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滿心的期待和憧憬,我踏入了大學校園,以為這裡將是夢想起航的地方,卻未曾料到,等待我的是一段充滿痛苦和無奈的被排擠的日子。

剛進入大學時,我像大多數新生一樣,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好奇和熱情。軍訓期間,我努力與同學們交流,試圖融入這個新的集體。然而,不知為何,我總感覺與大家之間隔著一層看不見的膜,無法真正地親近起來。

正式上課後,這種隔閡愈發明顯。每次小組作業分組時,我總是被剩到最後,然後被隨意安排進某個組。在小組討論中,我的意見常常被忽視,同學們似乎不願意聽我發言,即使我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想法,也會被當作耳旁風。

宿舍生活更是讓我倍感煎熬。室友們總是結伴而行,一起去上課、吃飯、逛街,而我卻總是被排除在外。有一次,我聽到她們在商量週末出去遊玩的計劃,當我表示也想一起去時,她們卻互相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後說已經滿員了。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重重地擊了一下,難受得無法言喻。

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我積極舉手回答,卻能感覺到周圍同學異樣的目光。當我回答正確時,沒有掌聲和讚許;回答錯誤時,卻能聽到隱隱的嘲笑聲。這種無形的壓力讓我逐漸失去了在課堂上表現自已的勇氣。

在社團活動中,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我報名參加了幾個社團,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在社團裡,大家似乎已經形成了各自的小圈子,我很難融入其中。有一次社團組織活動,我被分配到了一個邊緣的角色,整個活動過程中幾乎沒有人與我交流互動。

在班級的選舉中,無論我如何努力地準備演講,展示自已的能力和熱情,最終也得不到同學們的選票。看著那些受歡迎的同學輕鬆地當選,我心中充滿了失落和無奈。

漸漸地,我開始獨來獨往。一個人去上課,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走在校園裡,看著同學們三五成群,歡聲笑語,我心中的孤獨感愈發強烈。我不明白自已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會被大家這樣排擠。

夜晚,躺在宿舍的床上,聽著室友們的歡聲笑語,我常常默默地流淚。我開始懷疑自已的價值,是不是我不夠優秀,不夠有趣,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和我在一起。我試圖改變自已,迎合他人的喜好,但結果卻往往是適得其反,讓自已更加疲憊和痛苦。

我也曾向老師和輔導員尋求幫助,他們安慰我,鼓勵我要堅強,要主動去與同學們溝通。但當我鼓起勇氣再次嘗試時,卻依然遭遇冷漠和拒絕。

在這段被排擠的日子裡,學習成為了我唯一的寄託。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書本中,希望能透過優異的成績來證明自已的價值。每一次考試,我都全力以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這並沒有改變我在同學們眼中的地位,反而讓一些人更加嫉妒和疏遠我。

有一段時間,我陷入了嚴重的抑鬱情緒中。我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不想與人交流,甚至產生了退學的念頭。每天都覺得生活無比沉重,彷彿被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

然而,就在我幾乎要放棄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學校組織了一場志願者活動,去幫助周邊社群的孤寡老人。我報名參加了,在活動中,我遇到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拉著我的手,和我聊天,聽我傾訴心中的痛苦。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理解和關愛,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從那以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已的大學生活。我明白了不能因為他人的態度而否定自已的價值,我要為自已而活,努力讓自已變得更加堅強和獨立。雖然被排擠的陰影依然存在,但我不再讓它完全控制我的生活。

我繼續專注於學習,同時也開始培養自已的興趣愛好,參加一些個人的活動和比賽。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認識了一些外系的同學,他們的友善和支援讓我重新找回了自信。

儘管大學裡被排擠的經歷給我帶來了深深的傷痛,但也讓我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如何獨自面對困難。這段悲慘的日子,成為了我人生中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讓我更加珍惜後來所擁有的友情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