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想要出人頭地,自是要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

陳氏與鳳三老爺說著鳳卿的事,同心巷卻被媒婆差點踏破門檻。

這不,許氏剛打發走劉家來的媒婆,又來了個李家的。

“李家少爺今年十八,嬌娘十七,老話說,男大一,情投意合不相離,年歲上正好相配”。

“李家雖不算好門第,可家世清白,為人老實本分,李家少爺生得俊俏,脾氣好,

雖還沒有考取功名,可他勤學苦讀,考功名也是早晚的事,嬌娘嫁過去,就是享福……”。

媒婆一邊說話一雙眼睛不停在鳳嬌鳳鈺身上來回掃。

鳳嬌臉色陰沉著,鳳鈺看上去有些興趣……。

媒婆繼續誇著她的東家,話鋒一轉:“李家說了,你們姐妹倆誰嫁過去都可以,若是都喜歡,姐妹倆一起嫁過去,她們家也是接受的……”。

“媒婆老婦,你說的是菜市場裡邊的李大郎家吧?他傢什麼樣我們不清楚?要你來巧舌蓮花”?

“你走吧,我們家不歡迎你”。

許氏實在聽不下去了,沉著臉下了逐客令。

媒婆沒想到許氏會直接趕人,臉色也陰沉下來:“你家嬌娘退過親,有人家願意娶就不錯了……”。

“你走不走”?

鳳嬌噌的一下站起來,聲音大得把許氏都嚇了一跳。

媒婆嚇得一哆嗦,話未說完退出門去,灰溜溜離開了。

“這都是些什麼人”?

“我覺得這事兒有蹊蹺,哪有一日來幾家媒婆提親的”?

鳳鈺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

今日上門來提親的沒有十家,也有八家了。

這家媒婆剛走,那家媒婆就上門了,像是約好的一樣。

“要是日日都這樣,訊息傳到卿哥兒耳朵裡,卿哥兒還能專心學業嗎”?

鳳嬌首先考慮的是弟弟的學業。

“咱不能讓卿哥兒分心影響學業,咱們得立起來,自已處理一些事情”。

“乘希,你去查查,今日上門這些人是怎麼回事”?

乘希也想知道是怎麼回事,今日突然這麼多人上門求娶大小姐和二小姐。

應了聲“是”轉身出去了。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乘希返回同心巷。

“我抓了李家來的媒婆,嚇唬嚇唬她就招了,是有人放出訊息說大小姐和二小姐出嫁有八千兩銀子和一箱珠寶首飾的豐厚嫁妝,所以……”。

許氏沉著臉:“原來都是奔著八千兩銀子和一箱珠寶首飾的嫁妝來的,我說呢……”。

“八千兩銀子和一箱珠寶首飾是卿哥兒和老宅分家得來的家產,可沒有說嬌娘和鈺孃的嫁妝有八千兩銀子和一箱珠寶首飾……”?

“前些日子老夫人與單老夫人見過面……”。

“是單一的祖母”?

乘希點頭。

許氏明白了。

八千兩銀子和一箱珠寶首飾的事兒是尤老夫人說出去的,豐厚嫁妝的事兒應是從單府傳出。

單老夫人應是為了單一縱馬撞卿哥兒不成墜馬受傷的事兒。

呵。

單一墜馬是他活該,居然把賬算在卿哥兒頭上,將嬌娘鈺娘牽扯其中。

原來單老夫人與尤老夫人沆瀣一氣,狹隘卑鄙。

暗中,一道身影悄無聲息的離開了同心巷。

“單老夫人出手了,今日同心巷來了好幾撥人,可把許氏和兩個娘子氣壞了”。

尤老夫人聽著劉嬤嬤的彙報,心情大好:

“奔著銀子來的人家,會是什麼好人家,嬌娘退過親,又出了這檔子事,怕是很難嫁出去了”。

劉嬤嬤奉承道:“老夫人說的是,還是咱家小小姐福氣好,蕭解元才貌雙全,樣樣都是頂好的”。

提起鳳之煥,尤老夫人更是得意了。

鳳之煥是尤老夫人老來得女,年歲竟比鳳嬌大兩歲。

“煥孃的眼光,隨我”。

瞧瞧,這貼金貼的,多不要臉。

狗腿子劉嬤嬤奉承接話:“是,要不怎麼說龍生龍鳳生鳳呢,小小姐樣樣都隨老夫人您,樣樣都頂好”。

尤老夫人被劉嬤嬤奉承得牙巴骨都要笑掉了。

“就是蕭家遲遲不上門提親,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蕭解元如今都二十了,早已到了娶親的年紀,既與煥娘定了情,該上門提親才是”。

“老夫人何不如問問小小姐,蕭家若遲遲不上門提親,咱們可採取一些措施……”。

尤老夫人秒懂劉嬤嬤的意思,這麼優秀的女婿,只能是她煥孃的。

中秋將至。

單一忍不住找了鳳卿。

“鳳卿,聽說你要去參加中秋賽詩會”?

鳳卿狐疑看單一:“怎麼,你有意見”?

單一斜眼看鳳卿,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

“別以為讀幾天書就是文人了,賽詩會可不是書院,人才濟濟,就你那點墨水……也配參加賽詩會,別到時候丟臉”。

鳳卿火了:“單一,你家住河邊嗎”?

單一一愣:“什麼”?

“你管得太寬了”。

“鳳卿,有種你就去賽詩會,不去你就是孫子”,單一氣得一甩袖跑走了。

鳳卿對著他的背影翻了個白眼,心道,你錯了,我可沒種。

書院的學子們都非常反感單一的做法。

鳳卿去不去參加賽詩會關單一何事,賽詩會又不是他家舉辦的。

鳳君沒在場,聽別人說了來找單一:“好不好的,你惹他做什麼”?

單一雙手環胸,扯了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裡,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

“我哪是惹他,我是怕他不敢去賽詩會”。

鳳卿不去參加賽詩會,他又怎麼看好戲呢。

尤老夫人心疼鳳君專研學業,吩咐三兒媳於氏給鳳君送補品送衣裳。

“別讓君哥兒熬壞了身子,人參湯得看著他喝了,衣裳也多準備幾件,日常用品也準備些”。

鳳之翼將兒子留在蘭陵書院讀書,於氏對這個侄子自是上心,尤老夫人發話她就去做了。

“知道婆母心疼君哥兒,剛給君哥兒做了幾件秋衣,

中秋將至,君哥兒要參加賽詩會,兒媳給他準備了一百兩銀子,婆母要是覺得不夠,兒媳再給他添些”。

用尤老夫人的錢,於氏是一點也不心疼。

提起中秋賽詩會,劉嬤嬤道:“今年的中秋賽詩會只怕那小孽畜也會參加,聽聞這次月考那小孽畜又考了榜首,咱們要不要……”?

得知鳳卿又考了榜首尤老夫人臉色瞬間沉了下來:“賽詩會上人多容易引人注目,況且有三房那老不死的盯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