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北江岸期中,20)請你以“用心才會有回報”作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

一,緊扣文題有真情實感。

二,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於1000字。

三,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作者就水那麼一點點字數,不過分吧。)

《老子》一書當中說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這幾句話的意思在這裡,作者就通俗的解讀一下:想要獲得成功談何容易?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情!它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地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並持之以恆、日復一日地努力奮鬥才行。只有這樣腳踏實地、步步為營,才能逐漸積累起足夠的力量與資本,最終鑄成屬於自已的輝煌成就。

如果渴望登上勝利之巔,那麼絕不能半途而廢、淺嘗輒止。唯有全力以赴地揮灑辛勤的汗水,方可收穫夢寐以求的輝煌成就。

遙想當年那風雲變幻的春秋時代,天下紛爭不斷,各諸侯國間戰火頻仍。吳國和越國毗鄰而居,但兩國常因利益糾葛而兵戎相見。某次激戰過後,越國遭遇慘敗,越王勾踐淪為吳國階下囚。此後,勾踐過著悽慘悲涼的日子——他卑微如奴,終日侍奉吳王夫差左右;他忍辱負重,歷經磨難後終獲吳王信任,並得以歸國。

歸國後的勾踐立下雄心壯志,誓要發奮圖強,報仇雪恨。然而安逸的環境容易讓人意志消沉,為避免自已沉溺於享樂之中而忘卻屈辱,勾踐毅然選擇臥薪嚐膽:他睡在鋪滿稻草的硬板床上,甚至在屋內高懸一枚苦膽,每日必親口品嚐其苦味。如此這般堅持不懈長達十餘載,越國逐漸強大起來,最終實現逆襲,將吳國擊敗。曾經不可一世的吳王羞憤難當,自盡身亡。至此,勾踐成功一雪前恥!

由此,我們不禁能夠想到,如果越王勾踐沒有臥薪嚐膽,秣馬厲兵,而是放任自流,自甘墮落,那麼結果將會如何呢?結果肯定是一世為奴,而越國的子民們也只能受到別國的壓迫和剝削,所以說只要用心,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曾國藩曾經說過一則名言:“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用“至誠”才能夠戰勝“至偽”,才能獲得寶貴的成功。

要明白,我們現在流淌下的每一滴辛勤汗水和苦澀淚水,都是為了去擁抱明天那璀璨奪目的輝煌時刻。這就像整日埋頭雕刻石頭的齊白石和專注揮毫潑墨、讓毛筆在水池中游弋的王羲之一樣,他們所傾注的心血和精力難道還不夠多嗎?

齊白石夜以繼日地雕琢,以至於滿滿一筐堅硬的石頭都被他刻成了細膩的石漿;而王羲之則孜孜不倦地練字,長時間涮洗毛筆竟把一池清水染得如墨般烏黑。然而,正是因為如此執著的付出,他們才最終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齊白石所篆刻的印章如今已是價值連城、千金難覓;而王羲之更是憑藉其卓越的書法技藝贏得了後人無上的尊崇,並獲封“書聖”之美譽。毫無疑問,他們之所以能夠獲得這般輝煌的成果,與其持之以恆的努力密不可分。換句話說,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才能換來正比例的豐厚回報。

偉人之所能成就其偉大,在於他們相較於常人更具用心與勤奮。故而,吾等當以偉人為榜樣,全心全意地投入,方能斬獲獨屬自身的輝煌成就。

【下文乃鄙人厚顏無恥之自評:本文緊緊圍繞核心觀點展開論述,巧妙援引《老子》中的言辭,並結合曾國藩的名句,同時列舉越王勾踐、齊白石、王羲之等名流大家之事例,運用道理論證及舉例論證之法,使得論據充實富足,論證思路清晰明瞭,強有力地支撐起中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