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洛茵身邊現在有春杏。

兩個人處的挺好的,到京城的時候還有小婉。

沒有合適的小姑娘,暫時就不給女兒那邊放人。

但宅子這邊要配人手了,要不然空蕩蕩的。

尤其作坊那邊都是僱傭的。

就琢磨著從莊子裡再調一個人來管香皂作坊。

可看來看去,都沒有合適的。

孫翠芝跟女兒說,那不如讓池夫人派一個來。

馬上他們就要走馬上任了。

池夫人也要離開陽水縣城去往凌州府。

葉風倒是在這裡要呆上一段時間。

然後池同知帶走了姜縣丞,胡主簿升職做了縣令。

可以稱之為胡縣令了。

慢慢的,就有人說陽水縣城是風水寶地,弄的現在房價很高。

葉洛茵早就忘記了尷尬,樂呵呵的去見了池夫人。

先是恭喜,然後說正事。

就是香皂作坊缺個管事的。

池夫人手頭的人很多,派了一個留在這裡打理鋪子生意的管事的媳婦譚婆子去香皂作坊。

一下子,葉洛茵就輕鬆了起來。

輕鬆了沒事了,就按照池夫人說的那樣,開始管理買來的兩家人了。

其實上手了也沒那麼麻煩。

大家都知道葉風的大名,在這樣的人家,是不會被虧待的。

於是,一個個的很是盡心盡力。

也不過是一個多月,孫翠芝就給替換了出來。

然後,也入了冬,有幾個月沒見到的葉風也終於回來了。

紅薯推廣不是小事,這一次延伸到了凌州府。

香燴館的生意很好,尤其是到了冬日,更是如此。

還有來往的商人和葉風商量,能不能開個分店在他們的城鎮裡。

畢竟冬日到了,吃起來不但方便,還會越吃越熱乎,很適合這個季節。

葉風現在根本沒有時間。

楚太宰臨走之前讓他抓緊在年前將紅薯粉條做出來。

不過卻告訴葉風,製作紅薯粉條就不要推廣了。

所以葉風知道這個紅薯粉條,官府是想要掐在自己的手裡的。

有太多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

家裡還有一臺類似的機器。雖然老舊了一些,可是按照這個樣子完全可以製作出一大批來。

只不過這是有電機發動的。

於是,葉風和葉洛茵用了幾天的時間,設計出了一臺適合當下的粉條加工機器。

並不繁瑣,手動的,縣城裡的工匠就能輕易的做出來。

可葉風還是將圖紙和信件快馬送去了京城交給楚太宰。

等機器做出來之後已經進了臘月。

今年的第二季紅薯已經全都收穫並儲存好,可以說又是一個大豐收。

這對於葉風來講又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但他不能說驕傲,低調,必須要低調。

都說萬事開頭難,他這也不過是剛剛開始。就像他現在的官職一樣,也不過是正兒八經的步入仕途。

下一次的推廣不集中在大松莊了,因為大松莊的面積相對而言已經不足以供應百姓以及士紳的需求了。

也是這一次出行才讓葉風真正的意識到,太康朝百分之九十五的土地都掌握在士紳的手裡。

而且已經延伸了幾百年,根深蒂固,似乎無法動搖的樣子。

葉洛茵和葉風說這很正常,任何一項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總是要經過漫長的過程。

不是一代人就能達成的,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兩代三代的共同努力。

現在第一步是在他能力範圍內,讓這些百姓有了吃飽的可能。

但是,帝王心,海底針。

這是人家皇帝的功勞。

葉風從來不說這些東西是自己如何如何獲取的。

就說尊皇命給百姓種植可以抵抗荒年的救命糧食。

有個皇帝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他能讓百姓的餐桌上都有米粥可喝,他的功績可堪比堯舜了。

那麼可想而知葉風做的事情有多大。

真要是被這些百姓知道了,怕不是要給他在家裡立長生牌位。

而且家裡還有一個鎮邊的大將軍,你葉風想幹啥?想奪權嗎?

被皇帝猜忌了,那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誰知道那個少年天子突然之間弄一個贗品麻辣燙是要做什麼呢?

真的就像他說的那樣?

葉洛茵是不太相信的,葉風也同樣如此。

孫翠芝從來不摻和這事兒,對外也不提紅薯。

所以在輿論這方面漸漸的無人提及紅薯和葉大人有關。

反而有人說葉風走了狗屎運。

遇到這樣的好機會出人頭地,要不然這輩子也是個鄉野農夫。

這話聽著不順耳,可葉風喜歡聽。

傳到京城之後,宣暉帝看了一眼呈上來的信件和公函,對著身旁的德公公意味深長的道,“你說,朕是那麼小氣的人嗎?”

德公公能說什麼呢?

只能恭恭敬敬的答道,“這本就是陛下的功勞,如果沒有陛下天命所在,這個紅薯,哪裡能像現在這般惠及黎民百姓?”

宣暉帝不置可否的勾了勾嘴角。

其他的,卻也沒說什麼。

然後,官府成立了紅薯條加工作坊。

這紅薯達官貴人和百姓的吃法並不相同。

可無論怎麼吃,在這兩個階層內,紅薯都是大受歡迎的。

尤其深受一些年齡較大的老爺夫人們的喜愛。

也因為這個農作物,葉風在朝堂竟然有人漸漸的提起他來。

宣暉帝每個月都會接到一封信。

是關於香燴館的大事小情。

然後在信裡就能看出來,這個香燴館和上天並沒有取得聯絡。

除了生意好,很是普通。

葉風和葉洛茵私下裡卻不敢這麼樂觀,他們不覺得宣暉帝會不聞不問。

他在信裡吩咐葉風做的事兒和香燴館沒有一絲關係。

甚至從無提及。

可誰敢保證私下裡沒有人跟他彙報呢?

像宣惠帝這樣的皇帝可是從塵埃裡爬出來的。

更別說這是一個帝王心術很高的皇帝。

春節之前生產了一大批的紅薯粉條,精挑細選的送進了宮裡御膳房。

御廚又精心烹製了各種口味。

宣暉帝每個都品嚐一下。

點頭,好東西。

果然和糧食差別不大。

重要的是產量高。

今年祭祀祖宗的時候,他有話說了。

給葉風賞什麼呢?

目前再升官,實在不妥,容易讓人詬病。

那就給他家的小女兒,他的掌上明珠葉洛茵一個鄉君的身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