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聽後卻異常興奮,她滿臉喜悅地對著麗喊道:“哎呀呀,這可是快要成熟的野生水稻哇!簡直就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寶藏嘛!再過一段日子,應該就能收割啦!有了它們,你們的部落在冬天時就能減少許多因飢餓而導致死亡的人數呢。請一定要相信我,將其外殼脫去之後,就會變成你昨兒個品嚐到的那種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的米粥喲!”

一想起昨晚那碗熱氣騰騰、香甜可口的米粥,麗情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如果這些野生水稻真的能夠成為食物來源,那麼在嚴寒的冬季,部落中的族人將會避免更多的死亡。

畢竟,每當寒冬來臨之際,部落裡的老人們總會自覺地減少食量,只為了將有限的食物留給年幼的孩子們。

想到此處,麗激動得緊緊抓住林晚的胳膊,急切地問道:“真的嗎?那到底何時才可以進行收割呢?”

然而,林晚自已從未親身種植過田地,對於具體的收割時間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

她思索片刻後回答道:“嗯……等到稻穗完全變黃之時,便可以開始收割了。在此期間,每隔幾日就需要派遣人員前來察看一下情況。”

麗緩緩鬆開了林晚的手,眼中閃爍著感激之情,輕聲說道:“我明白了,真的非常感謝你,晚。如果沒有你的提醒,我們恐怕就要與這難得的機會失之交臂了。”

林晚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暖的笑容,回答道:“別這麼說,你們願意收留我們夫婦倆,這份恩情我們無以為報。水稻確實還需要一些時日才能成熟,不如我們現在先去採摘些野菜吧。”

經歷了數世輪迴,林晚從未有過採摘野菜的經驗。她緊跟在麗的身後,仔細觀察並學習著如何辨認各種野生植物。不一會兒,她們便收穫了滿滿一籃子鮮嫩的野菜,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美味果實。

且說另一邊,就在林晚離開後不久,胡匆匆趕來呼喊李益一同前去狩獵。李益應聲而至,跟隨胡來到部落門口。

只見光著膀子的光帶領著五六十個身強力壯的男子正焦急地等待著。這些人中,只有少部分人手持鋒利的石斧,而大多數人則緊握著簡易的木棍。

當看到李益出現時,光毫不猶豫地對眾人高聲喊道:“準備好了嗎?出發!”

話音未落,眾人紛紛邁動腳步,緊緊跟隨在光的身後,踏入了茂密的森林之中。

他們步伐輕盈,小心謹慎地向前邁進,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覺,留意著四周任何可能的異動。

然而,正當隊伍行進到一半的時候,意外發生了。一隻體型巨大、兇猛異常的野豬突然從樹林中狂奔而出,它張牙舞爪,氣勢洶洶地直接朝人群猛撲過來。

李益毫不畏懼,他迅速舉起手中的木棍,朝著野豬狠狠地打去。野豬受到攻擊後更加憤怒,它張開獠牙,準備發動更猛烈的攻擊。

就在這時,光一聲令下,其他人紛紛圍攏過來,用石斧和木棍一起攻擊野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野豬最終倒在了地上。

\"幹得好!\"光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次狩獵收穫不小,大家把野豬帶回部落吧!\"

眾人齊心協力地扛起那頭沉甸甸的野豬,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邁著輕快的步伐興致勃勃地朝著部落折返。此時,太陽高懸空中,散發著熾熱的光芒。

站在遠處的林,遠遠便望見了族長率領著大家凱旋而歸,心中暗自揣測,這次他們肯定捕獲到了像野豬這樣體型龐大的獵物。

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扯開嗓子對著其他族人高喊:\"族長回來啦!族長回來啦!\"

族人們聽聞此聲,無不大喜過望。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能夠美美地吃上一頓豐盛的食物更為令人振奮的了。

於是,訊息迅速傳遍整個族群,不一會兒工夫,所有族人都紛紛湧向部落大門處,滿心歡喜地期盼著族長歸來。

當光帶領著眾人抵達部落門口時,眼見眾多族人已經聚集於此,他心情愉悅,聲音洪亮地大喊:\"咱們成功獵獲了一頭肥碩的野豬!大家趕快行動起來,準備好柴火,等會兒採集隊一回來,我們就開始生火做飯!\"

眾人聞言皆歡欣鼓舞,隨即四散開來著手準備柴火。光則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族人將野豬放置在地上,這時,胡自告奮勇前去鑽木取火。

一旁的李益見狀,連忙從懷中掏出火摺子遞給胡,並囑咐道:\"用這個點火更快些。\"

胡將信將疑地接過火摺子,觀察了半天,狐疑問道:“怎麼用,沒看到火苗?”

李益從胡手裡拿過了火摺子,給胡做了個示範,看到火摺子輕輕鬆鬆點燃了柴火,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送給你,用這個方便些。”

胡接過火摺子,真心誠意地道了一聲謝。

光芒緩緩走來,目光落在胡手中的火摺子上,嘴角微微上揚,輕聲說道:“謝謝你,益。今日捕殺的這頭野豬,你理應分到最上等的部位。”

李益微笑著擺了擺手,語氣堅定地回應道:“光,切莫跟我見外,將上好的部分留給孩子們吧。不知你們可曾考慮過自行馴養一些小動物呢?”

“馴養小動物?”光面露狐疑之色,好奇地追問道。

李益頷首示意,表示贊同,接著解釋道:“沒錯,比如說養雞,既能收穫新鮮的雞蛋,又可享用美味的雞肉。”

說罷,他伸手一指身旁那隻死去的野豬,繼續闡述道:“就連野豬的幼崽亦可圈養起來,待其成年之後再行宰殺。”

光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李益的提議,沉思片刻後,開口詢問道:“你們華夏部落是否也採用這種方式來養殖牲畜呢?”

“的確如此,像雞、鴨、豬之類的動物皆可馴化。我們部落實行自給自足,無需依靠狩獵為生,而是透過飼養家畜來滿足生活所需。此外,我們還掌握了農耕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