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這座有著“三大名樓之首”美譽的滕王閣裡;“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在這座打響八一起義第一槍的英雄城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這座充滿無盡活力的動感之都——南昌,這座紅色之都,它的美好如深埋的寶藏,正等待著你去慢慢挖掘。

南昌的第一站——“八一”起義紀念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前身為“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參加起義的部隊包租下這幢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後又多次在此舉行會議,成為領導起義的指揮中心。不論是那極具民國風格的江西大旅店;還是那觸目驚心的古戰遺蹟;他們都用飽經滄桑的眼神,警示我們“勿忘歷史,振興中華。”破舊的軍服,簡樸的餐具,傷痕累累的桌椅,一個個文物,暗暗敘述著自已的故事。同學們彷彿回到了那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看見了塵土飛揚的戰場。大家肅然起敬,嚴肅的氣氛在展廳內緩緩蔓延開來。

煙雨朦朧的江南,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在這片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矗立著三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名樓:黃鶴樓、岳陽樓和滕王閣。

白雲千載空悠悠的黃鶴樓,彷彿一座立於雲端的仙閣,它見證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豪情壯志與離別哀愁;氣蒸雲夢澤的岳陽樓,則以其雄偉壯觀的氣勢,吸引著人們登高遠眺,俯瞰洞庭湖的壯麗景色;而滕王閣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令唐代詩人王勃為之沉醉。

滕王閣,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坐落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它始建於唐永徽四年,由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所建,因此得名。這座樓閣歷經風雨滄桑,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

尤其是初唐詩人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使得滕王閣聲名遠揚,流傳千古。每當夕陽西下,晚霞映照在江面上,孤雁飛翔其間,與江水、天空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這種意境讓人陶醉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交融。

滕王閣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展示了古代建築藝術的高超水平,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情感。遊客們紛至沓來,登上滕王閣,品味歷史的韻味,領略詩意的美好。站在閣樓上,眺望遠方,心中不禁湧起對古人智慧和才華的敬仰之情。

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獨特、氣勢恢宏,彷彿將人們帶回了古代的時光隧道里一般令人心醉神迷。這些建築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更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文化底蘊與智慧結晶。

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些盤旋於柱上姿態矯健靈動且霸氣十足的驕龍,以及展翅欲飛栩栩如生如同要衝破雲霄般的鳳凰。它們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彷彿在下一個瞬間便會長嘯一聲,騰空而起,直飛雲霄之上,讓人不禁為之驚歎不已!而那些精美的壁畫,則更是美輪美奐,色彩斑斕,線條流暢細膩,筆觸輕盈婉轉。每一幅都訴說著一個個動人故事或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畫卷,使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再看那回字形的長廊,綿延不絕,幽靜深邃。漫步其間,彷彿能夠穿越時空,回到唐朝,親眼目睹那開明繁榮昌盛至極的開元盛世,領略其無盡風華絕代之處,感受那份來自千年前厚重深沉又博大精深之氣息。令人心生嚮往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精緻典雅的亭苑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各處,與周圍環境相互映襯,相得益彰,顯得格外引人注目;而不遠處波光粼粼、清澈見底、水光瀲灩的江面則宛如一面巨大鏡子,倒映出岸邊垂柳依依繁花似錦美不勝收之景,大自然猶如一位技藝高超卓越非凡的畫家,以天地為畫布,江水為顏料,勾勒渲染出一幅壯闊絢麗多彩多姿之畫卷。為滕王閣增色不少,使得整座樓閣越發顯得宏偉壯觀,氣勢磅礴,震撼人心!

面對如此美景,在場眾人無一不是陶醉其中難以自拔,甚至連原本輕快急促的腳步也不知不覺間變得緩慢下來,生怕驚擾破壞了這份難得寧靜美好氛圍,只想靜靜欣賞品味這一切……

在八一起義紀念館,革命先輩的事蹟激勵著我們奮發向上,而漫步於滕王閣,那份韻味陶冶著我們的情操,提高了我們的獨立性。友誼,團結,與人交流。在不知不覺中,大家也成長了許多,而比起在家中宅著,大自然的無限趣味也令我們眼前一亮。走出門,才能體味大自然的奇妙。這,或許就是社會實踐的魅力吧。

南昌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它也將助著我們,向前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