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總結|道德與法治八下重點知識歸納匯總

道德與法治

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至上

★知識點1 憲法的地位是什麼?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

★知識點2 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規範國家權力執行以保障公民權利。

★知識點3 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是: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知識點4 憲法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於人民?

(1)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2)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於人民的經濟基礎。

(3)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

(4)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並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

(5)憲法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於人民。

★知識點5 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什麼?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

知識點6 人權的廣泛範疇是什麼?

(1)人權的主體廣泛:既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人等。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群體。

(2)人權的內容廣泛: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

★知識點7 我國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

(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2)執法方面: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3)監察方面: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4)司法方面: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5)宣傳方面: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為現實。

★知識點8 憲法為什麼要規範權力執行?

(1)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於民。 (2)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

(3)規範國家權力執行以保障公民權利,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

知識點9 我國國家機構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在國家機構與人民的關係方面,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由人民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於主導地位。

(2)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係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3)在國家機關內部作出決策、決定時,實行民主集中制。

★知識點10 我國憲法是如何規範權力執行的?

(1)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範圍內行使。(法無授權不可為)

(2)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法定職責必須為)

(3)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

(4)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知識點11 我國現行憲法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職權等國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知識點12 為什麼說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1)憲法集中體現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2)憲法的權威關係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

(4)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能凌駕於憲法之上,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知識點13 中國共產黨如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原則?

(1)中國共產黨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

(2)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3)黨既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也領導人民執行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援司法、帶頭守法。

★知識點14 為什麼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從內容上看,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域性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

(2)從法律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3)從制定和修改程式上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4)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知識點15 加強憲法監督的原因與表現是什麼?

(1)原因:①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不受監督的權力將導致腐敗。

②為了保證國家機關嚴格按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備的監督公權力行使的制度體系。在這一監督體系中,憲法監督制度具有基礎性意義。

③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我們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不斷加強憲法監督工作。

★(2)表現: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地方各級人大在本行政區域內負有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的職責。

知識點16 如何加強憲法監督?

(1)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式。

(2)健全憲法解釋程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加強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憲法權威。

(3)對於各種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知識點17 怎樣增強憲法意識?

(1)國家層面:設立國家憲法日、 建立憲法宣誓制度等。

(2)個人層面:

①學習憲法。瞭解我國憲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著重領會我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積極參與憲法宣傳活動,為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貢獻自已的力量。

②認同憲法。我們要理解並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真正銘刻於心。

③踐行憲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

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

★知識點1 公民的基本權利有哪些?

(1)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監督權(批評和建議、申訴、控告、檢舉)。

(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保護。

(3)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

(4)平等權。(5)宗教信仰自由。

(6)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知識點2 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具體內容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些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2)政治自由。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3)監督權。我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知識點3 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條件是什麼?

(1)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2)年滿十八週歲。(3)未被剝奪政治權利。

知識點4 人身自由的重要性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

知識點5 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具體內容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3)住宅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式對通訊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

知識點6 人格尊嚴權的具體內容

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知識點7 社會經濟權利的具體內容

(1)財產權。公民可以透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並依法佔有和使用,獲取收益和進行處分。

(2)勞動權。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

(3)物質幫助權。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知識點8 文化教育權利的具體內容

(1)受教育權。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並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

(2)文化權利。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知識點9 我國公民應該如何依法行使權利?(公民應怎樣正確行使權利)

(1)任何權利都是有範圍的。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

(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3)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4)公民權利如果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式維護權利。

★知識點11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

(1)遵守憲法法律。(2)維護國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納稅。

(5)其他義務: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

知識點12 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內容分別有哪些?

(1)維護國家安全: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洩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等。

(2)維護國家榮譽: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汙。

(3)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知識點13 為什麼說權利義務相統一?(權利與義務的關係)

(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例如,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知識點14 公民如何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

(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

(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

知識點15 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做主

知識點1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地位、內容

(1)地位(性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內容

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②人民和人大代表的關係:人民透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③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這些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並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

④實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經人民代表大會充分討論,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民主決定。

知識點2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以來,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

(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知識點3 如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透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黨的主張透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

(2)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支援和保證人民透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擴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

(3)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透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4)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國家機關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協調,保證國家統一高效組織推進各項事業。

知識點4 人大代表有什麼職權?(權利)人大代表和人民的關係是什麼?(義務)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有權依法審議各項議案和報告、表決各項決定、提出議案和質詢案。

▲(2)人大代表必須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絡,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接受人民監督。

★知識點1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知識點2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根本宗旨、最終目標、地位

(1)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2)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3)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實現共產主義。

(4)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知識點3 我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知識點4 人民政協的地位(性質)、主題、職能

(1)地位(性質):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2)主題:團結和民主。 (3)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知識點5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意義(優越性)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2)有利於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

(3)有利於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

(4)有利於凝聚人心,反對分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

知識點6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

(1)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我國憲法規定,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3)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機關。

(4)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民族自治機關必須服從中央的領導。

★知識點7我國形成的民族關係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知識點8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地位、內涵

(1)地位(性質):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內涵:我國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別選舉產生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

知識點9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有哪些?分別有什麼內容?

(1)居民委員會:成員由居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2)村民委員會:成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

知識點10 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意義

有利於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知識點1 現階段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2)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知識點2 公有制經濟的地位是什麼?包括哪些經濟形式?

(1)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經濟形式: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知識點3 我國國有經濟地位: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知識點4 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1)在我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2)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知識點5 面對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國家應該怎麼做?(國家政策)

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知識點6 按勞分配的前提、尺度、政策

(1)前提: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必須參加勞動。

(2)尺度: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後,以勞動者所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3)政策:保護勞動所得,增加勞動者勞動報酬。

知識點7 除了按勞分配,我們還有什麼分配方式?

(1)按生產要素分配:讓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資料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

(2)在一定條件下,人們可以取得社會保障收入,獲得社會公益事業的幫助。

知識點8 市場經濟體制的含義、調節方式、作用

(1)含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

(2)市場調節方式:價格、供求、競爭等機制來調節。

(3)市場機制的作用:市場機制像一隻“看不見的手”,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知識點9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什麼意義?

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行科學宏觀調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知識點1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知識點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是什麼?(性質):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全國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於最高地位。

知識點3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是什麼?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是怎樣的?

(1)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它是本行政區域內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2)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都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知識點4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1)立法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根據憲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權。(制定、修改、廢止法律的權力)

(2)決定權:各級人大和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依據憲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

(批准、表決透過大政方針、財政預算、規劃、重大事項)

(3)任免權:各級人大和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依據憲法和法律享有對相關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及其他組成人員進行選舉、決定、罷免的權力。

(4)監督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權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縣級以上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監督本級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工作。 (聽取、審議、審查“一府兩院”工作報告)

(2)任職條件:①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②年滿四十五週歲。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1)公佈法律、釋出命令。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佈法律,釋出特赦令,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宣佈戰爭狀態,釋出動員令。

(2)任免權。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3)外事權。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批准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

(4)榮典權。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授予國家勳章、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知識點1 什麼是國家行政機關?我國的行政機關是如何組成的?

(1)含義:行政機關是依據憲法設立的,依法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組織和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國家機關。

(2)組成:我國行政機關由國務院及其領導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成。

知識點2 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權力機關的關係

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性質),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權力機關透過的有關法律、決議和決定。各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大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知識點3 行政機關與人民的關係是怎樣的?為什麼要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

(2)行政機關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知識點4 如何理解行政機關的職權?

行政機關層級不同,職權也不同。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統一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知識點5 行政機關怎樣做到依法行政?

(1)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於負責、敢於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

(2)為了防止工作人員出現履職不力、監管缺失、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問題,必須加強對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權責要對等,失責要追究,侵權要賠償。

知識點1 國家監察機關的產生、性質、組成

(1)產生:國家監察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國家監察委員會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2)含義: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性質),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3)國家監察機關包括: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

知識點2 國家監察機關如何行使監察權?

(1)依照法律規定,監察委員會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實現國家監察全面覆蓋。

(2)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3)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相互制約。

(4)監察機關在工作中需要協助的,有關機關和單位應當根據監察機關的要求依法予協助。

知識點3 監察委員會的職責

(1)監督職責。監督是監察委員會的首要職責。監督委員會依照憲法、監督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監督所有公職人員行使公權力的行為。

(2)調查職責。調查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是監察委員會的一項經常性的工作。

(3)處置職責

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或者予以誡勉。作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政務處分決定。進行問責。對涉嫌職務犯罪的,將調查結果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

知識點1 我國的司法機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知識點2 人民法院的性質是: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知識點3 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

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透過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知識點4 人民法院應該怎樣行使職權?

(1)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2)人民法院對公民權利提供有效救濟和保障,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知識點5 人民檢察院的性質是: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知識點6 人民檢察院的基本職權

透過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

知識點7 人民檢察院怎樣行使檢察權?

(1)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2)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必須忠實於事實真相,忠實於法律,忠實於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知識點1 如何理解自由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1)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路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

(2)自由主要是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依照自已意志活動的權利。

(3)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知識點2 自由和法治的關係

(1)二者相互聯絡,不可分割。

(2)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3)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規範自由又保障自由。

知識點3 在法律意義上平等的含義

(1)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

(2)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

知識點4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

(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知識點5 我們應該如何珍視自由?

(1) 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

(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

★知識點6 我們應該如何踐行平等?

(1)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2)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

(3)踐行平等,就要敢於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4)踐行平等,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

知識點7 公平具體要求

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範的約束;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知識點8 公平的重要性(公平的價值)

(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

(2)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於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衝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於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知識點9 正義的重要性(正義的價值)

(1)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

(2)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正義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

(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制度的生命在於正義,制度的效用在於保障正義。

(4)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利於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知識點10 如何把公平從美好的願望轉化為現實?(如何堅守公平)

(1)個人維護公平(個人)

①面對利益衝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

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於對不公平說“不”,採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2)制度保障公平(國家)

①對於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

②對於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知識點11 如何守護正義?

(1)個人守護正義(個人)

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於鬥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2)司法維護正義(國家)

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

②為了實現司法正義,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