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
回到茶館,素衣的思緒還在如今的世事變幻中沉浮。
她知道,這種太平日子不會太久了。因為,要打仗了。
她鑽到茶館的廚房裡,準備先調配些藥品以備不時之需。二嬸問她忙活啥,她笑笑,什麼也沒說。
她又去對面劉大夫家的醫館,買回了好幾種中草藥,劉大夫怪怪地看了她好幾眼。她調皮地一笑,付完藥錢,就跑回茶館廚房,繼續開始調配。
她打算做個什麼武器防身。
她抽空去了趟馮鐵匠家,和馮鐵匠的兒子小柱子商量了半天。
最後他們商議好,決定做兩隻簪子。一頭是尖的,另一頭是中空,可以放得下藥物。
小柱子答應,馬上開始準備做。
幾天後的一個晚上,茶館關了門。二嬸和素衣回到房間,素衣拿出兩支簪子,捧給二嬸。
二嬸看了一愣,“這是做什麼,丫頭?”
素衣一笑,“娘,我沒經您的同意,把你給我的積蓄,兌換成銀子。”
“這一支簪子,是銀的。您看,上面這枚芍藥花,這裡有個機關,開啟,裡面有兩個小暗格。”
“您記好,外面這個,是上好的刀創藥,裡面這個,是內服藥。”
“受了外傷,這兩種藥,一個外敷,一個內服,千萬不要弄混了。”
素衣把銀簪子插到二嬸頭上。拿出另外一支。
“這一支,是鐵的,可以防身。而且,也有機關。”
“娘,你看,和那支銀簪子一樣,開啟,裡面有暗格。”
“您記好了,外面的這個,是毒藥,可以致人死命。裡面的,是解藥,可以解毒救命。”
她把這支也插到二嬸頭上。
“娘,您也知道,現在世道亂的很。可能很快,咱們這就要打仗了。這兩支簪子,一個可以救命,另一個可以防身。你一定別忘了如何使用。”
二嬸說,“丫頭呀,我知道,現在看起來挺消停的,可是聽人說,南方都打仗呢。這世道不好,受苦的還是老百姓。”
“你把簪子給了我,你咋辦?還是你戴吧!”
說著就把簪子拔下來要給素衣戴上。
素衣忙說,“娘,您別擔心我,我也有的,您看,也是兩支一樣的。”
說著,從懷裡拿出來,給二嬸看。二嬸把這兩支簪子也幫她戴上了。
二嬸說的沒錯,幾年來,南方連年的自然天災,百姓民不聊生。而且,日子久了,也就有了人禍。
朝廷救濟層層剋扣,苛捐雜稅不僅沒減,反而變本加厲。很多地方已經發生了人吃人的悲劇。
不少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很多農民生活不下去,加入了起義軍。
眼前,在這北方生活,看起來還算安穩。可是,素衣知道,因為南方在打仗,耗費錢財人力,很快,這裡就會被徵各種雜稅,還要出兵役。
像她和二嬸家這樣的,沒有男人服役,就要出一筆錢才行。
而且,這裡人來人往的,各種魚龍混雜。現在的鎮子裡看著太平,可是陌生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而且多是蠻橫的蒙古人。
在他們眼裡,普通漢人的性命根本不值錢。即使殺了人,拿一頭驢子,就可以抵了。
為了保命,必須學會自保。
這是素衣兩世為人的寶貴經驗。她知道自己人小力微,但還是要儘自己的可能,保護家人周全。
風雨欲來,小小的茶館也即將面臨風雨飄搖。
桃花開了又落。日子,過得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