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鵲忽然來京,單純就是想看看皇上的身體狀況。

畢竟,他是真的有點等不及了。

至於其他情報,此刻的他並不瞭解。

就連剛剛見季伯鷹時,所在的藍田大營他都不是很瞭解。

路上,李鵲撥開馬車的簾子,對著一側身著甲冑的林王府侍衛開口道:“張旅帥,我們現在能調動多少人馬?”

一旁的張旅帥聞言,面色有些難看。

“殿下,恕末將直言,如果是兩個月以前,我有把握拿下京兆,但現在,幾乎沒可能了。”

張旅帥滿臉嚴肅地說。

李鵲聞言,卻心中大怒。

“哼!他不就是收攏了七萬劍西軍嗎?劍西離京兆足有數千裡之遙!我們現在動手,他們來得及嗎?”

“你只需告訴孤,我們現在能調動多少人馬!”

張旅帥憂心忡忡地看向馬車內的李鵲,緩緩搖了搖頭,開口道:“多少,也敵不過藍田大營裡的那三萬!”

“什麼?!”

李鵲一愣,繼續問道:“那不就是一群臨時組建的雜牌軍嗎?他們連甲冑都不統一!林王府的兵怎會敵不過藍田大營的那三萬雜牌軍?”

“雜牌軍?”

張旅帥倒吸一口涼氣道:“殿下看不出來嗎?那群兵,是上過戰場,殺過敵的邊軍!”

“無論是林王府裡的兵,亦或是皇城內那群整日養尊處優的禁軍,都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末將曾在劍東擔任過校尉,因觸怒了劍東節度使而被踢出劍西軍,多虧了殿下的收留,才讓末將有了用武之地。”

“但末將認得那些人,藍田大營的那群甲士們當中,還有不少老面孔。”

“那些人,怕是陛下從邊軍調遣回來的。”

聽到這,李鵲卻同樣倒吸了一口涼氣。

“邊軍?”

仔細回想一下,是啊!

那群士兵們甲冑都不統一,為什麼不統一?

因為他們原本就不屬於同一支邊軍部隊!他們是從九鎮邊軍中調回來的!

“李明基到底要幹嘛?忽然調回來三萬邊軍?”

李鵲若有所思。

這時,身旁的張旅帥繼續開口道:“林王府中有八百人精兵,王府外,殿下還偷偷豢養了三千人。”

“除此之外,殿下還收買了江東的水師,足有萬人之多,一旦與京兆撕破臉,那水師也可順著大運河長驅直入,劍指京兆。”

“劍南節度使也私下與殿下達成了合作,加上一些支援殿下的地方刺史,能湊出六萬人。”

“但這六萬人,想要在劍西軍回援前拿下京兆,依舊有著不可預料的風險。”

李鵲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沉聲道:“我們要儘快,湊出更多人來,否則皇兄的實力只會越來越強。”

……

參觀完藍田大營後,季伯鷹乘上駕輦,正打算起駕回宮。

忽然,他注意到了大營周圍的“城牆”……

那哪裡是什麼城牆啊!那分明就是一排排木柵欄啊!

想到這,季伯鷹立馬扭頭,看向了身後的任鑫,開口問道:“督造藍田大營花了多少錢?”

此時的任鑫還哪敢頂風作案?

他連忙拱手道:“回稟陛下,藍田大營如今一共花費了五萬貫錢。”

聽到這個數字,季伯鷹也算鬆了口氣。

他還以為這個任鑫真敢頂風作案呢。

五萬貫,造一座木柵欄軍營,恩……也還算說得過去。

不過作為一座永久性的軍營,可不能用如此簡陋的木柵欄作為城牆啊!

這藍田大營,怎麼著也得是一座京兆衛城。

想到這,季伯鷹又開口道:“給你一百萬貫,把那些木柵欄,都換成城牆,能做到嗎?”

任鑫想了想,然後繼續拱手拜道:“百萬貫錢,足矣!”

“很好,去做吧。”

說完,季伯鷹立馬看向於公公:“走,回宮。”

眼下,軍權的問題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

雖然季伯鷹目前也只是控制了大約十萬名邊軍,但起碼足夠自保的了。

正如前面所說,誰要是湊不出百萬大軍,就別想拿下京兆。

或者,除非其它八位節度使合起夥來幹自己,否則也別想拿下京兆。

剛回到宮中,門前的戶部尚書楊正便立即迎了上來。

“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季伯鷹還沒進屋呢,坐在駕輦上,掀開簾子,白了楊正一眼道:“去宣政殿等著朕。”

說完,季伯鷹又看向於公公:“通知百官,上朝,朕有事要宣佈。”

“喏。”

來到宣政殿後,文武百官都來齊了。

自從季伯鷹殺了右相武熾一黨上千名要員後,百官們對季伯鷹的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雖然大部分人依舊不服季伯鷹,但至少明面上不敢在忤逆陛下。

宣政殿內,季伯鷹坐在龍椅之上,不怒自威。

他看向楊正道:“你先說。”

楊正上前一步,拱手拜道:“陛下,微臣已經按照陛下的吩咐,一共安置了五十萬流民,並且還昭告了天下,失去田畝的百姓可自行前往祖地領取田畝。”

“無人耕種的田畝也按照您的意思收歸國有,隨時準備分發給天下的流民百姓,但……”

說到這,楊正臉色有些難看地抬起頭來,接著道:“根據各州刺史的彙報來看,領取田畝的流民,數量少得可憐。”

“甚至民間還有人謠傳,稱有了地,就要納稅,到頭來他們還是在給陛下種地……”

聽到這,季伯鷹無奈地搖了搖頭。

試問哪個國家不交稅?不交稅老子憑什麼給你們分地種?

不過,季伯鷹也知道,普通的百姓可想不出這一層來。

這是有賊人在悄悄地教唆流民啊!

大夏如今有七百一十五萬戶,四千萬人左右。

而根據各地每年呈報上來的起義軍數量可以判斷出,流民的數量起碼在千萬上下。

五分之一的流民,意味著五分之一的失業人口。

現代社會有著完善的保障,失業的人起碼餓不死。

但即便如此,在現代社會中,五分之一的失業率也是一個高到離譜的數字。

即便是現代社會,一個國家的失業率要是達到了五分之一,那也是到了政權搖搖欲墜的地步了。

所以,現在最讓季伯鷹頭疼的,便是流民的問題。

五分之一的流民,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安置好。

光是靠著那些小地主的田地,根本不夠分。

那大地主呢?

動了大地主,便意味著動了大夏的根基!

封建王朝的根基,便是王朝勳貴、士大夫等,敢動士大夫的地?敢動勳貴的地?

那就得參考前世歷史中的明代皇帝崇禎了。

為什麼說古代王朝逃脫不了三百年週期論?

就是因為如此。

皇帝不能動士大夫的地,那百姓又沒有地。

對於農耕社會來說,這意味著只有改朝換代才能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

眼下,文武百官們的表情也都很難看。

他們心裡也跟明鏡似的,這就是一步死棋!

要麼,殺光流民,要麼,動士大夫的地!

但殺光流民,意味著你這個皇帝也別想當了。

動士大夫的地?同樣如此!士大夫的能耐絲毫不比百姓差!

但對於百官來說,誰當皇帝他們都可以在朝廷當差。

所以,他們其實並不怎麼在乎大夏是否能夠延續。

大不了,就是改朝換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