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上,氣氛熱烈,群臣爭論不休。

百姓或許覺得朝堂之上的官員們個個威嚴莊重,但實際上的早朝卻如同菜市場一般吵雜,充滿了紛爭和喧鬧。有的大臣因為一點瑣事就當場揪住對方的鬍子爭吵起來;有的大臣則在御史彈劾某官員時,指責其小家子氣,嫉妒他妻妾成群。

對於同一件事情,眾人意見各異,各執一詞,每個人都堅信自已的觀點正確。特別是這些文官,雖然以文為主,但都修習過一些武藝,一旦發生爭執,甚至會演變成一場激烈的爭鬥。

在看完這場鬧劇之後,冉浮雲終於忍不住開口質問:“攝政王,近日來六部官員頻繁調動,而且多數是由戶部發起的。這究竟是何緣由?”

張得水面帶微笑地回答道:“太后娘娘,您提出的這個問題,相信大多數大臣心中也同樣存在疑慮。實際上,即便太后娘娘不提出來,本王今天也打算在早朝上向大家解釋一番……”

“本王當上攝政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這段時間,也算是對六部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

張得水站在朝堂之上,神色莊重地環顧著四周,眼神犀利地掃過每一個大臣。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透過大理寺的歷年調查案件發現,我們的朝廷內部存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許多官員不僅吃空餉,而且在上值時也不積極上進,工作做得十分不到位。這些問題已經影響到了國家的正常運轉和發展,因此我決定對此進行改制!”

話音剛落,他的目光便落在了自已身旁的那個人身上。這個人便是他的得力副手——唐知淮,同時也是現任戶部尚書。

唐知淮微微點頭,表示對張得水的支援。

隨後,他從懷中掏出了幾份官員的不良案件,一一遞交給了參與早朝的眾位大臣們。

這些案件都是大理寺精心整理出來的,顯然張得水今日是有備而來!

冉浮雲心中一驚,大理寺?這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啊!

自已剛收到大理寺羅強的回信,轉頭就被背刺了!

幸虧自已還做了充分的後手,要不然,今天肯定會被頂回來!

在眾臣看著上面被擼的官員列舉的罪名時,張得水繼續說道:“各位大臣應該看得到,六部之間,普遍存在著慵懶之輩,還有朝廷的蛀蟲!作為手握萬千百姓希望的官員,我們應該為官清明……”

“這一次,本王與戶部所研究挑選出來的官員,都是經過仔細考察 ,並且清正廉明,一心為民。但即便如此,本王也沒有對他們委以重任,只是安排在一些基層歷練!也就是說只有這些官員經得起吏部的考察,才會對他們進行升遷,得到重用!”

張得水轉身面對群臣道:“各位大臣還有什麼意見嗎?”

聽到張得水的話,下面的大臣們紛紛搖頭表示沒有意見。

畢竟,這次的事情已經鬧到這個地步,如果再反對,那就是跟攝政王過不去。

而且,他們都清楚,這些被擼下來的官員確實有問題,現在換一批新的官員上來,或許能改變一下局面。

沈臨川,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眼中閃過一絲深意,笑呵呵的問道:“沈閣老,不知你掌管吏部,可否能考察一下這些官員。”

不等沈臨川回答,張得水直接轉頭看向冉浮雲,眼中帶著一絲笑意,語氣卻十分嚴肅地問道:“太后娘娘,您現在明白本王的用意了嗎?”

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是張得水對太后的一種質問。

眾人皆驚,沒想到張得水居然會如此直白地反問太后。

要知道,太后可是當今聖上的生母,地位尊崇無比,而張得水不過是一個攝政王而已,竟敢如此質問太后。

但實際上,張得水這麼問也是有原因的。

他剛才那番話雖然看似只是在討論官員的考核問題,但實際上卻是在向太后表明自已的立場和態度。

張得水認為,既然太后想要干預朝政,那麼就應該瞭解一些基本情況,不能只憑個人喜好來評判官員。

同時,他也想借此機會讓太后知道,他作為攝政王,有自已的治國理念和方法,不會輕易被太后左右。

因此,張得水選擇了用這種方式來回應太后的質疑,並希望能夠得到太后的理解和支援。

畢竟,如果兩人之間存在矛盾,對於國家的治理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張得水才會在眾人面前直接反問太后,以顯示出自已的決心和勇氣。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張得水自已的野心。

他想要透過這次事件,讓太后認識到他的能力和價值,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已的地位。

而且,張得水相信,只要自已處理得當,不僅可以贏得太后的信任,還能獲得更多人的支援。

這樣一來,他就能更好地掌握權力,實現自已的政治目標。

然而,面對張得水的質問,冉浮雲臉色變得陰沉起來,她沒想到張得水竟然敢如此對待自已。

她心中暗自惱怒,但又不好當眾發作。

畢竟,張得水說得有理有據,她也無法反駁。

此刻,大殿內氣氛異常緊張,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兩位權貴之間的劍拔弩張。

冉浮雲緊緊握著拳頭,努力剋制著內心的怒火,她深知此時不宜與張得水發生正面衝突。

她深吸一口氣,儘量保持平靜的聲音說:“攝政王所言甚是,本宮確實對此事瞭解不夠深入。”

張得水嘴角微揚,似乎對冉浮雲的回答感到滿意。

他知道,這場交鋒暫時告一段落,但雙方的矛盾並未真正解決。

他需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多的支援,穩固自已的地位。

此刻,沈臨川依舊沉默不語,彷彿置身事外一般。

他的眼神深邃而沉靜,讓人難以捉摸。

眾人不禁好奇,這位權傾朝野的吏部尚書究竟在想些什麼呢?

也許,他正在權衡利弊,考慮如何應對眼前的局勢。

或許,他在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發表自已的意見。

總之,此時此刻,沈臨川的沉默給整個場面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見沒有人反對,張得水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再次轉身面向皇上道:“既然如此,那就麻煩皇上讓吏部儘快落實這件事吧。”

皇上點點頭,表示同意。隨後,他看向吏部尚書劉宏朝,吩咐道:“劉尚書,你負責處理此事,務必儘快落實到位。”

劉尚書連忙起身應道:“遵命,陛下。”

接著,張得水又看向其他幾位尚書,微笑著問道:“諸位大人還有其他問題嗎?如果有的話,可以提出來一起討論解決。”

幾位尚書對視一眼,紛紛搖頭表示沒問題。他們知道,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如果再提出反對意見,只會讓自已陷入被動。更何況,張得水說得沒錯,這些被擼下來的官員確實存在問題,現在換一批新的官員上來,或許能改變一下局面。

看到大家都沒意見,張得水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轉頭看向皇上道:“既然如此,那這件事就這樣定了。還望各位大人多多配合。”

面對將一切事務都安排好的張得水,冉浮雲並沒有露出怒意,反而微微一笑道:“攝政王的用意,哀家已經明白了,不過,哀家對於各部的官員也有所瞭解,這裡還有一些案件的副本。不可否認,懶政、違法案件等現象確實存在!然而,這種現象最為嚴重的卻是兵部和戶部。甚至可以說,攝政王所改制的部門大多集中在內閣和吏部。那麼,出現這樣的問題,哀家是否可以認為攝政王是在結黨營私呢?”

就在剛才,張得水還威風凜凜地在諸位尚書面前頤指氣使,但此刻看到冉浮雲讓玉香發下的副本時,臉色瞬間變得難看無比。這些副本顯然都是針對他的調查,而且涉及的範圍更廣泛,細節描寫也更加細緻入微!冉浮雲不愧是將自已從泥潭中拉出來的女子,心機之深令人驚歎。她不僅有備而來,還成功預判了張得水的所有動作!

朝堂大事,就是兩種派系的人吵架,吵贏了,你的制度就會下發,吵輸了,你的權力就會減弱。

轉瞬之間,張得水又陷入了被動的局面,深吸一口氣後,正準備說話。

這時,一旁的兵部尚書張去才站出來,他是張得水的父親,看到兒子被圍攻,心裡也十分焦急,但作為一個老狐狸,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激動,而是沉穩地說道:“沒想到啊,太后娘娘雖然只是代為處理朝政,卻還能對六部每個官員做出如此詳細的調查!這種私密的東西,太后娘娘的情報來源可真是不一般啊……不過,改制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先從吏部開始,才能讓以後的官員升遷制度變得更加透明!”

這句話不禁諷刺了冉浮雲如今掌管朝政,明正正言不順,還指出眾位大臣都被皇家監視了,以後說句話都要注意了,強行將冉浮雲拉倒所有大臣的對立面,最後又落實了張得水提出的政策。

不愧是老狐狸,當真是說話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