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黑夜不算是普通的修士,畢竟他是覺醒了前塵往事,啟用了天地任務榜的人,單單是這樣一個身份,他已經是跑贏了絕大多數的普通亞靈。

而他所謂撿到的秘籍,其實是天地任務榜給予他的饋贈。

他的修為實在太低,只能給他先提升下實力才行。

\"太始混元功\",這是一門集天地大道之精華,融會陰陽兩儀之至理,操縱生死輪迴的歷劫絕學,乃是最為高深莫測的修行之途。

傳聞太始混元功源於天族之初,是由那無始無終的太虛天主所創造,旨在統御天地生生不息的輪轉,主宰生靈的終極歸宿。

凡修習此功者,可疏通混沌之門,融匯陰陽兩儀,超越生死界限,返樸歸真,與天之本源合而為一。

很多古亞靈高人,都曾孜孜不倦追尋此功的絕世蹤跡,希冀能窺其堂奧,成就不朽。

但近億萬年來,能真正掌握並徹底融會此功的,寥寥無幾。

相傳太始混元功的修習之境,乃是由九重天開始,循序漸進,直至返璞歸真,一氣呵成。

第一重天,名為\"回光\"。

修行之人,必先體悟生生不息的本源,明白陰陽之道的交替運轉。

只有先遁入虛無,去除一切雜念執著,返璞歸真,重拾赤子之心,方能開啟這一重天之門。

一旦開啟\"回光\",便能透過晨昏輪換之息,窺見天的萬般生機。

黎明時刻,斗轉星移,混沌初開,太極未分,陰陽未判,純至純樸之境。

這時唯有堅持虛心冷觀,去凡入聖,方能感受到生命的最初律動,重新燃起那即將熄滅的生機之火。

第二重天,名為\"夜潮\"。

一旦透過重重迷障,將生命的根基重新錨定於大道之中,便可進而窺見暗中涓涓溯源的能量。

在這一重天中,必先冥心凝神,將視聽都收攝於內,一心守護那生生不息的命門之火。

然後放空萬念,靜待洪荒之力在心田中孕育,滋養生機。

久而久之,便能感受到有如夜潮般的洪荒之氣在四面八方向心田洶湧而來,灌注其中。

這豈止是生機重煥,更是大道再現,陰陽運轉,日月交替於心田一隅。

待到功夫日深,即可把握天之機,將日月生生之息吐納自如。

第三重天,名為\"兩儀\"。

一旦掌握了\"夜潮\"之法,以洪荒之力滋養生命根基,便可開始融會陰陽,將這兩股息徹底貫通無間。

修行之人必先領悟陰陽之理,明白天地間萬事萬物皆有陰陽二氣交融並存,缺一不可。

待至內視通明,便可看到滾滾浩蕩的兩股元氣在體內盤旋執行,須臾交替,剎那轉換。

這一冷一熱,一靜一動,時而如寒冰凝結,時而如火焰熊熊;時而淡然若水,時而狂放若風。

修行之人必須熟悉其理,隨其自然,逐步掌握陰陽之息的轉換玄機,將二氣融於一爐,互根相生,方可渡過此關,踏上更高的修行之境。

第四重天,名為\"返樸歸真\"。

一旦融會貫通了宇宙間陰陽兩儀的輪轉,把握住了生死迴圈的本源之機,便可開始反觀自身,追溯本我的根本。

在這一重天中,必先放空身心,摒棄一切雜念偏執,返樸歸真,重塑虛無本體。

待心無雜念,身無矯執,方可心無曠世之綱,視陰陽輪轉為有餘蘊,反觀肉身之外,尋覓本我的蹤影。

久而久之,必能看到一縷清澈的元神之火在體內繚繞遊走,宛若一簇纖塵在陽光裡飄浮一般,朦朧飄渺。

這就是真我的本源所在,唯有虛心懇守,方能將此火熾護住,使之不受干擾,方可突破生死桎縛的大關。

第五重天,名為\"窺見本源\"。

一旦元神之火穩固根植,便是返璞歸真,與天本體同源的時候。

在這一重天中,修行之人將整個身心都融於天之中,與天虛渾然一體。

此時方可窺見萬物之本源,感受到那混沌未判的初始本體。

萬物本無形,混元未分時,唯一滌盪的太虛,浩淼無垠,而是天最初的本源面目。

窺見此境,等同於親臨太虛,觀賞天最初的開闢和孕育。

那粲然生輝的星芒,那汪洋淼漫的星雲,早已滲透著規律與理數的生機萌芽,正等待著化形的那一刻到來。

窺見這本源之境,意味著修行者已與天合而為一。但要完全掌握\"太始混元功\",並非易事,更需要一步一步突破重重關卡。

第六重天,名為\"混元再現\"。

一旦與天本源心心相映,宛若天親臨,便可繼而憑藉功力的運轉,模仿天生生不息的輪迴,重新佈下混元的根基。這正是修行的關鍵所在。

修行之人首先要將元神之火提純並穩固護住,使之凝聚成天之核,即是天的火種和最初導因。

其次還須將心神萬籟俱寂,一心凝聚本原的旨意,這無形無質的念,正是天最初的緣起和理數歸宿。

\"太始混元功\"內描述的天,其實是天地任務榜,只是為了掩蓋其名,改為了天。

晨曦黑夜如今也只是修煉到第一重,但即便如此他都覺得自已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凡人修士。

凡人亞靈只是諸侯混戰的一個縮影,古老仙門道觀的弟子們,他們雖有底蘊,但要對陣真正的天戰,也只是望塵莫及,被動接受命運的結果。

在青翠的山脈間,蒼松挺拔,雲霧繚繞,似乎隱藏著無盡的仙力。

天地間法力浩蕩翻湧,在方圓幾百裡之內,林澗溪流皆盈著絲絲縷縷滲透出的靈氣。

週而復始的天地運轉,就在這一隅青山脈中綻放出一股古樸謐雅的氣韻。

正中這一片山林之間,聳立著一座儲存已久的古老仙門道觀。

紅磚白牆,簷角飛翹,典雅古香撲面而來。它歷經無數年滄桑,亙古芳蹤滿目蒼翠。

仙門前的廣場上,午間陽光正好鋪灑下一池溫暖如酥。

清風徐徐,將古樹的影斑灑落在空曠的場地上。

遠遠看去,便如一位身披雲霧的老者依舊威儀,向芸芸眾生展露從容風骨。

廣場上,數百名年輕弟子身穿筆挺的道袍,薄薄的棉布映襯出他們清瘦而樸素的形軀。

道袍版色以夢境般淺淺的藍白為主調,線條樸拙而清爽,與這身處山林中的修行環境相得益彰。

這些弟子們或立或坐,個個定氣凝神,注目向前,堅定而虔誠。

雖然年紀尚淺,但看不出半點輕浮譁世的樣子。

此時,弟子們正在等待主持這仙門的幾位長老前輩。

據說每到這個時節,這些老人們便會揮舞寶劍,驅使洶湧的法力,為弟子們一一開啟他們每一年一度的閉關之路。

果不其然,待到一陣清風徐來,整座殿宇中也響起了古老鍾磐的聲振。

那聲音來去虛實,很快就匯入每個年輕人的耳畔,在內心激盪起一種含蓄的澎湃之感。

弟子們也隨即動容,收放呼吸,開啟更為深層的意識領域。

就在這時,廣場東側的拱門後,幾位身著白袍的年長長者緩緩踱步而出,領頭一人手執青玉法器,氣度沉穩莊重。

“拜見師尊!”

頃刻間,整個廣場上齊齊響起了整齊的朗聲問候。

這些年輕的弟子們全都單膝跪伏,向幾位長老畢恭畢敬地行了大禮,秉承了這仙門中人的規矩禮節。

“好了好了,起身吧。“

為首的白袍年長者雖然眉目已有些凋零,聲音卻十分洪亮有力。

他反手將掌中法器往上一揮,令廣場上湧動起一陣有序的旋風。

“此番重新進入閉關,是要把修為再一步遞進。“

師尊向遠處一指,數道金光從他指間激射而出,精確無誤地落在廣場各處地面,開啟出一個個小型法陣。

“這些是我們仙門的功法坎位,不同法陣之中蘊含有不同的法理意境,你們每一人找到自已適合的位置閉關即可,待到秋季解脫之時,自有另一番領悟。“

師尊的話音剛落,那數百弟子便開始肅穆整隊,緩緩分往不同的坎位去了。

短短一個時辰,所有人便安坐就位,各自開啟了心神意識,開始沉浸內修領悟。

一縷縷淺白色的仙力氣旋也隨之凝現而上,將整個廣場籠罩在陣陣微茫的漣漪中。

領銜的師尊滿意地頷首,又一次輕輕揮劍。

頃刻間,整座仙門周遭盡皆是寶光閃爍的仙符包裹,內外與世隔絕,方外也乍現出一重重氣旋渦流,形成一個獨立的領域。

這一切,全都是為了讓手下的弟子們修行時得以心無旁鶩,不受任何外界干擾。

一縷縷五彩法力從長老們手中瀉出,緩緩滲入每一名弟子的丹田、周身諸多要穴,為他們匯入不同的法理意境。

這些都是仙門道統沉澱已久的一脈相承,如今隨著年歲增長,弟子們也將陸續探索內中的玄妙。

“閒雲野鶴的時日不多了,他們得快速成長起來!”

師尊看著這些弟子,眉頭緊鎖,仙本逍遙,奈何天戰。

在真正主宰蒼穹的至強者們層次上,他們的存在曾經猶如永恆不滅的太陽,燃燒著無垠的威能,照耀著天地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至高無上的層次,已不再有門派分野,亦無陣營之分。

因為在那個領域,一切都將化為微塵,唯有窮極一生追求的力量,方能長存於虛無之境。

這就是仙帝天人們的層次,他們唯一的執念是,了悟天地本源,衝破生死輪迴,超脫苦海,最終成就與永恆齊驅並駕的不朽力量。

他們時常以縷縷元神之火交流至高理念。

每一縷火焰,無論由何種力量凝聚而成,都散發著令人醉生夢死的魅力。

他們中一縷青色火焰,似是永恆碧海的情懷;一縷赤紅火焰,宛如太陽永續的赤焰燃燒;一縷潔白火焰,如同星空璀璨的永恆之光。

“諸位道友,今日可有感悟?”

一縷青碧之火以清澈悠揚的聲音先打破安謐。

“天地之數已漸漸開解,我心有所明悟。這滔滔河川從不曾因一粒石子阻隔,蒼穹從未因歲月流逝而改變。“

一縷金黃之火緩緩吟誦道。

“但縱使如此,我等又何嘗不曾困於其中,被塵凡所縛?”

一縷黑色的火焰陡然騰起,嘶吼如雷,震盪虛無。

“這便是蒼生最難超越的桎梏,被生老病死所束縛,於是誤入歧途,墜入輪迴,永無出路。“

一縷紅焰苦澀地說道。

“那又如何?”

這次則是一縷銀白之火,聲音冷靜如水,帶著不可知的洞察力。

“天地間一切皆由天主宰,我等今日能登臨此境,已是破解了無數迷障,越過了無數迴圈。“

“誠哉。“

一縷太古老火苦吟出聲,那顏色已然模糊,卻同樣富有睿智。

“我等今日雖永恆存在,卻也是需遵循天道。“

“不過,這終究不是我們最終的結局。“

青碧色的火焰再度響起,霞光萬丈。

“我們必將參與天戰,那將是我等最終的歸宿。“

話音落下,這無數縷元神之火均是感嘆一聲,驟然緊密交織一處,彼此融合著無上的力量。

一股前所未有的氣場驟然在虛空中瀰漫開來,氣吞山河,撼動星辰。

周遭的一切生靈無不心神俯伏,整個虛空似乎都被這股龐然氣勢所籠罩,給人一種浩瀚、恬淡的平靜力量。

“諸位道友,今日一步步都修煉到了這最後一步,可知這是為何而戰?”

虛空中,一道謙遜的聲音開言,卻仍令虛空震顫顫慄不已。

“我等早已走過了漫漫長路,雖登臨絕峰,但絕峰之上有天,天之所驅,不得不為!”

謙遜的聲音又沉吟道:“當然,天戰不止,如何順心,吾等畢生所求之物,實為天族誕生之初便已擁有。而天之所求,與吾等不同。“

在天無上威壓之下,所有蒼生無不瑟瑟發抖。

哪怕是這些已經登臨絕峰的天地至強。

諸侯天戰爭的殘酷,往往是壓迫在這些身份各異的亞靈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