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紹興,陸明本來計劃安排她們母女倆回家居住,但歐氏卻執意不肯。無奈之下,陸明只好尋得一家客棧安置好她們,並再三叮囑相關事宜之後才返回家中。

這一路走來,歐氏已經察覺出陸明對於自家女兒可謂是言聽計從、百般呵護,心中不禁深感寬慰。她心想既然如此,倒不如順其自然,不再橫加阻攔。待稍作休整,次日再登門拜訪即可。然而朱安卻不慌不忙地笑道:“不必著急,母親大人,我想先帶您去一趟朱府。”歐氏聞言大感詫異,疑惑地問道:“在紹興城,難道你還有其他相熟之人不成?為何此前從未聽你提起過呢?”

只見朱安微微一笑,解釋道:“母親您不也是擔心陸明會虧待於我嘛!所以明日咱們不妨前去探訪一下他的前妻家中,順便打聽一下他真實的品性究竟如何。倘若他有任何隱瞞之處,那女兒豈不是一旦嫁入他家便懊悔莫及了?”歐氏聽後覺得頗有道理,連連點頭稱是。

歐式寵溺地笑了起來,輕聲說道:“我一直在琢磨你為何突然提出要去他的故鄉,甚至還要帶著我一同前往。現在看來,原來你心裡打著這樣的算盤啊!不過小心謹慎一些總歸是沒錯的,我之前還擔心你被他的花言巧語所迷惑,分不清是非善惡了呢。”

朱安嬌嗔地抱住歐氏的胳膊,搖晃著身子反駁道:“才沒有呢!”一旁的王媽微微一笑,轉身朝著朱安的房間走去,開始整理行李。王媽一生未婚,膝下也無子女,她將朱安從小撫養長大,視如已出,對其寵愛有加。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自從自家小姐遭遇溺水意外之後,不僅變得聰慧伶俐,而且越發善解人意,這實在是令人欣慰至極。

歐氏和朱安一直以來都將王媽視為家人一般親密無間,並不僅僅只是把她當作普通的僕人看待而已。正因如此,無論走到何處,歐氏幾乎都會隨身攜帶王媽一同前行。然而,上次朱司令不幸被捕時情況特殊,歐氏不得不安排王媽留在家中看守門戶,而她則親自陪同女兒前往京都處理事務。

後來,朱司令終於獲釋出獄。本來他們計劃返回北平故居,但由於某些其他緣故未能成行,只得另尋一處棲身之地暫且安頓下來。緊接著,朱司令再次肩負重任,得到重新啟用。此時此刻,歐氏便提筆修書一封寄給王媽,表示詢問她是否願意前來團聚。王媽毫不猶豫地表示非常樂意,並誠懇請求歐氏今後不論去往何方,都希望能夠繼續帶她同行。歐氏理解王媽心中那份深深的牽掛之情,於是欣然應允了這個要求。

這便是此次歐氏來到紹興時為何會帶上王媽的緣由所在。這段經歷充滿了變數與波折,但正是透過這些風風雨雨的考驗,使得彼此之間的情誼愈發堅如磐石、牢不可破。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了地上,喚醒了沉睡中的大地。朱安與歐氏早早起身,洗漱打扮後,領著王媽一同前往朱府。

朱府門口,兩名門衛筆直地站著,宛如兩棵蒼松般挺拔堅毅。他們看到走來的朱安一行人時,臉上露出疑惑之色,走上前將其攔下。

\"敢問幾位姑娘芳名?來此所為何事?\"其中一名門衛開口詢問,聲音洪亮如鍾。

朱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淺笑,輕聲回答道:\"吾等乃陸明之友,今日專程前來拜謁。\"

門衛聽聞此言,目光在三人身上來回掃視,隨後轉身進入府內通傳。沒過多久,只聽得一陣輕微響動,一位衣著華貴、面容端莊的中年婦人緩緩走出。她的步伐輕盈,彷彿步步生蓮,眼神犀利而深邃,讓人不敢直視。

中年婦人駐足於朱安面前,仔細端詳著她,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之色,但轉瞬即逝,快得令人難以捕捉。

\"不知諸位尋我所為何事?\"婦人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無形的威壓,讓周圍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夫人,我女兒是陸明的未婚妻,今日特來拜訪,想了解一下陸明的情況。”歐氏說道。

婦人聽了,臉色微變,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

“原來是這樣,進來吧。”婦人說道。

朱安和歐氏跟著婦人進了府內,來到了客廳。婦人請她們坐下,然後命人上了茶。

“不知夫人如何稱呼?”歐氏問道。

“我姓俞,是陸明的前岳母”婦人說道。

“朱夫人,我們這次來,是想了解一下陸明的為人。還望夫人如實告知。”朱安笑著說道。

俞夫人看了看朱安,眼角酸澀,可是又忍住了情緒,然後緩緩說道:“陸明他是個好人,只是緣分已盡。他對安兒也很好,他是個值得託付的人。”

大家聊了一會,俞氏實在忍不住,就藉口身體不舒服,朱安看著以前的母親,心裡也是酸澀,知道俞氏看到和自已女兒長的一樣的人,心裡肯定不好受,二人正準備離開時,俞氏的老公,兒子都回來了,還有她的孫子,孫女,他們看到朱安時都很驚訝,正想說什麼時,俞氏連忙說道“這是陸明的未婚妻,是北平人,來紹興遊玩的。”

眾人聽到則點點頭,小侄子口不擇言的說道“她好像姑姑啊。”朱安聽到這裡怕自已忍不住,連忙帶著歐氏和王媽離開了。“子不論怪力亂學。”朱安怕他們不相信,更怕被當怪物,如今看他們過的還不錯,心裡也就放下了,歐氏明顯感覺到朱安心情不好,以為是想到陸明的前妻,於是握住朱安的手拍一拍以示安慰,朱安則是搖搖頭。

三人回到客棧時,陸明自已在那裡等,他知道朱安肯定會回朱家的,她肯定想看看自已原來的爹孃和弟弟過的好不好,如果她不去,就不是她了,現在如她願了,她的心情應該能好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