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趕緊諂笑道:“小姨……外甥剛不是解釋了嘛!實在宮中規矩太多,有人多眼雜,外甥身為皇嗣,頻繁出入後宮,難免遭人詬病。”

月妃笑道:“行,小姨還能真的怪你啊!不過跟你開個玩笑,逗逗你而已。放心吧,秦王的事就包在小姨身上。”

二皇子大喜過望,站起身拱手道:“多謝小姨!”

“行了,別假惺惺了!只要你以後當了皇上,別忘了小姨就行。”

二皇子趕緊坐下握住月妃的手道:“小姨放心,外甥就是有十個膽也不敢忘了小姨的恩情,我母妃首先就不答應。”

月妃笑道:“貧嘴!”

見事情已經有了著落,二皇子立刻起身道:“小姨,對不住!太子剛死,今日宮中事情繁多,外甥身為皇嗣不便在後宮多待,只能……先告辭了,還望小姨不要怪罪。”

月妃嗤笑,沒好氣道:“行了,要走就趕緊走吧,小姨又不是那種不明事理,小家子氣的人。”

“多謝小姨體諒,外甥告辭!”

二皇子走後,月妃臉色漸漸變得難看起來。

小聲道:“什麼小姨,這麼多年了,本宮過的什麼日子,你們娘倆過的什麼日子?哼,人不為已天誅地滅,外甥啊……還有表姐,可別怪我不幫你們,頂多以後旭兒當了皇上,我讓她善待你們,也不算對不起你們了。”

古旭看著這一切,心中冷了半截。

原以為這月妃再怎麼逼莊妃跳井,畢竟對這具身體的前主人有十幾年的養育之恩。

好兒不嫌母醜,生恩不及養恩大。

古旭本不打算對月妃怎麼樣,等以後帶著莊妃出了皇宮,遠離京城,月妃在皇宮過她的日子,他和莊妃在西州過自已的日子,以後也不會有任何牽扯了,就放過月妃算了。

可是沒想到,四年前陷害他姦殺宮女萬慧君的人竟然就是月妃。

為什麼?

她可是從小把古旭養大的養母啊!為何對自已一手養大的孩子如此狠心?

古旭滿腦子疑問,想要去問問莊妃,月妃以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同時也決定調查月妃過往的一切,看她跟莊妃被害案到底有沒有關係?

不然好好的一個人,怎麼會對親手養大的孩子如此憎恨?

問了莊妃一些當年的情況之後,古旭並沒有得到太多有用的情報。

莊妃當年善良寬容,如今雖有諸多猜疑,但沒有證據卻也不會隨意給人定罪。

古旭命福德宮幾名太監和宮女,讓他們去把當年月妃身邊的心腹嬤嬤和宮女、太監等騙來問話。

古旭親自帶三十名禁軍侍衛一一審問。

最終,在一個老嬤嬤和一個太監口中審出了一切。

當年是月妃派人以莊妃名義將盧俊源騙到了莊妃寢宮附近,又買通莊妃宮女在莊妃的寢宮放了巫蠱,汙衊莊妃陷害皇上。

為了一次性打倒莊妃,月妃設計讓皇上去莊妃寢宮檢視時撞上盧俊源,雙管齊下不僅給莊妃謀害皇上找了一個合理的理由,還讓皇上以為被戴了綠帽子,盛怒之下將月妃打入冷宮。

而九皇子剛出生不久,被當時盛怒下的皇上懷疑是莊妃與盧俊源的野種就要處死,幸虧當時莊妃的貼身宮女以死明志,拼死保證九皇子就是皇上親子,並且以錯殺親子有失天德為由逼皇上滴血認親,最終才保下了九皇子。

後來皇上為了查清九皇子身份的真假,在太醫和宮中暗衛的建議下查了九皇子出生前一年內,莊妃寢宮的出入記錄和盧俊源的所有去向,沒有查出任何可疑之處,但是疑心病這個東西就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加上月妃一直在一旁煽風點火。

皇上雖然留下了九皇子,但卻一直不待見九皇子,而月妃也因為嫉恨莊妃,自已又懷不上子嗣,所以一直惡養九皇子,將九皇子教養成一個知錯不改,驕奢淫逸,豪賭好酒的廢人。

四年前更是在二皇子失手殺死宮女萬慧君時,與二皇子合謀將姦殺罪名嫁禍給了九皇子。

這就是月妃這些年來對莊妃母子所做的一切。

莊妃被古旭帶來藏在內室聽著古旭審問,當得知真相後恨得咬牙切齒。

當場衝了出來,看著那個老嬤嬤和那個太監,狠狠打了他們幾個耳光,喝道:“拖出去,亂棍打死。”

古旭勸道:“母妃,不留下當做證人去父皇面前洗刷冤屈嗎?”

莊妃眼睛裡泛出悽苦之色,苦笑一聲:“不用了,母妃已經人老珠黃,遭皇上嫌棄,那日冷宮之中皇上看我的眼神早已讓我心如死灰。幸好母妃有你,你不會嫌棄母妃又老又醜,有你就夠了。”

古旭看著莊妃那悽苦失望的眼神,似乎一個女人的一生已經徹底畫上了句號,人雖活著心卻已經死了,不由傷感起來,心疼的將莊妃緊緊抱住。

“母妃,有旭兒在,以後定不會讓您受苦。您的晚年想怎麼過由您做主。”

古旭知道這番話僅僅只能安慰,一個女人才四十歲不到就滿頭灰髮,失去了丈夫,雖然認回了兒子,但以後的人生基本只剩養老了。

月妃宮裡的老嬤嬤和太監被亂棍打死,扔出了宮外,其他幾名月妃身邊的老人也都被滅了口。

由於他們是被用紙條騙過來的,所以宮裡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去向,只有個別負責該區域的禁軍和看守宮門的侍衛才隱約能夠猜出一些。

只是這些人常年在宮裡當差,知道不該說的不能說。

很多事情,有人查可以透露一些,但是還有一些事情,就算是皇上要查也得裝不知道,不然死的就是自已。

加上最近宮裡到處都在嚴查太子死因,一個嬪妃宮裡失蹤了幾個下人,沒人在意。

古旭這一審便是一日一夜。

清晨,古旭眯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匆忙趕去早朝。

令人驚奇的是,宰相併未如百官所料親近秦王。

按理說,以宰相平時的為人處世,太子一死,宰相必然會想盡辦法與最有可能繼承皇位的幾個皇子搞好關係,並且宰相若是看重誰,誰就是最有希望爭奪儲君之位的皇子。

而秦王恰恰是目前太子之位最強力的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