用得上。

其實李家孩子的名字都好記。二房娃嬌貴,奶偏心分別叫 滿嬌(女),滿寶(女),滿貴(男)。

三房愛錢,滿金,滿銀,滿富,三個兒子,還剩倆。

四房, 滿珠一個閨女。

一群人扶著攙著上了山。只帶了幾個包袱一口鍋和所有的糧食,三把鐮刀。。

留下的帶不走的東西三架板車,三口鍋。

讓李滿禾沒想到的是還有一個鋤頭,兩把鐮刀,莊戶人家這些東西真是走哪帶哪,命都快沒了還捨不得扔。

然後吩咐著滿金和滿貴,把木板車從組裝的地方拆一下,山裡莊戶人家不缺木頭,都用的最輕的木板做的板車。

在地上用粗樹枝弄個木鍥子,把拉板車的麻繩栓上輪子和板子,就扔到水塘裡。。立馬漂了起來。

麻繩埋在挖的小長溝裡用土蓋好。

還有那麼遠的路,她不捨得這幾個板車,盡人事聽天命。

如果被人拿走,或者毀了就算了。

兩人動作很快。

谷昱珩看到這個不禁對李滿禾豎起大拇指。

李長有按李滿禾畫的線割起草,順著山腳下割,錢伯一直跟在谷昱珩後面,固執的誰都說不動。

他割的最北邊,從山腳到官道,長20米,寬2米的枯草。

後來6個人一起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