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八月初五。
兩輛馬車從城中急哄哄的駛向了桃花村,直奔李誠家而去。
巧雲正在屋中一邊陪著曾氏,一邊做著繡活打發時日。
曾氏精力不濟,靠在椅背上眯著眼睛打盹。
巧雲聽到院門門板被拍的直響,剛抬頭看向院外。
就見小丫鬟小花急忙跑去開門去了。
接著就聽到了一陣鬧哄哄的聲音傳來,緊接著就是急促的腳步聲朝這邊走來。
“阿孃,阿姐,姐夫。”
一道渾厚的男子聲音喊來。
巧雲忙放下手中的針線,站了起來,朝院裡走去。
靠在椅子上的曾氏也恍恍惚惚中聽到有人在叫自已,睜開了渾濁的雙眼。
“阿弟,你回來了。”
巧雲直接走過去抱住了面前的男子。
相比幾年前,人黑了,也瘦了,看來阿弟在邊關是不容易。
“阿姐。”
巧山抱住了巧雲,連忙問道:“阿姐,阿孃呢?怎麼樣了?”
自從上月收到阿姐巧雲的來信說阿孃身子快不行了,自已就立馬請了假,帶著家人一路快馬加鞭的往家中趕。
可算是趕到了,生怕自已來不及。
巧雲拍了拍弟弟的手臂:“阿孃在堂屋呢,你快去吧。”
看著院門口吵吵鬧鬧的聲音傳來,巧雲又朝門口走去。
知道肯定是弟媳還有兩個侄女在後頭呢。
果然,自已還沒走到門口,兩個侄女就跑了進來。
“姑姑。”
“姑姑。”
一個十三歲,另一個小一些,十歲,都是弟弟巧山的女兒。
巧雲上前抱著兩個孩子,笑著應道:“芙兒,蓉兒,姑姑幾年沒見你們,都長這麼大了呀。”
特別是弟弟的大女兒巧芙,正是豆蔻年華,青蔥少女的模樣。
又拉著弟弟的小女兒巧蓉看了看,開玩笑的道:“蓉兒,當年你去邊關之時,還只有四五歲呢,還記得姑姑呀?”
巧蓉重重的點了點頭:“記得呢,姑姑,而且爹爹也老跟我們說姑姑你呢。”
巧雲眨了眨眼睛,俏皮的問道:“是嗎?你爹爹都怎麼跟你們說姑姑的呀?”
“說姑姑可厲害著呢,還說·····”
“蓉兒。”
巧蓉話還沒說完,後頭一道女聲喊停了巧蓉的話頭。
巧雲也抬頭朝後看去,正是弟媳劉婉兒挺著個大肚子走了進來,看著怕是都有七八個月的樣子了。
巧雲忙迎了過去,小心的攙扶著劉婉兒:“婉兒,你這又有了?怎麼之前也沒見傳信回來說呀?這多大了?”
劉婉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阿姐,八個月了,再有一兩個月要生了。”
“你這···,快進去好好歇息吧,這一路奔波回來沒事吧?”
劉婉兒搖了搖頭,又伸手摸了摸肚子:“還好,算這孩子爭氣,也沒在裡面鬧騰。”
巧雲後怕的點了點頭:“來,快進去歇著吧。”
又喊來了丫鬟小花,趕緊去收拾家裡。
還好當初李誠家這院子大,屋子夠多。
前段時日兩人重新修整時,擔心以後孩子們回來沒地住,還特意把家中所有屋子全部都整修了,不然怕是真住不下來。
劉婉兒搖了搖頭:“不了,阿姐,我們幾個先去看看阿孃。”
巧雲拍了下自已的頭:“哎呀,你說我這腦子,最近不知咋的了,快進去吧。”
幾人走進堂屋,正看到巧山抱著曾氏呢,眼尾有些紅。
曾氏高興的嘴角都咧開了,看到兒子,兒媳和孫女們都回來了。
整個人感覺一下子容光煥發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明明剛剛巧雲陪著之時,還疲倦的在打盹呢。
看到弟弟巧山一家人回來,巧雲壓在心中的石頭也終於放了下來。
之前五月份找李曼幫曾氏看的時候,李曼就說過曾氏的身子怕是撐不過三個月了。
如今終於等回來阿弟一家,想著阿孃心中應該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
曾氏又撐著身子聊了半個時辰,眼睛就疲憊的垂了下去。
“山兒,你把阿孃抱回床上去歇息吧。”巧雲在一旁說道。
巧山點了點頭,把曾氏抱回了床上,蓋好被子走了出來。
在院裡轉了一圈問道:“阿姐,怎麼沒見著姐夫?”
巧雲笑了笑道:“你姐夫上山打獵去了。”
“什麼?上山打獵?”巧山一臉不可思議的問道。
巧雲又笑著點了點頭。
巧山又奇怪的擰起了眉頭:“阿姐,怎麼姐夫如今還去山上打獵?。”
又抬頭看了看日頭:“而且現在日頭還熱呢。”
巧雲笑著搖了搖頭,轉移話題道:“不用管他。”
又接著問道:“對了,怎麼川兒沒跟著你們回來?”
“呃·····,川兒···”
巧山撓了撓頭,繼續說道:“川兒這孩子,還沒玩夠,不想回。”
巧雲嘆了口氣:“這孩子,他阿婆身子都不好了,也不回來看看,真是的!”
又繼續問道:“你看著他人怎麼樣了?都跑出去一年了,也不著家。”
巧山點了點頭:“阿姐,你放心吧,人好著呢,高高壯壯的,一拳能打死一頭牛。”
巧雲忍不住睨了弟弟一眼,有這麼調侃自已外甥的嘛。
自已這兒子,從小特能吃,長得也壯,真不知道像誰呢。
李誠是長得高大,但小兒子真是高大的過頭了,才十六七歲,站在李誠的旁邊,就高了個頭。
如今又在外面溜達了一年,不知道還有沒有再長。
“你下次回時,記得給我把他攆回來啊,哪有這麼不著家的。”巧雲又叮囑了弟弟一聲。
巧山遲疑著點了點頭:“阿姐,我這暫時先不回邊關了。”
又憂思著道:“阿孃現在這副樣子·····。”
巧雲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你這段時日,好好在家中陪著阿孃吧,之前天天唸叨著你何時回呢。”
巧山愧疚的低下頭去:“阿姐,我真是不孝,這些年也都是你和姐夫在照顧著阿孃。”
“說啥呢,可不能這麼想啊!”巧雲嗔怪道。
繼續說道:“你當年不也想帶著阿孃在身邊嗎,只是怕阿孃受不了邊關那邊的條件而已,再說了阿孃也是我的阿孃,我和你不是一樣的嗎?”
巧山強拉著嘴角笑了笑:“嗯,阿姐你說的對。”
巧雲又說道:“對了,婉兒這也快生了,你怎麼也把人帶回來了,不怕路上顛簸出事啊!”
巧山也有些後怕的道:“好幾年沒回了,婉兒也想回來看看,還有我帶著孩子們回來了,留她一個人在邊關我也擔心。”
劉婉兒是當年桃花村劉夫子的小女兒,和巧山從小就認識,後來巧山搬去城裡書院讀書,以及後面考中秀才,都有偶爾去看望劉夫子。
一來二去的,兩人就生了情。
當年巧山考中秀才的第二年,兩人成的親。
“也是,現在回來了就好了,你們餓了沒?要不要我早點讓準備晚飯。”
“不用了阿姐,在城裡吃了中飯才回的。”
巧雲也反應了過來,阿弟這是先去過城裡找了,才又找回的桃花村。
當初巧山回來時,還沒搬回桃花村,也就信裡沒說搬家的事。
“你見過安兒了吧?覺得他這次鄉試能中嗎?”巧雲又問道。
巧山點了點頭:“我看著能。”
阿弟巧山的話,巧雲還是很信的。
心中對大兒子的擔憂又少了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