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楊將借條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到期許久,但一直沒有償還的。

初看欠款,蘇楊不禁咂舌,欠款金額不到半年竟翻了一倍。

這類賬蘇楊打算去只收本金,但肯定要找一個合理的藉口。

不然以蔡婆婆放高利貸的行為,肯定不會放著到手的錢不要,惹人生疑。

第二類是最近幾天到期的,算算數額竟有一百多兩。

這類是蘇楊這兩天重點的收賬物件,賬款到期,蔡婆婆肯定要露面。

第三類是離到期還很遠,也就是蘇楊穿越過來的前一段時間,蔡婆婆新放出去的高利貸。

這類蘇楊就打算暫且先放一放,到時再做打算。

分好類之後,蘇楊決定明天先去,城外的李婆婆家收欠的十五兩。

因為早些時候,蘇楊在外出買肉時。聽鄰居談過一嘴,李婆婆家最近裁縫鋪的生意不錯。

想來這筆賬應該能順利收回。

次日一早,蘇楊早早起床,梳洗打扮過後,還是決定出門去找兩個大漢跟著。

一來確保自身安全,二來也能形成威懾。

思來想去,蘇楊敲開了隔壁鄰居的房門。鄰居家有兩個兒子,個個膀大腰圓。

要是能請過來當保鏢,蘇陽覺得至少自已的人身安全不用擔心。

正思考著,吱呀一聲,鄰居房門開了。

開門的是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看見了蘇楊,乖巧的問了聲好。

蘇楊忙對小女孩說:“叫你家大人出來,就說隔壁的蔡婆婆找他們。”

說罷,蘇楊從兜裡摸出了一顆飴糖,遞給了小女孩。

小女孩接過,朝蘇楊露出了一個甜甜的笑,禮貌的說了句謝謝。

一溜煙,跑進屋裡去喊她的母親。

隔了一小會兒,蘇楊看見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從正屋裡走出來。

女人面板透著不正常的蒼白,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看到是蔡婆婆還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但還是快速調整了自已的情緒。

“蔡婆婆,怎麼今日這麼早上門?”

蘇楊連忙收回打量的目光,寒暄道。

“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閒來無事想起我們做鄰居也挺久的。

但是一直沒有往來,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我又獨自在家寡居,只有一個獨子,尚且年幼。

暫時還得靠,老婆子我,撐起門楣。

我上了年紀,做許多事情都力不從心。

半年前,我借給城外裁縫鋪李婆十五兩銀子,昨天已經到了約定還錢的日子,今天原打算去城西街頭,僱兩個夥計隨我去上門收債。

可是走到門口,卻忽的想起,你家的兩個兒子。

我便腆著老臉來了,想向你問問。

你那兩兒子可有空隨我一同去收債。

王婆聽聞,雖然很心動,但仍面露遲疑,詢問道。

“我那倆兒子最近都有空,但是收債會不會有危險。”

蘇楊一聽,覺得這事兒八成是妥了,連忙回道。

“沒有危險,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

我也是看他們實在生活不下去,才將錢拿出來給大家應應急。

說句託大的話,他們感激我還來不及呢,現在這世道,誰家沒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