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她回來了
同閨蜜夫妻穿越,竟成了他們大嫂 紅梅煮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個用來發糧施粥,另一個就用來看病義診。
因為這事兒一興起,訊息立馬就傳了出去。
整個鎮的人都往縣衙趕。
好在朱梓玉事先找了葉遠詢問了物資的具體數量,再根據整個鎮人數做規劃,看發到人頭上的糧食能發多少。
確保每人都能領到這批糧食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柳雲夕也加入了義診大夫的行列。此時也沒人在意她是女大夫。
因為人數太多,葉遠和楊雪慧也被朱梓玉找來,幫著縣衙的衙役一起發放糧食。
葉致成則回了上山,接下來建房才是他們村的大事。
葉長福已經把那五千兩拿了出來,以葉致成的名義借給大家。
三十多戶人家,每家分了十兩銀子,剩下的葉長福留做備用。
這些銀子借給他們不會要他們的利錢,但等房子建好後,葉長福聽了葉遠的建議打算把後山都大量的種上茶樹。
到時候每家都出力來償還這筆錢,大夥聽明白了村長的意思,也都沒什麼意見。
至於建房還不夠的銀子,那就再大夥自己想辦法了。
有錢的房子就建大些,沒錢的就建小些,而且大家一起建同時也能節約不少成本。
但建房之前他們還得等一個訊息,等官府出面解決了河道這個隨時都會出現的危機他們才能動工。
好在太子朱梓成沒讓大家失望。
沒過多久京城就傳來訊息,三皇子被皇上關進了宗人府,一輩子不能再出來。
他的所有餘黨都被太子給找了出來,也都治了罪。
對於柳巖松的認命和封賞也用最快的速度從京城快馬加鞭送了過來。
柳巖松直接被任命為知府,全權負責早日修建河道之事。
還有被洪水淹沒破壞的房屋,朝廷也會出資幫著修建,但分到每家每戶的就只有五兩銀子,只夠蓋他們以前那種泥土房的。
而葉家村的人確是很激動,因為有了這五兩銀子再加上葉大借的十兩,他們再隨便湊湊就能修葉家那樣不怕洪水的大房子了。
柳巖松最先啟動的便是河道修建的問題,遭遇過洪災,大家都不想再遇這種災難,村裡能出力的壯勞力都去了。
況且這活也不白乾,知府大人可是會給大夥結工錢的,所以大傢伙越幹越起勁。
原本要三個月才能完工的工程,他們硬是提前來一個多月就完成了。
河道修建好了,大傢伙也都放心了,葉家村裡的房屋建設也跟著提上了日程。
柳雲夕現在又回鎮上鋪子去了,經過義診後,認識她的人就更多了。
現在來她鋪子上瞧病的人可就是絡繹不絕。她還把自己這身本事都慢慢教給了柳雲安。
沒想到她這個三哥也有學醫的天賦,很多東西他都是一學就會,不懂的東西,經過柳雲夕提點,他也是一點就通。
葉遠和楊雪慧又搞了不少掙錢的法子,為了帶領大家掙錢,葉遠又想到了開發旅遊專案,把那些有錢的人全都給吸引到他們鎮上來。
為了這事他還找上了柳巖松這個知府,柳巖松聽他這麼一說,也是特別感興趣,兩人更是一拍即合。
柳雲南傷好後就每日同葉遠混在一起,也學到了不少做生意的經驗。
柳雲峰也開始了他的科考之路,毫無意外,以他的學識,次次都是榜首。
秦蘭芝的肚子同時也傳來了好訊息,就等著柳雲峰金榜題名回來告訴他。
而葉致成則每日鎮上村裡兩頭跑,現在他和他老婆關係好著呢,他才捨不得讓柳雲夕一個人晚上獨守空房。
兩人還盤算著要不要像柳雲峰他們那樣,在這裡也造個小娃娃出來。
可就在所有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大白又出現了。
這段時間大夥都有的忙,幾乎都忘了還有大白這樣一隻貓,它出現後,直接就走到了柳雲夕身邊,衝著她喵嗚一聲。
“恭喜你們,完成了隱藏任務,你們也終將得償所願。”
柳雲夕聽明白它的意思,想要同大白聊聊回去的事情能不能緩緩,在這裡她感覺還有好多事沒做完,好多人她都捨不得,可這系統根本就不給她們機會。
柳雲夕隨即就感覺眼前一黑。整個人什麼都不知道了。
等她再次睜開眼,發現自己居然回到了現代的房間裡。
看著屋裡熟悉的事物,她有種不真實的感覺,但她知道她回來了,她真的回來了。
可是,葉致成呢?
他是不是也跟著回來了。
柳雲夕迫不及待的衝出房間,想要在屋裡搜尋葉致成的蹤跡。
可能證明有葉致成這個人的,只有放在抽屜裡的那一張結婚證。
柳雲夕又起身找來手機,看了看日期,今天居然就是之前穿越的那天,自己現在還沒有去墓園,那是不是說明葉致成也根本沒有活過來,她一下茫然的坐在地上。
為什麼,要讓她再痛苦一次。
這時柳雲夕手裡的電話突然響了,她擦了擦眼角的淚,拿起手機一看,是楊雪慧打來的。
按下接聽鍵。
“柳西西,你在嗎?是不是你?你也回來了嗎?”
電話那頭傳來楊雪慧急切的聲音。柳雲夕平復了一下心情這才回道。
“是我,我回來了。”
“那太好了,我們終於回來了。不過我還挺感慨的,這一下突然回來,我們在那邊辛辛苦苦經營的家業不就沒了嗎?你說我們是不是太虧了?我還有那麼多銀子都還沒花,我家葉遠的那個專案都還沒搞完……”
聽著楊雪慧在那裡碎碎念,柳雲夕的心思又飄去很遠。
他們是回來了,可葉致成呢?
楊雪慧說了半天,見都沒得到柳雲夕的回應,她又轉回話題。
“對了,你知道嗎?我家葉遠剛剛來電話了,他醒來發現他在墓園附近,他便去了你家葉致成的墓地檢視,結果你猜怎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