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孫策的傷勢,荀彧並未當一回事。

別說現在的孫策不省人事,就是隻剩半口氣,華佗也能把人救活。

很快,收到訊息的華佗揹著藥箱,急匆匆地趕來。

經過簡單的檢視後,華佗老手一揮,表示沒有問題。

同行的江東官員見狀,鬆了口氣,回去跟周瑜覆命。

與此同時。

曹昂率眾,趕到曹操據城死守的平丘。

袁軍見遠處出現了大批曹軍,如潮水般退去。

這次曹昂沒有選擇主動出擊。

其一是大軍連戰三場,又長途跋涉,十分勞累。

二是袁軍人數太多,很容易中敵方圈套。

所以曹昂決定先進城和曹操匯合,再做打算。

曹操隔老遠,便看到外面軍隊,帥旗上的曹字。

不過出於謹慎,他還是放人下去,確認身份。

再三確認後,曹操欣喜若狂。

他沒想到,曹昂回來的那麼快。

而且還帶回了那麼多人。

平丘被圍了好久,曹操他們最後一次收到外界的訊息,是荀彧送來,江東發兵,夏侯淵大敗,退守慎縣,讓曹昂過去平叛的戰報。

曹操派出去回信的人,原以為出不去。

但看到曹昂帶那麼多人回來,曹操便放心了。

曹昂把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講給眾人聽。

整個屋子裡,滿是對他的讚歎。

“少將軍這麼厲害!簡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定西涼,平江東,救徐州,沒想到啊,沒想到,咱們守城的這幾個月,少主把能幹的事,全乾了。”

“乖乖,看這些涼州戰馬,個個膘肥體壯,一身腱子肉,有了這些騎兵,還有這麼多將士,咱們肯定能打過袁紹。”

聽他們這恭維曹昂,曹操滿臉欣慰。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曹昂帶兵打了三場,而且皆是一戰定乾坤。

這份戰績,翻閱史書,也沒有幾個能比得上的。

最關鍵的是,他的人越打越多。

開始只給他了四萬幷州軍步卒,一萬騎兵。

到現在的十萬步卒,兩萬騎兵。

簡直駭人聽聞!

曹操大喜,當即設宴,為曹昂接風洗塵。

喝的是曹安民售賣的蒸餾酒。

純度很高,不多時,除了負責值班的將領,其餘文武躺下不省人事。

就在曹昂準備回去休息時,曹操的貼身護衛典韋出來,請他進去臥室。

自從宛城一夜後,典韋再也不敢喝酒誤事。

每次宴會,只簡單的抿兩口,過過酒癮。

曹昂作為蒸餾酒的實際掌舵人,平時裡酒水暢飲,比那些人的酒量,不知好上多少。

在聽到典韋所說,曹昂沒有遲疑,跟著他來到曹操面前。

曹操坐在榻上,身邊是不知又從哪裡弄來的美婦人。

他喝完婦人遞來的醒酒湯,揮揮手,讓典韋把所有人都帶出去,屋裡只有曹操父子二人。

“昂兒。”曹操擺了擺手,讓曹昂坐在身邊,“你這次乾的十分漂亮,但城中可是危機四伏。”

說著,曹操從床榻下面,拉出一籮筐書信。

曹昂隨意地翻看幾封,竟發現是已方,通敵的書信!

曹操嘆息一聲,有些落寞地說:“這些都是我截獲,通敵的書信,有文人,也有武將。”

“有些多了。”曹昂緊皺眉頭,知道此事不好處理。

要是換做四百年前,他肯定會支起一口大油鍋,把這些人全炸了。

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耳濡目染,他深知,現在是戰時,要是把這些人全處理了,肯定會人心惶惶。

“吾覺得,可以秋後算賬。”曹昂建議,道,“現在大戰將起,殺了這些人,反倒會擾亂軍心,等戰勝袁紹,再慢慢處理。”

曹操十分滿意,頻頻點頭,此番話,正好說在他心窩子裡。

暫且先留他們幾天,等解決完袁紹,就有這些人受的。

“好,聽你的,那此戰,我軍該怎麼打?”

“還是按之前說的。”曹昂指著地圖,娓娓道來,“等大勝袁軍之後,吾帶精兵,追擊袁紹,見城攻城,見敵殺敵,父親就帶著大軍,收復郡縣。”

曹操有些擔憂,這次可不比之前,袁紹戰敗,一定會退回大本營冀州。

而冀州經過袁紹幾年的經營,早就變得軍民一心。

屆時一定十分難打。

但曹昂的計策,確實是當前,能一舉定乾坤的最佳方法,也是唯一解決辦法。

此戰兇險無比,要是他都不能完成,曹操想不出,麾下還有誰能堪此大任。

所以此戰只能讓曹昂頂上。

“昂兒,我手下士卒,武將隨你挑選,不過你記好了,盡人事聽天命,要是實在不行,帶兵突圍,兵沒了可以再養,人沒了就是真的沒了。”

聽曹操苦口婆心地規勸,曹昂下拜,“爹放心吧,吾這次不但會成功,還會取得大勝。”

“萬事小心,你征戰那麼久,想必將士們也累了,安心在城內休息七天,到時候和袁軍決戰。”曹操拍拍曹昂肩膀,話語間滿是豪氣。

曹昂得令,離開房間,安頓麾下士卒開始休息。

袁軍那邊,也得知訊息。

袁紹大怒,在中軍大帳,指著眾人咆哮,“廢物,都是一群廢物,那麼長時間,連座小小的平丘城都攻不下來。”

“那馬騰、韓遂,孫策、周瑜,更是廢物,就交手一戰,就被曹昂打怕,都是一群蠢豬。”

“報!”一傳令兵,渾身是血的闖進來稟報,“主公!大公子他被曹昂抓了!”

聞言,袁紹只感覺一陣頭暈目眩,暈死過去。

在場眾人,見到十分驚慌,連忙叫來郎中,扎醒袁紹。

“我的譚兒,我的譚兒啊!”

郭圖見狀,藉機建議,“曹昂從無敗績,必定心高氣傲,主公可利用這點,假意和他單挑,再讓諸將一起上去,利用人數優勢,把他俘虜,與公子交換。”

袁紹大喜,當即採納郭圖建議,讓陳琳寫下戰書,送到平丘城中。

不過若是此計真的可行,那他可不會拿曹昂,換袁譚。

袁譚雖然是他的大公子,但非常中庸,遠沒有袁尚聰慧。

死了也就死了。

能換個戰神曹昂,也算是他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