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劉道士相面
風流書生救大明 男人是山919919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來到家門口,轎子剛剛落地,就聽到一陣陣嬰兒響亮的哭聲。就看到一個小丫鬟忙不迭出來,站在他面前道喜:“恭喜老爺,夫人生了一個公子。”
“好了!夫人辛苦,你們好生伺候!”龔紳說著,大步向屋子裡走去。
襁褓中,一張孩子粉嫩的臉。一位穿著道士衣服的先生端坐在一側,瞪大眼睛,對著孩子的臉細細檢視。
看到某處,道士似乎是有了重大發現,立刻驚訝地說道:“貴公子天庭飽滿,地額方圓,僅觀現在的童子相,已經貴不可言。將來,必定縱橫天下,建一番宏圖偉業!”
“縱橫天下?是不是也要像他的兩個哥哥,早早就熱衷於商賈啊?”龔御史聽了道士的話,擔心這個孩子又是個商賈之徒。
“非也、非也,這位公子,將來從事的絕對不是商賈之業。龔御史,聽貧道一言,這位公子,你好生栽培吧!”
龔御史見道士不願意說破,似乎是不滿意,禁不住伸出手一攔,說了一聲:“請劉先生明示,下官可多給銀兩。”
道士一看龔御史不滿意,不得不大聲地說道:“龔御史,一般的面相,貧道庫說個究竟。可是,剛才我說了貴公子面相貴不可言;這種經天緯地的大才,你也敢逼貧道說破?”
龔御史一聽,明白了其中利害,態度馬上軟化下來,道歉說:“劉先生,對不起。下官太著急了!”道士一看主人態度如此,立刻站了起來,邁著方步走了出去。
龔御史送走了道士,回來又反反覆覆看著孩子的面相,不住地搖頭。
夫人疑狐地看了看龔御史,問道:“剛才那個道士說的什麼縱橫天下、宏圖大業?不會像他兩個哥哥,一天到晚在外忙商賈之業吧?”
龔御史搖了搖頭,說道:“要真是那樣,我倒是放心了!他兩個哥哥不管怎麼不讀書,喜商賈,最後總是能回到這個家裡來。
“可是,如果這孩子不是商賈之才,將來縱橫天下,只能是參與國家大事了!”
“那樣的話,這孩子豈不是成了國家棟梁?”夫人聽了,露出幾分驚喜。
“自古經天緯地之才,都要經受一番痛苦歷練。吃別人吃不了之苦,受別人受不了之罪。如果真的像劉先生說的那樣,吾兒要受大苦難嘍!”說著,忍不住上前,將孩子抱在懷裡。
看到御史悲傷,夫人馬上勸說道:“老爺不必悲傷,人除了命,還有運。咱這孩子也不一定像劉先生說的那樣吃苦吧?”
御史聽夫人這麼說,馬上回應:“如果是其他算命先生這麼說,我倒是不在乎了。可是,這位劉先生,據說是劉伯溫的後代,就從他們祖上先人修為,我可以斷定這個人不打誑語。”
“就算是那樣,老爺也不必憂慮,將來他長大了,我們就送他到一家好的學宮讀書,看住她,哪兒也不準去!實在不行,就跟著他兩個哥哥做買賣,總可以了吧!”
“呵呵,夫人,你想的倒是簡單,你忘記那句話了:兒大不由娘!”御史聽了夫人的話,笑著說道。
“這些事,等到他長大了再說吧!現在,愁也沒有用。”說著,衝著懷裡的孩子看了看。小孩子眼睛一眨一眨,像是聽懂了父母親的對話。
這時候,院子裡傳來一陣陣馬鈴聲,御史一聽,就說:“他們回來了!我去看看。”
龔府院門開啟,一輛馬車駛進來,見到龔御史站在院子裡,駕車人連忙將車停止,下車後大聲地打招呼:“父親!”車上的另一個矮個小夥子也跳下車來,喊叫:“父親!”
御史點點頭,就看到高個小夥子拿出一個小袋子走過來,說道:“父親,這是徐光啟叔叔送給你的‘蔓菁疙瘩’,他說你和母親都愛吃。”
御史看了看袋子裡的山芋,就問道:“你徐叔叔身體怎麼樣?”小夥子就回答:“我瞅著,他在天津比在京城氣色好多了。他還萬分感謝你給他找了那麼好的地方呢。”
“嗯……”御史看了看兩個經商的兒子,似乎是很滿意,接著就問:“這一次,你們去天津做了什麼買賣呀!”
大兒子就說:“就是從老家三叔家採購的水產品,主要是大閘蟹。”
御史聽了哈哈一笑。說道:“人家天津自產銀魚紫蟹,誰稀罕你們的大閘蟹?”
“我們的貨物沒有卸到天津,而是卸到京城了。”二兒子馬上回答說。
“京城老百姓生活苦,恐怕沒有幾個人買得起你們貴重的東西。實在不行,你們定價低一點。”御史憂國憂民地說道。
“我們的貨物都讓御膳房包下了,是一個叫魏忠賢的公公吩咐他們去我們那採購的,一下子就出貨,一天都沒有壓。”二兒子高興地告訴他。
“哦,御膳房的人買得起。”御史聽了,點點頭。笑到:“詩聖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
而兒子聽到父親的吟詩,馬上問道:“父親,詩聖是誰?”御史一聽二兒子提出這樣的問題來,不由得搖搖頭,說道:
“你看,這就是你們不好好讀書的弊端了。好好的休息一下,然後再複習複習我教給你們的《唐詩三百首》吧!”
“是!”兩個兒子聽了,低頭遵命而去。
回到屋子,夫人與丫鬟正逗小孩玩兒。御史走過來,從丫鬟手裡抱回孩子,看著她深情地問道:“龔正陸,你也會像你的兩個哥哥一樣,做買賣做的忘了讀書。連詩聖是誰也不知道嗎?”
夫人見到他這樣發問,連忙問道:“怎麼了?龔正天、龔正海兩個人又惹你生氣了?”龔御史連忙說:“沒有,他們這一趟買賣做的很好。
“但是,我隨便吟了一句詩聖杜甫的詩句,龔正海聽了,竟然連詩聖是誰都不知道。你說,這樣的孩子,掙錢再多又有什麼用?”
“老爺不必生氣。沒聽說嗎?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他們喜歡商賈之道,就讓他們做好了。春秋時,范蠡輔佐勾踐恢復了越國,還隱退江湖,入了商賈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