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的小兒子見到這個場景,立即吩咐管家,把家裡的金銀財寶全都拿了出來,分給大家。
他告訴大家說,看如今形勢,這個鎮子已經不宜久留了。
因為他們殺了這麼多元兵,後續大部隊的元兵很快就會來找他們報仇。
儘管,他也是蒙古人,但他不喜戰爭,更不喜殺戮。他把錢財散給眾人,讓眾人儘快逃命。
而他,則要帶著母親和妹妹,以及願意跟著他的下人,去遼東更北的地方。
那裡有座山,叫大興安嶺,還有一條河,叫黑龍江。那裡還有一個民族,叫女真族。
他們要去女真族,改換門庭姓氏,在那裡生息。
七閨兒跟著大家,輾轉南下。
在路過欒城的時候,馮鐵匠患了風寒病症,劉大夫為他診完脈,開完藥方,去醫館抓藥。
機靈的七閨兒看到醫館裡的年輕大夫喝的是高粱米茶 ,吃的茶點是小米酥。她認出那是素衣姐的手藝。她裝作好奇,說想要嘗一嘗。那年輕大夫非常和氣,遞給她一杯米茶,一塊小米酥。
她只吃一口,眼淚就流下來了。
這米茶和小米酥的味道,和素衣姐姐做的一樣,不,這就是素衣姐姐做的,錯不了。
經過一番詢問,大家彼此表明身份。之凡也向他們告知了素衣的去向。
於是,這一大隊人馬結伴南下,來到這集慶城。之凡重新開起了“回春堂”,為的也是讓素衣他們儘快找到他。
素衣一行人都留在“回春堂”。
但這裡人太多,醫館裡實在住不下。
第二天,唐三兒立即找到牙行,置辦了一處五進的大院子,花了一千兩銀子。簡單收拾一番,眾人就都搬了進去。
素衣為宅子起名“明德知源。”
“回春堂”那邊,之凡是要住在那裡的。劉大夫也要住在這裡,幫著之凡打理醫館。
素衣讓七閨兒和她一起住在“明德知源”。七閨兒說,她還是和她爹一起住,方便照顧。三寶也留在醫館裡。
這座五進的大宅子,第五進裡有一株高大繁茂的合歡樹,敞亮而安靜,留給唐母居住。趙嫂也住在那裡,負責照顧唐母。
素衣和六一分別住在第四進的兩間正房。七閨兒有時也會來和她們住一宿,嘮嘮知心話。
第四進裡有個小小的果園,此時已是初秋,樹上的果子早已成熟,紅彤彤的掛在樹上,煞是好看。
第三進是議事廳。本來,議事廳應該離後院遠一些,但唐三兒說,議事廳裡議事,不必避諱女子。議事廳裡,最顯眼的是一座大的石質屏風,上面刻有八駿圖,栩栩如生。
第二進裡除了正房,還有三排廂房,就留作唐三兒,小八,小豆子,和五子等人居住,剩下的就當做客房。
第一進裡,地面平整,全都是青石板鋪就,可以停放多輛馬車。這裡留給趙大力,李三,楊老六,柱子,和馮鐵匠他們居住。
一時間,“明德知源”裡熱熱鬧鬧。
安頓下來後,唐三兒幾人商議要去見見郭子興。
雖然,郭子興以前曾經派人找過唐三兒,提出想要招募他。但畢竟,他並不瞭解郭子興的為人。
他們幾個商議,先由唐三兒一人前去投奔,看看郭子興態度如何,另外哥幾個稍後再決定去向。
唐三兒獨自一人,來到城外郭子興的大營。
郭子興一聽唐三兒來了,很是高興,把他迎進大廳,與各位首領見面。一番商談過後,他直接命唐三兒為百夫長。
在小校為他填寫軍籍的時候,那小校問他的名字,唐三兒報上自己的名字,唐江河。
唐江河這個名字,就這樣被載入史冊。
回到“明德知源”,唐三兒,哦不,唐江河,把他投軍的情況和自己的新名字通通告訴了素衣。
素衣一聽,不由恍然大悟。
原來唐三兒是唐江河。
怪不得他和小八,就是朱元璋,他們之間的交情那麼深,因為他們之間不僅有前因,更有後果。
唐江河,是明朝開國功臣,著名的軍事將領。他為人謹慎,聰明多智。明朝建國之後,朱元璋封他為信國公。一生享盡榮華。
年歲高時,朱元璋特許他告老還鄉。
唐江河是眾多明朝開國功臣裡,唯一頤養天年,得以壽終正寢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