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覺的先將那些難民移至城外,在城外施粥,另外再增加賦稅,來提高城裡的經濟。”此時的一位武官諫言道。
“姬提都,你是想害死百姓呀?本就是難民遍地,你還要增加賦稅,你讓城裡的百姓怎麼活?”於文鑑不敢相信說道,這種不管百姓死活的諫言,他絕對是要反對的,雖然他沒有好意見。
“於文鑑,讀死書,有什麼用?也不見你有什麼好的法解決,現在不是要解決城裡的百姓被搶嗎?將難民移至城外,城裡的百姓才不會被搶,這不是很好?城外的難民先給他們施粥,國庫的糧先拿出來部分,先維持些日子,只要餓不死就行,剩下下就從收來的賦稅平接濟,我覺的我這個方法挺好的。”姬提都有些得意洋洋,他覺的這是最好的辦法。
“陛下,萬萬不可”眾多文官站出來反對,可現在沒更好的法了,對威景帝來說,姬虎的諫言可能是最好。
“你們有什麼好的諫言,都說來聽聽,如果沒有,姬愛卿的方法也不是不可以。”果然,威景帝聽信了武官的意見。
“陛下,萬萬不可。”
“陛下,不可呀”
“陛下,城中百姓本就很難,若再增加賦稅,城中百姓恐怕就要堅持不下去了,那到時候,百姓和難民就無區別了呀。”一語驚醒夢中人,威景帝坐在上面不說話,現在難民多,而城裡的百姓也很苦,如果再這樣下去,那他的京都都要變成難民地了。
“容我再想想吧,明日先在城門口施粥,傅愛卿呢?”
“臣在”
“你,明日從糧倉取糧出來先去城門口施粥 ,儘量將人引向城外。”
“是,陛下。”
“今日就到這吧,退朝。” 威景帝不想再議論了,他想自己再想想。一聲尖銳的“退朝”聲響起,眾位大臣跪別,便各自散去。
而就在當天,城門口的告示就貼了出來,百姓們圍著告示牌看看又貼了什麼告示,黃色的紙上,寫了幾個大字“明日城門口施粥“簡單明瞭,百姓們歡呼,明天施粥,明天去城門口領粥喝。
幾人歡天喜地的跳躍蹦奔跑起來,而站在告示牌邊的侍衛見百姓的誤解便也開口道”明日施粥,本地百姓不得領取,只供應給難民。”
見侍衛兵這麼說,百姓便也不再湊熱鬧,而在旁邊的一些難民卻高興的蹦了起來,便一路小跑著去報信給難民營裡。
清晨,城門口支起了鍋,鍋內熬煮著粥,那些難民早早就等在了城門口,他們飢寒碌碌,有些難民己經等不及了,起身去看鍋裡的粥,當看到一鍋水時,他提出了質疑“官爺,這是今天早上給我們喝的粥嗎?這是不是太清水了?這水都不是白的,看著沒有幾粒,米呀。
那熬煮的官差不耐煩的看了他一眼,並沒有說話,而那些難民聽著剛才那個難民說的話,也有起身來到鍋邊看看的。
看到鍋裡像清水一樣,只有鍋底的幾粒米,真的受不住了,便有人開始質問“這什麼粥呀?就這些火,這怎麼可能熬出粥來?你們不是欺負人嘛?”
“是呀,就用這點米熬粥怎麼吃?我們這麼多的人,只有這點米,你們不是救濟我們的吧?”
“朝廷讓你們施粥,你們就弄這幾粒米,你們是不是把我們的胃偷偷藏起來了?”
“你們是不是藏米了?”
“你們不是欺負老百姓嘛?”
“朝廷的讓你們施粥,你們就是這樣施粥的?”
各種言論都有,那些侍衛見情勢不妙,便開始阻止那些難民暴動,一個個的拿著刀對著難民“誰再敢往前一步?”眾侍衛站成了一排人牆,讓躁動的難民不敢說話,而城門上的校都衛看著下面的流民暴動便也下來了解情況。
“發生了什麼事情?”
“杜都衛,這些難民說咱們熬的粥米少,在此鬧了起來。”那城門侍衛說著。聽完侍衛的訴說,便站在了難民前說道 “各位,我知道你們現在都很餓,現在糧食緊缺,並不是不想多放米,京都有多少難民,想必你們都知道,在保證大家不餓肚子的情況下,也能保證每天都有糧可熬粥。”
難民見都衛都如此說了,便不好再繼續鬧了,而那杜都衛見難民不鬧了,便回了城門,今天粥確實太清水了。但能吃到粥,這些難民還是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