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嬸,來的客人他們有沒有說,咱家這個茶水怎麼樣?”

蘇依看了看裡面的茶沫子,問道。

“咱家這個茶水呀,雖然不好喝,但便宜呀。”

“我給你算算賬,這種茶沫子呢,兩百銅錢一兩。因為現在,都使用至正鈔,啥都貴。”

“這要是我小時候,使用至元鈔那會兒,這種茶葉一兩才二十銅錢。”

蘇依問,“二嬸,咱們一壺茶賣多少錢?一兩茶葉能泡多少壺?”

蘇依拿出一把茶葉,放在手裡捻了捻。

“這個呀,可沒個準,放個茶葉也是多一把少一把的。”

“大概吧,一兩茶葉我能泡十壺茶水。一壺茶水能賣50個銅錢。”

蘇依不僅扶額。

“二嬸,一兩茶葉你泡十壺水,那茶水多濃啊,放茶葉多了,水就會又苦又澀。”

二嬸說,“是嗎?我也不尋思鄉里鄉親的,放少了,好像糊弄他們似的。”

“好吧,那我下次少放點。”

蘇依又想了想,說,“二嬸,咱家有高粱米麼?”

“有,高粱米有,比茶葉便宜,一張至正鈔,就是一千銅錢,能買一升米。”

“能給我一些麼,我有用。”

二嬸來到廚房,蘇依跟著走進來。

她從袋子裡舀出一碗高粱米,遞給蘇依。

蘇依接過米,一看,果然是純天然無新增,紫紅色的米粒,顆顆飽滿,光澤晶瑩。

她把灶上的兩口鍋都開啟,一口鍋放進一大把高粱米,開始翻炒。

另一口鍋添滿水,放好柴火,開始燒水。

一會兒功夫,鍋裡就傳來一陣陣焦香,米已經炒熟了。

那邊,鍋裡的水也開了。

蘇依抓了一把炒米,放進碗裡,用滾燙的水衝開。頓時,滿屋子都是一種濃郁的香氣,是米香,還有一種甜香。

二嬸聞到香味,驚奇地說,“丫頭,這是咋弄的?這麼香?”

蘇依說,“二嬸,等水涼一涼,你嘗一口試試。”

過了一會,二嬸試了試,感覺可以喝了。

她在碗邊輕輕抿了一口,果然,味道有些甜甜的,還有濃濃的米香。

“丫頭呀,這就是你炒的高粱米泡的麼?咋這麼好喝?”

“沒錯二嬸,高粱米炒完,用開水泡一泡,就是它了。咱管這叫米茶,養胃健脾的。”

“二嬸,你以後每天都喝這個茶,堅持喝,可以美容健身喲!明天咱們就賣這種茶,怎麼樣?”

二嬸咕咚咕咚把一碗米茶水都喝了下去。“好呀,米茶!好喝,咱都喝!它的成本不高,咱自己喝也喝得起。可是,這米茶,咱們怎麼賣?”

蘇依說,“明天咱們沖泡的時候,一壺不要放太多米粒,放太多了會有苦味。你每壺放上三十多粒就好!咱也不賣太貴,畢竟高粱米還是挺便宜的,二嬸,你看賣三十銅錢一壺行嗎。?”

二嬸說,“行啊,聽你的。唉,現在啥都貴了。以前吶,大夥兒都用中統鈔那會兒,這一壺茶水才五個銅錢,現在,茶水都五十個錢啦。這個米茶嘛,三十銅錢就好,大家來喝茶,還可以少花點。咱們也不想指望著這個發財。都太太平平的,能養家餬口就行啦。”

蘇依看著二嬸,心裡酸酸的。聽二嬸說啥中統鈔,至正鈔,她是知道的,這是元朝發行的紙幣。

最初,發行中統鈔的時候,物價還是穩定的。可是到了元朝末期,元順帝執政,發行的至正鈔,則純粹是朝廷為了搜刮民脂民膏,強制發行的。導致的後果就是,物價比當初高了十倍不止。

二嬸心想,現在有了這個米茶,那就不用再花那麼多錢去買茶葉了。而且,這丫頭說,自己每天喝還能強身健體。

這丫頭真找人疼。

她要是自己的孩子該有多好。

二嬸心裡越來越想留下蘇依做她的孩子。

蘇依一邊繼續在大鍋裡炒著米茶,一邊暗暗打算,既然,老天讓她來到這裡,就是緣分,也是宿命。

那麼,不管以後的日子怎樣,自己一定要幫二嬸,把日子過好。

至少,能平平安安地,不再為吃穿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