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真冷得發抖,狂歌像沒聽見奕真的問題一樣,並不理會他。
奕真把溼透的衣服脫下來,但脫到一半發現這樣只會更冷,於是又穿了回去。奕真又問了一遍:“有能生火的符吧?”
狂歌懶洋洋地說:“有倒是有,但我幫你生火,還算什麼訓練?要生火你自已去生,我反正是不會覺得冷的。”
奕真挪到樹邊把剩下的半瓶瓊漿和幾顆仙丹吃了,總算是恢復了一點力氣。他哆嗦著從四處撿來一些樹枝和柴禾,過程中甚至一閃而過狂歌看起來也是很好的燃料的想法。
終於,奕真把撿來的木柴堆起來。接下來,就是怎麼生火的問題了。
沒有打火機,狂歌又不幫他,那隻能試試鑽木取火了。奕真找了一根一頭尖一些的樹枝,抵著一塊木頭,放在掌心搓了起來。
狂歌從地上飛了起來說:“我說你是凍傻了嗎?思維模式又倒退了,你這樣怎麼可能生的起來火。用信力啊!”
寒冷確實讓奕真從身體到頭腦都變得麻木,他盯著木柴堆唸叨著:“用信力……”
狂歌:“你有三門主課。幻術你有優勢不用特訓,前兩項訓練是教你信力怎麼用在在武技裡,這項訓練當然就是如何使用法術了。”
奕真牙齒打著顫說:“我求你別賣關子了,快直接告訴我怎麼做吧,我,都快,凍死了。”
“說來也不難,盯著一個點,一心想著讓那裡的溫度提高,只要你的信念足夠強,就會生起火來。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現在是做這項訓練最好的時機,”狂歌的聲音顯得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內,“你最渴求,最需要一樣東西的時候,信力當然也是最強的。”
果不其然,對火和溫暖的極度渴望,讓奕真在十幾分鍾內就把火生了起來。他在火旁的地上插了幾根樹枝,把衣服掛在上面烤。
狂歌並沒怎麼誇奕真(他告誡奕真用石頭把火堆圍起來後,就飛到一棵樹上去了,像是想離火遠一些)。
奕真獨自坐在篝火旁,感受著火焰的溫暖,像生命重新回到身體,凍僵的手腳重新恢復了知覺,聽著木頭輕微爆裂響起的噼啪聲,他心中湧起一陣喜悅——他終於開始掌握信力了。
奕真等T恤和褲子烤乾後穿上,在篝火邊枕著一塊木頭,覺得分外舒適,沉沉地睡去了。
等他再醒來時,天已明亮。篝火已經熄滅了,校袍蓋在他身上,他眼前除了狂歌,山嵐和末璃也回來了,還有新帶來的瓊漿和仙丹,還有——奕真揉了揉眼睛——
“怎麼又多出來這麼多木板和木魚?”奕真詫異地看著好幾摞訓練道具問。
山嵐坐在一旁,他的劍還插在一大塊木頭上:“這是你醒來前,狂歌讓我削的,你睡得真沉啊。”
奕真穿上校袍,從末璃手中接過一瓶瓊漿邊喝邊說:“可我不是已經完成三項訓練了嗎?”
狂歌飛到奕真面前說:“我可沒說過哪一項訓練你算的上是’完成’了,打斷一塊木板你用了十多個小時,六隻木魚也是十多個小時。昨天你能點燃木頭,也是被逼出來的,不信你現在試試,多久能讓一塊木頭燒著?
“你說想在下週前掌握怎麼使用信力,但你現在的水平跟山嵐,末璃,跟你的其他同學比起來,充其量算是體驗過信力,根本談不上會用。當然啦,還要不要練完全在與你的意願,這山上我也差不多待膩了,週末如果能在院子裡舒舒服服躺著曬曬太陽,整理整理書頁……”
奕真立刻站起來堅定地說:“我要練!”
狂歌:“那就接著去打木板,直到打斷每塊木板只能用一擊,連續打斷五塊;木魚接下來我會用全速,你必須在半個小時之內打壞六隻木魚,而且不能自爆;法術訓練至少要能喚出掌心焰……”
奕真直到週末的深夜才完成訓練目標,拖著筋疲力盡的身體和狂歌下山。回到宿舍,奕真差點在浴池裡就睡著了。
第二天,和山嵐,末璃在餐廳吃過營養早餐(由末璃甄選的一種帶天然氣泡的甘露和幾種提神補氣的仙丹)後,奕真還是覺得渾身疼痛乏力,奇困無比。
“沒辦法,”末璃聳聳肩說,“身體恢復總需要時間,你特訓時透支太嚴重,一下是補不回來的。”
“不過好在這幾天的辛苦沒白費,”狂歌邊敞開書頁讓山嵐給他倒瓊漿邊說,“奕真已經可以算入門了。”
“多謝……”奕真打了個哈欠,“我感覺上午的六道通識我肯定堅持不下來,孟老師說話太催眠了……”
幾個人來到六道通識的教室時,昆梧,負世雄一夥人已經坐在那了。他們看也不看奕真等人,就像上週四什麼都沒發生過。
奕真也困得毫無精神跟他們來氣,繞到教室後排,打算堅持不下去時就趴在桌子上補覺,錯過的內容就之後再借山嵐的筆記抄。
臨近上課時,走近教室的卻不光是孟老師,她背後一個高大威武的身影跟矮小的她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是班主任牧風。
“借用孟老師一點時間,這周開始需要跟大家說明,”牧風洪亮的聲音讓奕真不由得精神了幾分,“上週算是讓大家和學院互相有一個瞭解,從今天開始,所有課程就要步入正軌了。
“所有班級在第一學年會採取學分制,每個人最後的成績除了學年末最終考核的成績,還要加上平日的課程評分。每堂主修課老師都會根據每個人的表現給出零到三分。對武神班來說,文科的課是輔修,每堂課基礎分是一分,但各科老師可以根據個人表現加減分。
“所以武神班的人,勸你們不要輕視文科的課程。實時的學分和詳細的計分規則都可以在靈通符上找到,學年末如果總分沒有達到合格標準是不能升入下一學年的。而且最後的總分高低也會決定你們暑期的重要活動——六道實踐的分配去向,這點還是請孟老師來做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