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置?

都說他衝在弟兄們前面,弟兄們何嘗不是替他擋住背後射來的箭。

他這一身功勞是弟兄們扶著上的,弟兄們死了,他就該替他們照顧好家眷。

赫連璟眸中閃過冷色,鄭重開口。

“皇上,府中女眷與孩子並非下人,她們的丈夫和父親或者兄長是臣的兄弟,當初是臣帶著他們入伍,害他們死在戰場上,其中不少人為臣擋過刀劍,臣欠他們的命就該替他們照顧好親眷。”

“臣保證公主嫁給臣就一定會是將軍府主母,後宅一切權力歸公主所有,只是府中女眷與孩子是家人,是恩人,誰也無法處置他們,包括臣。”

赫連璟一番話說得鄭重嚴肅,尤其是提起女眷和孩子時,明顯態度不同。

“夫妻一體,他們是恩人,你的意思是瓔珞嫁進將軍府後要將他們當恩人一樣好好供著?”

梁帝語調變得不同,目光沉沉。

赫連璟很清楚這是提醒,依舊不改說辭。

“臣絕無此意,臣欠他們的臣自已還,臣已經在將軍府西邊專門圈出一個地方讓他們居住,公主則住在東院,兩者相安無事,絕對不會冒犯到公主。”

公主嫁進將軍府,他的東西可以給公主,可女眷和孩子不行。

那些人家中已經沒有主心骨,孤兒寡母生存何其艱難,若他將他們隨便交與他人處置無疑是告訴別人這些人可以隨意欺負。

他若是敢做這種事,老爹會踢翻棺材板爬出來掐死他,死去的弟兄們更不用說。

眼見赫連璟油鹽不進,梁帝不悅地擺擺手。

“微臣告退。”

赫連璟一走,梁帝一改剛才的不悅,心情愉悅了不少。

高公公趁機奉上一杯茶。

山泉水泡的茶就是比宮裡的茶水好喝。

梁帝:“倒是個護短的,也算是有情有義。”

情意是個好東西,權臣有了情意才能掌控,武將更是。

拖家帶口養著那麼多人,只要將這些人拿捏在手裡,稍稍給一點好處,赫連璟就會為了這些人忠心耿耿替他辦事。

這可比京中那些世家子好用太多了。

世家出身從小什麼都不缺,出生起就在族學裡學習,學的忠君愛國,同樣學以家族利益為主。

在朝廷與族人利益之間,多數以族人利益為主。

這種人有的是靠山,想要讓這些人忠心耿耿並不容易。

給的少了人家看不上,給的多了容易滋生野心,一個不慎就難以掌控。

梁帝想到自已另一個女兒,想到趙家,眸中染上厲色。

士族根深蒂固,若是強挖會動搖國之根本,為此在與士族利益相關的政策和決定上需慎之又慎,不可隨心所欲。

他將所有女兒養成這般溫柔賢淑的性子,能當賢良好妻子,又能為皇族做出犧牲,以皇權利益為主。

公主培養好了就嫁給士族之子,要的就是與士族互相牽制。

效果是有的,可士族何嘗不知道他的目的,迎娶公主之後會敬著公主,各種好東西供養,卻不會讓公主掌中饋。

士族挑選的真正家主從來不會娶公主,即便是娶了公主也是因為婆母足夠厲害,完全掌控後宅。

等公主生下子嗣後就安排到族學,找人專門教養,等孩子長大可以成婚了就親自挑選合格的當家主母。

結果自然是越過公主將掌家權交到親自挑選的年輕主母身上。

士族歷經一代又一代不曾倒下,靠的就是選擇好的家主和主母。

被挑選的人都是牢記家規家風之人,能力上乘,便是面對皇權也有對抗的本事。

這些人太難掌控,他身為帝王需要這些人,可也防著這些人。

赫連璟與這些人相反,想要的不過是讓弟兄們過好,讓府中女眷孩子有人照看。

要的東西太少了,他甚至不用給多少東西就能換來對方為他做事。

單從這這一點倒也配得上他女兒。

梁帝心情不錯地準備批閱奏摺,一旁的高公公見狀小聲提醒。

“皇上可是要給瓔珞公主與赫連將軍下旨賜婚?”

高公公一句話提醒了梁帝。

“正好都在,兩道賜婚聖旨可以賜下了。”

賜婚聖旨早已準備好,楚瓔珞與赫連璟,楚瓔珞與趙晉安。

這兩道賜婚聖旨一直備著,玉璽早已蓋上,只是一直沒宣旨。

如今機會正合適將兩道聖旨立馬傳出去。

高公公拿著楚瓔珞與赫連璟的賜婚聖旨,何公公拿著楚嫣然與趙晉安的賜婚聖旨,兩人同時出現在前院,身前身後禁軍護送。

“將軍赫連璟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瓔珞公主為朕長女,系皇后所出,身份貴重,聰慧乖巧,品貌出眾,旦夕承歡皇太后膝下,未有一日不盡心竭力,太后與朕聞之甚悅。今有大將軍赫連璟居功至偉……”

“丞相府第三子翰林院修撰趙晉安接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嫣然公主為朕第七女,系皇后所出,身份貴重,秀外慧中,才貌出眾,太后與朕甚悅。今有丞相府第三子趙晉安……”

兩道聖旨像是長了腿一般迅速傳遍御苑。

京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幾乎都在,皇子公主也在,一時間摸不準皇上的心思。

趙晉安拿著聖旨,趙丞相與趙夫人高興之餘又難免忌憚。

趙夫人剛到御苑就去見了皇后,楚嫣然也在。

她跟皇后商量下旨賜婚之事,皇后說此事皇上有考量。

他們趙家自然知道梁帝的考量,哪怕他們暗示過,皇上也沒有下旨。

她沒法子,就跟皇后聊了其他事,又跟楚嫣然說了些話。

在她覺得差不多該離開了,嬤嬤過來說楚瓔珞去見了韓夫人之後求見皇上。

那時她就在皇后那裡,很快又聽到皇上見了楚瓔珞之後又見了赫連璟。

不用想也知道是為了兩人的婚事。

讓她沒想到的是梁帝事先沒有告知皇后和楚嫣然,也沒有告知丞相府。

只見了楚瓔珞和赫連璟後就下了賜婚聖旨,連同她兒子的賜婚聖旨也下了。

這不是明擺著以楚瓔珞為先。

趙晉安收好聖旨,給父母倒了茶水,出聲安撫。

“瓔珞公主深受太后喜愛,不僅名字都是太后取的,更是在太后膝下長大,說起來太后撫養皇上長大,又撫養瓔珞公主長大,父女在很多性情上是相同的,不管是出於孝道還是兒女之情,皇上都偏愛瓔珞公主。”

“況且瓔珞公主和親吃了苦頭,若是皇上不給瓔珞公主更多體面,公主今後在京中生活無疑會更艱難,說到底是皇上對公主的彌補,於朝局而言無關緊要。”

趙晉安的話稍稍安撫了趙夫人,趙丞相滿意地望向自家老三。

“你能這樣想是好的,皇上給瓔珞公主體面是因為她需要,只是再尊貴的身份也改變不了嫁過人的汙點,嫣然公主則不同,自身就是體面,沒有汙點,等你們成了婚,在京城如魚得水的只就是你們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