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是不同的,有的人生來就含著金湯匙,享受著榮華富貴;有的人則一出生便註定了貧窮和困苦。但無論身份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夢想和追求。
世家子弟們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注重禮儀和規矩,以維持家族的尊嚴和地位。而平民百姓則透過辛勤勞作來改善生活條件,他們雖然沒有顯赫的背景,但同樣有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自從科舉制度改革後,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不論是世家子弟還是平民百姓,都有機會透過自已的努力改變命運。這無疑給了人們更多的希望和動力。
然而,出身並非我們所能選擇的,但未來卻是可以掌握在自已手中的。只要我們勇敢地面對困難,努力拼搏,就能實現自已的理想。
冉浮雲賦予女子權力,並不僅僅是為了維護自已的統治。在前世,她曾目睹過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那是一個充滿活力與創新的時代。如今,她成功推動了女子科舉制度的建立,使得女子能夠參與政治,成為官員。這一切都是她努力的結果,也是她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離開慈寧宮後,冉浮雲揮手示意輦轎先行回宮。瑤冬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她,身後緊跟著三十多位宮人,一路小心伺候。
這樣龐大的排場行走在路上,吸引了眾多宮人的目光。他們紛紛避開視線,不敢輕易窺視冉浮雲的面容。畢竟,她可是當今能夠上朝的太后娘娘,誰又敢得罪!
……
杜明蘭就熱愛學醫,雖然曾經醫術高超,到處雲遊。
但是作為簡王之女,深知官場爾虞我詐,自已父親雖然憑藉四十萬大軍,成功將張得水推上攝政王的位置。
但他已經回到南方,遠水解不了近渴。留下的人手,想讓自已在宮中完全掌握所有事務,還是遠遠不夠的。
當初的皇后都玩不過冉浮雲,自已更是艱難。
還好冉浮雲現在有了安寧這個軟肋,自已才能借這個機會在乾清宮和養心殿這兩個重要的地方安插人手。
可惜冉浮雲太過多疑,換去的人手已經沒有了好幾批了,那可都是父親留下的精英,看來,是時候啟動陸可欣給自已留下的暗手了!
……
先帝死後,暗衛本是新帝繼承,自然是到了冉浮雲手中,暗五作為曾經冉浮雲身邊的得力助手,那可是得到過不少獎勵的。
如今又開始為冉浮雲辦事,“千面”這個組織已經發展到各個鄉鎮了。
世間無家可歸的孤兒數不勝數,冉浮雲雖然缺少人手,但也不想讓一些品行不端的人加入組織。因此,她需要有人來幫忙篩選人員。
暗五正是負責篩選的那個人,他現在明面上擔任兵部員外郎一職,可以說是冉浮雲以前在兵部留下的暗手之一。
儘管名為暗衛,但有些人還是渴望擺脫這種身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結婚生子。冉浮雲並非不通情達理之人,如果有暗衛想走到明處,她會盡力為他們做好安排。
然而,死士與暗衛有所不同。皇家一直培養著一萬名死士,這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難怪先帝在位時銀子消耗得如此之快,原來都用於養這些勢力了!
想到這裡,冉浮雲不禁感到慶幸。當年她選擇用毒藥送走先帝,而不是直接動手刺殺。如果那天她用刀結束先帝的生命,恐怕自已也會被逼迫陪葬!
同時,冉浮雲也明白了,當年先帝后來為何會覺得自已手握大權了,原來是這些死士給的信心。只可惜,先帝不善用人,又不會籠絡大臣,最後他的死,竟然一個疑心的都沒有。
……
唐侯爺冉浮雲還不打算動,只要世家還想崛起,就必然會經過唐家,更何況女兒和唐家還有婚約。
想到此,冉浮雲深深的看了一眼宮門的方向。
嘆口氣道:“終究還是被困在了這深宮中。”
……
時間來到了天啟朝,安和一年的六月,這一天對於冉浮雲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她的生辰。
身為太后,冉浮雲的身份尊貴無比,因此她的生辰自然不能像普通人那樣悄無聲息地度過。
除了要接受朝中大臣們的朝拜外,各地的官員也會有一部分人獲得資格進京朝拜。
這些官員來自五湖四海,他們帶著各自的禮物和祝福,希望能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向太后表達自已的敬意。
而那些誥命夫人們更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她們精心打扮,盛裝出席,希望能在太后面前展現出最好的一面。
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冉浮雲坐在宮殿內,微笑著接受著眾人的朝拜和祝福。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高貴和威嚴,但同時也流露出一絲溫暖和親切。
她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她的地位和權力所帶來的榮耀,但她也明白,這些榮耀背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責任。
……
翠茗自從被白夫人認成女兒後,本來剛過了幾天大小姐的生活,結果攝政王針對白侯爺,將全家人都趕到了遠州當小官。
冉浮雲將翠茗又留下來,現在是代詔女官。
之前冉浮雲本來是想透過翠茗這步棋,讓董閣老徹底倒臺,結果董閣老自尋死路,沈臨川又行動迅速,白理仁這步棋就沒用上。
如今冉浮雲身邊的老人,死的死,背叛的背叛,冉浮雲又把翠茗召到宮中,也算是又多了個人手。
除了這個原因,也是因為唐家將籌碼放在冉浮雲身上的一種表現。
沈臨川的庶妹沈婉清也已經和唐家和離,現在在吏部當值,由於哥哥沈閣老,一般也沒人敢欺負她。
……
蕭芝語和冉浮雲其實是自幼相識,只是後來她隨父母去了大澤鄉,兩人就沒有再聯絡。
後來冉浮雲想起前世董閣老在大澤鄉的私兵,派人去打探,發現了蕭芝語,於是讓她進京幫忙的。
如今蕭芝語掛了五品的官階,在女院當院長。
……
人的運氣,總是捉摸不透,或許,有些人,你以為她已經死了,但她還活在某個角落。
與此同時,遠州。
沈臨川的嫡妹,曾經被拐走的以後,眾人都以為此女早就死了。
然而,她現在已經變成遠州巡撫江巡撫,自小養大的女兒,華太妃的妹妹,江秋婉。
當年江秋婉一路被拐,到了江家以後,江夫人心善,收留了她,因為江秋婉年幼早已說不清自已的姓名,只記得有個婉字,因此起名江秋婉。
江巡撫得知新帝已立,自已的女兒和外孫被關在了京城,本想親自前往檢視。
然而江秋婉卻主動請纓:“父親,您待我如同親女,姐姐如今被困,女兒理應前去,還請父親成全!”
就這樣,在冉浮雲的生辰宴上,江秋婉成功到達京城。
……
沈婉清是第一個發現的,江秋婉的那張臉,和自已的哥哥有幾分相似。
她真是沒想到,過了十幾年,竟然還能回來!
沒錯,當年自已還是庶女的時候,是姨娘為了自已能成為嫡女,聯合暗網的人,在燈會那天將人綁走了。
哪怕當年的事情不是沈婉清做的,最終受益的也是她,還好其他人都沒發現。
……
岐王府。
大皇子被冊封為岐王,在京城建府。
雖然不允許私自離京,但是並沒有限制其他的自由。
兩姐妹相見以後,江春時十分激動。
“眾人都知岐兒已經敗了,本宮也因為背叛太后,皇兒連個封地都沒有,只能留在京城。”華太妃卻說卻激動,聲音有點哽咽。
“姐姐,父親派我來京城,就是來幫你的。雖然我不知自已的生身父母是誰,但是當年能用的起三品以上鶴紋玉佩的,一個一個找,總能找到。如果運氣好,皇位更迭時此人沒有被清算,那將是我們江家翻身最大的保障。”
江秋婉和姐姐性格相似,風風火火,但是心機更深一些。
姐妹二人還在謀算認親。
……
作為內閣第二人的候子散,沈臨川的副手狗腿子,卻已經在和候家商議,讓自家的子輩參加兩年以後科舉的事宜。
內閣向來是最接近權力中心的地方,沒見沈臨川都能和攝政王硬抗嗎?
皇權地位高,內閣地位就高。
雖然先帝時期,內閣實在上不了議事庭,但是如今太后當政,內閣之首的沈閣老能和攝政王扳手腕,其他內閣的官員,出去也是有底氣的。
侯家雖然是世家,但是也已經沒落了,還好侯子散會投資,當初選擇了沈臨川一派。
……
世家與平民,兩派之間各有交織,誰也不能徹底擺脫。
朝堂的格局已定,兩年後的科舉,誰又能笑到最後?
到底是冉浮雲獨攬大權,坐穩太后的位子,還是張得水作為攝政王,能鬥得過皇權?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後宮記事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