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就屬於海洋的……”

阿峰看著餘邵,說道:“當年自由潛CWT當年110米的世界記錄,不也是一個漁獵愛好者創造的嗎?”

自由潛CWT當年110米的世界記錄,是一個叫做Abdelatif Alouach的漁獵愛好者創造的。

那個漁獵愛好者花了四分三十七秒,下潛到了110米的深度,創造了恆重有蹼的世界紀錄。

然後,在接下來的第二年,Abdelatif Alouach又衛冕了自已的世界冠軍,將這個深度提高到了118米,保持了好久才被後來人打破這個記錄。

這個例子,說明了無論是深潛還是漁獵,都是殊途同歸的。

反正都是潛水,一竅通則百竅通。

有些優秀的天賦型漁獵者,是不相信AIDA之類的星級的,他們只相信自已的體感而已。

“真是勸不動你……反正你們注意安全吧,我在水面上隨時接應你們。”

餘紹有些無奈,最終還是說道。

事已至此,再勸阻也沒有什麼用,只能希望阿峰今天一切順利,根本用不上安全員。

那樣的話,也就不用把希望寄託在這個從哪冒出來的蕭戴夫身上。

蕭戴夫和阿峰兩人整理好所有裝備,坐在船的親水甲板上,比了一個OK的手勢。

嘩啦……

兩人同時跳入海中,手搭在鑽井平臺的架子上,準備開始潛水。

“別往心裡去,他就是作為buddy,擔心我的安全而已……畢竟今天我們要下五十米,他怕有什麼閃失。””

何峰拍了拍蕭戴夫的肩膀,語氣有些沉重地說道:“餘少上個月在聖龍潭才失去了自已一個潛伴,他不想再多失去一個了。”

潛水者所謂的buddy,就是潛伴。

很多時候,一個負責任的buddy就等於是半條命,是能把性命安全都放心交給對方的好兄弟。

阿峰在聖龍潭裡,就是餘紹的上午的buddy。

而餘紹這個傢伙,膽子大又不怕死,做夢都想衝擊100米深度。

光阿峰一個人,就在水下給他救起來過兩次,等於是兩次救命之恩。

有這層關係在,難怪餘紹對蕭戴夫這麼懷疑了。

因為,這次五十米漁獵的難度實在太大了,必須要有一個靠譜的buddy才保證阿峰的生命安全。

餘邵已經失去了一個生死相交的兄弟,不想再失去阿峰這另外一個好兄弟了。

所以,他才會百般刁難蕭戴夫,哪怕是讓蕭戴夫知難而退,也比在水下出事要強。

“我明白他的心情,放心,五十米不會有什麼事情的。”

蕭戴夫有些無奈,說道。

上一世,作為亞洲頂尖的潛水員,他無論是帶不帶腳蹼,潛水記錄都能達到100米以上。

在開放海域裡,也能有四五分鐘的動態時間的餘量,去追逐大魚。

這種五十米的漁獵深度,或許對許多人來說是極限,但對於他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大的挑戰。

只是,阿峰卻根本不知道蕭戴夫真實水平。

或者說,阿峰已經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水下五十米,對於自由深潛來說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但對於漁獵來說,這已經非常難了。

在這個世界上,能在水下五十米的深度打獵的潛水者並不多,阿峰勉強算是其中一個。

哪怕只是單純地給漁槍上膛,和餘邵這種單純的深潛相比,也得消耗很大的體能。

這種運動供養模式,不是那幫只會深潛的人能適應的。

除此之外,這種高水平的漁獵者,絕大部分都是外國人,他們通常在東南亞、新世界或者中東一帶的活動,很難邀請到國內來。

為了這個符合要求的潛伴,阿峰已經找了很久,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蕭戴夫。

畢竟,他是唯一一個敢跟著自已來進行這個五十米的漁槍測試的人。

哪怕蕭戴夫說的有些水分,但只要他能潛到三四十米,也能靠著安全繩去保護他了。

“好了,前面幾潛不急著達到五十米,我先下去探下路,你在我上面當安全員……有什麼事情我會拉三下安全繩,然後你再救我。”

阿峰交代完這一句,然後自已一馬當先,率先潛了下去。

“先下去開線,是個講義氣的buddy……”

蕭戴夫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說道。

阿峰是一個有信念,講義氣的人。

有信念是指他一定要創造自已國人的漁槍品牌,執著地進行嚴苛的五十米深水漁獵測試。

講義氣是指他下水之後,直接衝鋒陷陣在第一線,把最危險的事情留給自已。

就衝著這幾點,蕭戴夫今天就打定主意,一定得護著阿峰,絕不能讓他出事。

嘩啦……

蕭戴夫緊隨阿峰其後,潛入水中。

“不愧是大藍水的結構體,水裡好多魚啊……”

看到水下的景象,蕭戴夫不由心中暗暗感慨。

剛一下水,蕭戴夫就能看到長滿藤壺的,宛若鋼鐵迷宮裡的結構體裡,有許多的魚類在其中穿梭遊弋。

其中,數量最多的魚,莫過於密密麻麻的池仔了。

池仔是俗稱,它的學名叫做竹莢魚。

這種竹莢魚也就二三指大小,並不是漁獵者的目標魚。

但是,井架富集的浮游生物、藤壺還有竹莢魚等小型魚類,在廣袤的海洋當中,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

所以,許多大魚也會被這個生態系統給吸引來這裡,在捕獵小魚的同時,也成為漁獵者的獵物。

要知道,大洋裡的絕大部分地方,其實都跟荒漠一樣。

魚群比較集中的地方,要麼是結構體,要麼是沉船珊瑚礁等洋流擾動的地方,這些地方才會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

井架這種結構體,算是魚類最豐富的地點之一了。

蕭戴夫的眼尖,剛下潛到七八米處,就看到一條十來公斤的點帶石斑在結構體裡探頭探腦,準備伏擊那些竹莢魚。

這種大小的石斑在近海,幾乎就是每個釣魚佬的終極夢想,。

而在結構體裡,只是最普通不過的大魚而已。

看了一眼,下面的阿峰似乎也發現了獵物,並不急著下潛。

“好肥美的石斑……就拿你來祭槍好了!”

蕭戴夫心中一動,開始給漁槍上皮筋,準備開始第一槍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