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李愔可謂是滿面春光,自打在江南道立功後,本以為已經擺脫了在李世民心中印象。
直到太極宮的黃門太監把皇帝的原話傳達,在蜀王府上鬥蛐蛐的李愔表情最開始是錯愕,沒多久轉為憤慨,接著又似是些許不甘...反正那不被認同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這世間還是隻有張明懂本王...做大唐的皇子還不如當個威風的張家軍...嗯...回頭等張明回來本王得跟他好好說道說道...!】
心中這般想,但李愔臉上卻乖巧無比,他也是怕這些個傳旨的黃門看出什麼道道,到時候學到李世民耳中那就不好了。
......
太極殿內,李愔雙膝跪地,拱手:“兒臣拜見父皇,父皇聖安!!”
“...嗯...”撫須上下打量著跟前的李愔,李世民心中感慨莫名。
張明能把自已這逆子調教好,李治不能拜在他門下...太過可惜了...
“不知父皇有何差遣,兒臣肝腦塗地,願為父皇分憂!!”
“...這些話...是誰教你的?”
李愔心中暗喜,張明讓他多跟房玄齡走動果然沒錯,舔了舔嘴唇咧嘴一笑:“為父皇分憂本就是為人子應盡本分,兒臣之前是太不懂事,但聖人有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兒臣只覺自已醒悟得太晚!!!”
聽到這話,李世民哪能沒有感觸?竟是上前一步將平日裡嘴中的逆子親自攙扶起來:“不晚,不晚啊,我兒醒悟得不晚!!!”
連連三句,一眾朝臣有含笑撫須點頭的,有共鳴感動的,其中還有小部分無語的...
見此,王德懂味的將準備好的魚符雙手呈遞在李世民跟前,後者拿起,意味深長的看了眼李愔。
良久過後,魚符被李世民小心的放在自已這‘逆子’手中:“大唐新的兵制,你尉遲伯伯那邊會仔細說與你聽!拿著這魚符去渭水兵營找他調集兩萬兵馬糧草!!”
李愔心中咯噔一聲,自已不過學著書中拍馬屁而已,父皇這就要讓自已去戰場建功?!這...這不是讓自已找死麼...
“...父...父皇...”
似是看穿的李愔心中所想,李世民嗔笑:“打仗之事還輪不到你小子!!”
話音落下,李世民又看向身後的一眾朝臣:“你們今日所奏都是豪紳聚眾辦理過所一事?”
“......”朝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預設之意溢於言表。
見此,李世民旋即示意王德將他們手中奏書一一收了過來,厚厚的兩疊整齊碼放在李愔跟前。
“...父皇,這些是?”李愔面露不解。
“大唐要收歸天下田契,這些個豪紳心中不甘朕能理解,但如今他們在此關鍵之際欲做那攜資叛國之事...”
聽到這話,韋挺連忙上前拱手:“陛下,這叛國二字...是否太嚴重...?!”
眸光瞥向韋挺,李世民淡淡問道:“韋卿心中的天下黎民,到底是這些豪紳呢...還是那布衣百姓?”
韋挺瞬間被驚出一身冷汗,連忙將身子躬了躬:“...這...臣絕無此意!!臣是怕...是怕大唐的經濟因此遭到前所未有重創...畢竟一個國家若經濟崩潰...”
房玄齡出言打斷道:“韋大人是不是多慮了?”
君臣間談話觸怒龍顏畢竟不是什麼好事,韋挺心懷感激的看向房玄齡,順著話題拱手一問:“...還請房相賜教!”
“賜教不敢擔!韋大人,如今我大唐可謂是要糧有糧要錢有錢,陛下這般決定...房某不否認確實會打亂國家整體的經濟局勢。然,正所謂不破則不立,諸位可以試想,若是朝廷將糧食買賣權抓在手中...”
話音落下,房玄齡環視一眾同僚,話語鏗鏘有力:“我貞觀一朝屆時不說後無來者,那文景之治又可與吾朝比乎?!!”
此話一出,朝臣們心中意淫之意頓生,特別是李世民,聽得那叫個激情澎湃,臉上自然而然的浮現滿意笑容。
長孫無忌單手舉起第一個出聲附和:“收歸天下田契,設立糧局,我長孫家第一個支援!!!”
“...我...我也支援!!!”
“...陛下,回頭臣便將家中薄田全數交與戶部清點,錢,臣分文不要!!”
“...臣...臣也不要!!”
......
趁君臣激動之際,李愔偷摸著開啟身邊一本奏摺翻閱了起來。
這一幕自然逃不過李世民法眼,後者不語,依舊與朝臣們感嘆即將到來的貞觀盛世。
“父皇!!”
一句高亢的語調響起,眾人看去,李愔竟是站起身來,略顯稚嫩的臉上浮現絲絲殺意:“這些個富商豪紳簡直好膽!兒臣這便去渭水兵營點齊兵馬,叛國賊子不殺盡,兒臣誓不還朝!!”
李世民剛要出聲,房玄齡再次上前,拱手道:“陛下,臣倒是有個主意!”
“哦?房相但說無妨。”
“陛下,除開世家外,天下豪紳富商絕不在少數,往日裡他們所缺的無非是晉升機會和一個身份罷了...”
李世民點頭,露出若有所思模樣,房玄齡繼續說道:“陛下不是張明,皇權是公器,耍威風,好勇鬥狠我李唐怎屑去做?”
“......”
“陛下當上承先賢文景開皇之治,今啟我貞觀一朝盛世。陛下乃千古治世明君,何不只除首惡,讓那些豪紳家中的讀書人感涕皇恩之際...陛下,如今大唐不是準備籌辦書院麼,這但凡是讀書人都應該好生用起來!一刀斬...臣並不認為是上上之策!!”
“嗙!——”
李世民手掌重重拍在引擎蓋上,嚇得房玄齡當即一個激靈全身一抖:“好!!好一個文景之治又可與吾朝比乎,好一個今啟我貞觀一朝盛世。房相之言正是朕心中所想!!李愔聽旨!!”
“兒臣在!!”
“著令你即刻前往渭水兵營點齊兩萬兵馬,這些奏章中的州道內,不論世家還是豪紳富商,但凡查實確有所言出逃之意...其當家之人不論人數,通通押回長安城刑部受審!!另外,家眷若有悔改之心,可不與追究!!”
“兒臣領旨!”
見到這一幕,朝臣們紛紛拱手:“陛下寬宏,千古治世明君當獨屬我貞觀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