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 章 種植小麥和水稻等作物
重生之我是竇娥冤中的蔡婆婆 花滿歸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兄弟四人用了兩天時間,就將蘇楊買的四畝旱地和三畝水田翻整好。
在四兄弟翻整土地期間,蘇楊也沒有閒著。她在觀察土壤的土質、周圍的岩層、山陽縣的地形和氣候型別。
以便確定土壤的酸鹼性、肥力等影響作物生長的因素,好因地制宜的種植合適的作物,選擇合理耕作方式。
好在這裡的土壤土質比較好,只需普通的輪耕制度,就能種植當地絕大多數作物。
蘇楊打算種前幾天買的小麥和水稻,先挑選出顆粒飽滿的種子,進行育苗,育出苗後再進行播種。
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幼苗的成活率,還可以篩選出比較茁壯的幼苗進行播種,提高產量。
這幾天蘇楊和佩紫以及平整完土地的四兄弟一起在院子裡陰涼潮溼的地方培育小麥和水稻幼苗。
先拿出前幾日買的小麥和水稻種子,將其中壞掉的和瘦小乾癟的挑出去。
再將院子裡的土地平整後施一些草木灰和農家肥。
再將小麥種子均勻撒播在地上,注意播種密度。在播種後,輕輕覆蓋一層薄土,覆蓋住種子。
並且讓佩紫和四兄弟時時澆水,確保土壤溼潤。並及時除草、間苗,確保麥苗能健康生長。
至於水稻的話,就得采取浸種催芽,是先將種子浸泡在水中,促進發芽。
蘇楊特地去定製了一個大盆當做育苗盤,將發芽的種子均勻的撒在育苗盤上。
用溼布蓋住,保持其中的溼度,確保水稻種子有適宜的生長空間。
蘇楊在育苗期間,抽空將自已學到的現代種植知識寫下來,再結合四兄弟種地的經驗,編製成了一本小冊子。
這個小冊子裡的內容包括,種子和幼苗的選擇、播種的間距、病蟲的防害、肥料的製作、肥料的使用等。
蘇楊怕這個冊子流傳出去,會對自已造成不好的影響。
因為這只是一個初步的設想,雖然裡面的技術都是可行的。
但還是需要實地驗證,誰知道異世界存不存在科學。
於是,蘇楊特地的使用現代漢語書寫其中的內容。
忙碌的日子總是轉瞬即逝,眨眼間便到了插秧的時候。
幾人在插秧前特地將水田灌滿水,使土壤溼潤,便於插秧。
並且給土地做好了澆水施肥工作,特地等到下雨後的日子進行移栽。
在插秧前一晚,蘇楊特地給四人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其中包括,插秧的距離,插秧的深淺,移栽幼苗的手法等。
在拔秧時要特別仔細小心,從育苗盆中將水稻秧苗拔出,儘量保持秧苗的完整性。
插秧時要將秧苗均勻地插入水田中,注意行距和株距的合理安排,一般行距在 20-30 厘米,株距在 10-15 厘米。
四人聽不懂厘米的概念,蘇楊就拿起桌子上寫字壓著的鎮尺,給四人比劃了一下大概的距離。
而麥苗的移植就簡單一些。
只是需要在插秧的位置上,用手挖一個小坑,將麥苗小心地插入坑中,確保根部完全埋入土壤就可以了。
兄弟四人以前只是憑著以往的經驗去插秧,乍一聽聞蘇楊這種說法,只覺異常新奇。
但親自上手嘗試過,只覺得茅塞頓開,用蘇楊教的手法確實能提高插秧的效率。
正式插秧那日,蘇楊五人起了大早,帶著幼苗準備去移栽。佩紫在家給竇娥和雲郎做飯,等做完飯後再過來和蘇楊等人匯合。
五人速度很快,剛到下午便已經插完秧苗。擦完後給秧苗澆上一些水,以便保持土壤溼潤。
吃過佩紫帶來的飯,六人便一起回到家中。
四兄弟將院子裡育苗的土地重新歸攏,在徵得蘇楊同意後,種了些蔬菜瓜果。
這幾天蔡五的情況也漸漸好轉,現在都能下地走路了,但是每日湯藥還是不能斷,這樣接連好轉的情況讓胡郎中也直呼奇蹟。
竇娥和雲郎在蘇楊的影響下,也漸漸沒有了以前的那種陳舊觀念。
看著日子逐漸步入正軌,蘇楊感到非常高興,日子有了盼頭,沒有了剛穿越來那段時間裡的不真實感。
一切都在向好的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