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禾:“!!!”

沈昭雲沒看見沈禾驚恐的眼神,他興致勃勃道:“這蘑菇肥嘟嘟的,一看就好吃,我看你家裡養著雞,中午小雞燉蘑菇唄?”

沈禾一言難盡。

朋友,你是要把我們團滅嗎?

“有毒。”

沈禾讓小花趕緊把懷裡的蘑菇扔了。

“怎麼可能,”沈昭雲不可置信,“這蘑菇白白淨淨的,怎麼會有毒?”

沈昭雲只知道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

“這麼說吧,”沈禾挑起一個蘑菇,“就這麼一個,你要是吃了,最遲明天就能見到你太奶。”

沈昭雲反駁,“我太奶早就……”死了。

對哦,死了不就能見到了?

沈昭雲打了個哆嗦,趕緊讓小花把蘑菇砸爛扔了,連帶著他們摘蘑菇的地方也一併毀了。

村裡人發現毒蘑菇後都會把它們毀了,免得村裡老人小孩採回來送一家人早登極樂。

沈昭雲還想在沈禾這裡蹭頓午飯,沒蹭成。

有人騎馬來找他,沈昭雲只道家中有事,就急匆匆回去了。

五月初,族老預計的雨終於來了,剛犁好地,雨就下來了。

水田裡蓄夠了水,到時候直接插秧就行。

村長站在地頭感慨,“今年終於能種稻了!”

前幾年乾旱,種稻會減收甚至絕產,所以田間種的都是麥子。

水稻畝產三百到四百,麥子僅有二三百斤,能種水稻,百姓不願意種麥。

稻苗長到二十公分時,就可以插秧了。

沈禾在清河村生活了十幾年,沈家父母心疼女兒,她半點農活都沒幹過。

在小世界做任務時或金手指大開,或全家團寵,也不用她親自下地。

前幾年乾旱,水田也當旱田用,如今灌了水,家家戶戶插秧弄苗。

沈禾光腳挽起褲腿站在水田裡,張嬸教她怎麼插秧。

“……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三四根就行,別太多。食指和中指捏著秧苗的根部,將小苗插進泥土裡……這位置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對,這裡剛剛好……”

“……秧苗之間還得隔著兩拳寬,腳往後走,別把秧苗踩歪了……”

這插秧也是一門學問,沈禾很快就掌握了竅門,看著沈禾插完一排,張嬸才回自家田地忙活。

光靠她不可能種完十畝地,沈禾僱了人,還找的之前割麥子的那些人。

第二次合作,幾個短工也清楚了沈禾的性子幹活要仔細,錢不是問題。

沈禾給的工錢足,他們插的秧橫平豎直,成片看上去賞心悅目。

和他們插的秧還有四周大叔嬸子們相比,沈禾那邊就有些強差人意,一段直溜一段歪斜,在整齊的水田裡格外引人注目。

沈禾擺爛了,坐在田埂上歇著,跟張嬸聊天,“果然是術業有專攻,嬸子,你們插的秧怎麼這麼直呢?”

“嗐,”張嬸直起身子稍作歇息,“幹慣了這事自然就熟了,你這才第一次插秧,比嬸子當年弄的好多了。”

張嬸睜著眼說瞎話,旁邊喝水的張叔嗆著了,發出劇烈的咳嗽。

沈禾:“……”

為了避免再有稻秧遭殃,沈禾沒繼續插秧,她也沒出水田,而是彎著腰在水田裡摸小魚。

水田裡有小魚和泥鰍、田螺什麼的,沈禾記得小時候爹孃下地回來總會帶回一小桶小魚,裹上面糊往油鍋裡一炸……

不行,不能再想了!

沈禾晃晃腦袋,再想就把自己饞哭了。

她拎著一個小木桶,一會兒的功夫就抓住了好幾條小魚,還有一條小鱔魚,拎回家養幾天再吃。

沈木來送飯時,大老遠就見沈禾在田裡摸魚,他快跑兩步,吆喝著讓短工們吃飯。

他則脫了鞋襪,捲起褲腳,興奮地在水田裡撒歡……啊不,是抓小魚。

沈木往沈禾桶裡瞥了一眼,“姐,你就抓了這點?你吃飯去吧,看你弟弟我給你露一手!”

沈禾興趣盎然,把木桶遞給沈木,做了個“請”的動作。

來吧,請開始你的表演!

沈木從小摸魚抓蝦長大,信心滿滿地看準一個點,眼疾手快往水田裡一抓

“嗷”

“姐姐姐,疼死我了!快,快把它弄下去!”

沈木手上,一隻大螞蟥赫然出現在視線裡。

沈禾嚇了一跳,趕緊用手拍螞蟥吸附的面板周圍,螞蟥很快掉到田埂上。

她找了個葉子把螞蟥包住。

螞蟥這東西要是不徹底弄死,遇水大機率還會復活,沈禾準備待會兒把它帶回家在太陽底下曬曬,曬乾了還能當藥材。

醫書記載,螞蟥主逐惡血、淤血……有通血、通經、消積散結、消腫解毒之功效。

沈木眼淚汪汪,“姐,螞蟥呢?我要把它大卸八塊!”

沈禾晃了晃手裡的葉子,“裡面呢,這螞蟥是一味藥材,等曬乾了可以拿去醫館賣錢。”

沈木改口,“留它一具全屍吧,姐,水田裡螞蟥多的是,我再找點。”

沈禾:“……”

要錢不要命的臭小子!

最終,沈木小朋友迫於他姐的“竹筍炒肉”威脅,沒能開展抓螞蟥致富之旅。

“唉,”沈木嘆氣。

就,挺失望的。

感覺錯過了一個億。

沈禾虎著臉兇沈木,“不許抓螞蟥,當心把你血吸乾了!”

這孩子膽子太大,真不讓人省心。

忙活了好幾天,終於把秧苗全栽完了,沈禾站在田埂上,嫩綠色的稻苗在微風中搖曳,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身體裡的木系異能在這裡愈發活躍,她伸出右手,右手食指上緩緩凝聚出一滴淺綠色的水滴。

以沈禾站立的地方為中心,原本剛種下、還有些蔫噠噠的水稻秧苗瞬間精神了好幾倍。

沈禾感受著水滴裡蘊含的能量,不由地一喜。

這水滴,像是之前她空間裡的靈泉……不,應該比靈泉的功效還要好!

“唔,”沈禾把水滴收起來,“靈泉PLUS?”

不懂,但會用。

看見栽種的整整齊齊的水稻田,沈禾想起了她曾經見到過的一種既生態環保,又可以增加收入的種稻方法鴨稻共作。

簡言之,就是將鴨子投放到稻田裡,讓鴨子在稻田裡遊走,不停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