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書劉能見陛下來真的,也立馬學著楊正跪了下去,說了一堆與楊正剛剛說的那般話。

至於其它官員,還算有骨氣。

見狀,這群文官們憤怒地摔了頭上的烏紗帽:“哼!這京官,不當也罷!”

“咱們走!”

“走!”

“哼!”

這眼看著朝堂上的文官就剩下那麼幾個人了,任鑫倒是沒有任何反應。

但劉能和楊正二人倒是先急了。

他們倆一唱一和,連忙轉頭對著那些要走的官員們大喊道:“諸位且慢!”

“陛下也是一番苦心啊!諸位想想,若是不能解決流民問題,那終有一天,我大夏也會步前朝的後塵啊!”

“是啊!各位大人,陛下英明神武!你們可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耽擱了我大夏的將來啊!”

這倆人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不論是百官,還是季伯鷹,都再清楚不過了。

這倆人平時就出了名的會拍馬屁。

他們倆是真心想勸住即將罷官的百官嗎?

當然不是!

他們只是想趁機在季伯鷹面前表現一番。

反正陛下已經決心要改革工商業了,與其為了所謂的“士大夫權利”而丟了頭上那烏紗帽,還不如順著陛下。

但,君子論跡不論心,不管這二位心裡是如何想的,只要他們肯做事,季伯鷹還是很歡迎的。

至於其他人?

大多數文官看向楊正和劉能的眼神,都充滿了鄙夷與不屑。

“哼!牆頭草!咱們走!”

“走!”

說罷,百官們留下了滿地的烏紗帽,轉頭便朝著殿外走去。

一邊走,還有人一邊肆無忌憚地大喊道:“昏君!昏君啊!”

“哼!有此等昏君在,我大夏命不久矣!”

然而,他們自以為的“文人風骨”,在季伯鷹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龍椅上的季伯鷹,一臉淡定地看了看身旁的於公公,小聲問了一句:“當著朕的面,罵朕是昏君,該判何罪?”

於公公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立馬小聲嘀咕道:“陛下,應判……”

“大不敬之罪。”

“應……斬首!”

“什麼?大點聲!”

季伯鷹提高了嗓門。

“額……”於公公立馬心領神會,轉頭看向門外那群正要離開的官員們,大喝一聲:“大不敬之罪!應以斬首示眾!”

轟——

此言一出!門外的那些官員們頓時愣在了原地!

於公公那尖銳的嗓音,讓在場的官員們都是一陣背脊發涼!

劉能更是慶幸自己剛剛選對了邊,否則斬首的,就是自己了!

至於任鑫,則是心中冷笑:哼!如今的陛下,可不是那個病秧子了!

你們這群傢伙所謂的“文人風骨”,在陛下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要說現在,朝中有哪些忠臣?

那任鑫絕對算得上其中之一!

之前季伯鷹與任鑫的那番對話,已經徹徹底底地讓任鑫下定了決心,一定要為眼前的這位“大病初癒”的皇帝赴湯蹈火!

他是暴君嗎?

或許,是的。

但他一定不是一個昏君!

季伯鷹看了看身旁的楊忠,冷聲道:“將他們拿下。”

“關入刑部大牢,任鑫!由你來代任刑部尚書。”

“喏!”

而此刻,前方的幾名官員,有人已經開始腿軟了。

一個沒站穩,直接跪了下去!

“陛下!您不能這樣啊!”

“臣等皆為大夏忠良!所一言一行,皆為我大夏啊!”

“陛下!還請三思啊!”

“陛下!臣知錯!臣知錯!”

道歉?

晚了!

當然,有人求饒,也有那麼幾個硬骨頭,挺直了腰板,指著季伯鷹的鼻子大罵道:“昏君!你這個昏君!”

“太祖太宗在天有靈,一定會對你恨之入骨!”

“李明基!你這狗皇帝!我們走著瞧!遲早有一天,大夏會毀在你的手裡!”

等那幾位官員被拉走後,季伯鷹又看了看身旁的楊忠,接著又開口道:“待會兒你帶人,去抄了他們的家,說不定還能抄出點銀子。”

“喏。”

此刻,劉能和楊正二人都是滿頭的汗珠。

剛剛要不是這倆人及時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麼現在被砍頭加抄家的,也有他們一份!

“好了,今日便先退朝吧。”

說罷,季伯鷹轉頭就走。

朝堂上的還剩下的文官,如今已經不多了。

除了已經沒有了任何實權的中書省副相楊剛,就只剩下戶部、工部、兵部三位尚書了。

對,還有幾個翰林院的官員,和一位國子監祭酒。

……

此刻,上興宮,上興殿內。

太上皇李昔正一邊吃著烤鹿肉,一邊對著眼前的太監開口問道:“他又殺了多少?”

太監微微拱手道:“回稟太上皇陛下,三十五人。”

“這回怎麼才殺這麼幾個?”

李昔微微挑眉。

“對了,”沒等太監回答,李昔乾脆轉移話題道:“你帶人追上林王,讓他來上興宮。”

“陛下此舉何為?”

太監好奇地開口問道。

李昔擺了擺手,放下筷子,先是悶了一小口酒,然後放下酒杯道:“明基這是病入膏肓了,哼!他早就該死了!”

“等他死了,讓林王上來。”

太監聞言,微微皺眉:“可是……奴才聽說皇上最近身體日漸康復,並無病入膏肓之相。”

“迴光返照罷了。”李昔冷笑一聲,又夾起一塊鹿肉,“你順便去趟太醫院,讓太醫給明基好好號號脈,看看他到底還能撐多久。”

“喏。”

當年,身為親王的李明基號召天下平叛藩鎮的時候,順便逼李昔禪位。

但讓李昔如此地怨恨自己的那個兒子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李明基造了他的反。

更多的,是李昔居然命令他身邊一個叫郭啟的太監,殺了太子!

太子李政是李昔最寵愛的一個兒子,當時,太子李政的人頭還被郭啟丟到了太上皇李昔的面前。

不過好在,郭啟已經死了。

但李明基還活著!

對了,李明基原本叫李昰,登基後才改的名。

也是為了彰顯他和他的其它幾位兄弟們的不同。

“順便,讓明基來見朕。”

李昔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

說來也是奇怪。

一個父親,竟然想要找自己的兒子報仇,這在常人看來或許是難以理解的。

但對於李昔來說,權力的爭奪和仇恨的積累,早已超越了親情的束縛。

其實李昔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季伯鷹出現以前,李明基根本稱不上是一位明君。

他平叛藩鎮,完全是靠著異族大軍。

戰後又許諾將邊關四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割讓給了異族。

畢竟李明基得位不正,所以為人又十分多疑,不信任身邊的人,於是將權利大部分都交給了宦官。

使得宦官在朝中的權利越來越大!

特別是那個已經死了的郭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