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封筆!
三國!將由我來終結! 泉麗大魔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感謝每一位觀看本書籍的書友,很遺憾,這本小說將要跟大家說再見了,或許每一個三國迷都會遺憾,對於這悲壯的東漢末年,多少人的思緒,隨著赤壁的那場戰火,隨江而去。
我想,正如三國裡面的人物一樣,我們扮演著各自的角色,興許輝煌,興許落寞,但終究還是留下自已波瀾壯闊的腳印。
好了!江湖路遠,再見!
(以下乃人物傳記!)
劉備篇
孤,生於漢室,死於漢室,雖不及先烈般力挽狂瀾,仍與天命鬥上四十餘載,但難憾天意!孤幼年家道中落,曾隨家母販履,偶感天下百姓悽苦,後從師盧子幹,得其儒家經典頗豐。於關張拜與桃園,三人志同矣,剿黃巾于徐青之地,與故友公孫共謀大業,後救孔融,援陶謙,深得百姓厚愛,方入徐。收布以扛曹,南下擊袁,後遭布變,隻身一人附曹,見天子,與曹煮酒論英雄,術亂,孤擊之,得血詔,收舊部復入徐。曹來攻之,敗焉。又一人北上投袁,兄弟離所。
孤觀袁不足以成大事,後分兵南下,與義軍擾曹,無果,投於荊州劉景升,暫於新野,後三顧請得臥龍出山,言去荊州之地,孤不許,後曹南下,孤帶百萬民逃之,於長坂坡險地,幸得琮援,得以存。後於江夏屯兵。
孤與江東孫氏合之擊曹於赤壁,大勝之,借南郡之地,謀荊南四郡,總歸有屬。借需還焉,孤西進川,援焉擊魯,不料焉先負之,百般無奈,不得已取西川之地,荊州恐變,孤以幾郡之地許之,戰曹於漢中龍興之地,得祖宗之厚福,勝也。昔日高祖之勢已成,漢室可興。江東孫氏襲荊州,孤之二弟亡矣。
為報關二弟之仇也,孤以漢中王自稱,興兵伐吳,將興漢之業忘矣,此乃孤之責,孤無悔,若不為弟解仇,得天下又如何之壯舉,孤之錯也。
孤於夷陵敗之,葬送蜀漢之基,悔之晚矣,於白帝城中駕鶴西去。
孤之一生顛沛流離,君以為,大漢之興可否?天之定數,孤鬥矣,無憾!
曹操篇
世人稱,亂世之梟雄,孤不苟同。
孤於宦官之家,幼時行俠客之義。董卓之亂,孤以刺董聞名於世,後其父賣家室得千萬金相助,得以成兗州之地。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掌九州之權柄。
孤先後戰布討術,擊宛,如成大事之勢,北方袁氏,四世三公,領百萬擊我,後孤戰於官渡,勝也。北方打定。
孤領百萬之兵南下擒劉,後收荊襄之地,與孫劉戰於赤壁之郊,大敗而歸。
孤不棄,屯田之。於漢中之地戰劉,遣百萬之民歸矣。後羽攻之,孤領兵守之,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孤與江東孫氏合之,終敗羽。
孤心裡憔悴,終將大業交於後人。
孤一生風流成性,灑脫至極,雖不為英雄也,可以豪傑稱乎?
孫權篇
江東之地,歷經三世,深的其兄之厚待,孤以統之,後遇劉於赤壁之畔大敗曹爾。
江東周郎,子敬阿蒙之輩早逝,孤痛之,後於曹聯合擊備,得其荊州之地。
備興兵七十餘眾功之,孤遣陸遜之輩守也,幸得夷陵大火,退敵軍之。
孤雖為吳王,世人以守成之輩言也,試問天下英雄,幾人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