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本屬於夏季高溫蔬菜,寒冬臘月並不適宜生長。

但有了這冬暖夏暖的薄膜大棚後,亦可在冬季培育,一年四季均可收成。

一行人從大棚走出,身材健碩的小什長立馬向王良遞來錦布,並用清水替少將軍沖掉腳掌上的泥垢。

端坐在磐石上,用布簡單擦拭腳掌後,王良目露讚許之色的看向這名小什長。

直到此刻,他才發現此人的不凡之處。

只見這位約二十五歲的漢子,尖削的臉額上,眸光炯炯有神。

整個人看起來精神飽滿,器宇軒昂,不似普通兵丁。

而且從其雙目中,王良似還看到了幾分昭君的影子。

愣了愣神,他有些詫異地看向一旁的馬三。

馬三見少將軍將目光投向自已,當即微微一笑,解釋道。

“少將軍,此人乃青河縣募集而來的兵丁,因其生得孔武有力,加上又識得幾篇文章,所以卑職將其委以重任,同時擔當軍中什長及教書先生,閒暇之餘教會兵士識文斷字”

王良不動神色的點點頭,鬼嵬軍最起碼的軍事素養,就是要每人識字,不然說出去真特麼的丟人呀。

“你有這等覺悟,已是難得了,對了,此人叫甚?”

“稟少將軍,此子乃青河張家,張昭武,在營中表現頗為不錯”

聞言,王良瞳孔微縮。

難不成此人與昭君真有聯絡??

直覺告訴他,此人很有可能是昭君的兄長。

不過李九不在此地,有些問題無法考證。

於是王良又對馬三頒下幾條軍令,督促鬼嵬軍加緊訓練,務必在餘下二十幾天裡,拿出訓練成果。

“請少將軍放心,這群小子頓頓有鴨肉饅頭供應,伙食待遇不知羨煞多少義軍將士。

且時不時的還有少將軍釀造的冰鎮可樂飲用,這要還練不成王戰之師,我馬三願把腦袋割下來給您當尿壺使”

“呵呵,那倒不至於。

馬三,你為我心腹,當明白,如今的草軍魚龍混雜,根本無法與唐庭正規軍抗衡,所以我們要打造一支精銳之師,在關鍵時刻給予朝廷致命一擊”

“屬下明白!”

……

下午時分,在數十名親衛拱衛下,王良回到青河縣。

途經譚家大院時,馬車緩緩停靠。

禁不住心頭困惑,王良還是回到府邸,從張昭君口中得知,張昭武正是自已的便宜大舅哥!

因為張昭君的存在並未對外公佈,所以即便王仙芝等人也不知道少將軍已經娶妻。

“夫君,兄長真在麾下鬼嵬軍效力?”

“嗯,昭君,這事我也是方才知曉的,所以特地趕回與你求證”

“既如此,夫君定要好好照拂大哥”

“昭君無需多言,為夫知道該怎麼做”

王良知道,曾經煊赫一時的青河張家,被城衛兵扣上趨炎附勢,奴役百姓的大地主身份後。

其家族資產被城衛兵瓜分一空,且家中兩子均被充作壯丁,編入了起義軍中。

剩下一女【昭君】也被李九連夜貢獻給了自已。

真是造化弄人啊,讓自已白撿這麼一親戚。

立在他身畔的張昭君何嘗不明白,因土改法而孕育的城衛兵,正是出自眼前夫君之手。

相當於,青河張家的災禍,是由王良間接引發的。

但她更清楚,張家這些年強佔的田產導致了多少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有此結果,確可以說得是報應來了。

與其他家族滿門被殺的悽慘結局相比,張家能夠倖存三兄妹,已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更何況,如今的她已被眼前男人徹底迷戀住了。

尤其是對方創造出來的火柴、壓縮餅乾、鹿肉罐頭等一系列新奇物件……

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這個世界上,怎會有如此光怪陸離的發明啊。

……

“昭君,你且待在府中,我要趕去縣衙與大都統商議要事,遲些時候回來!”

“嗯,夫君路上小心”

……

拜別了小嬌妻,王良登上馬車,向著縣衙快速駛去。

黃昏時分的縣衙大院,已經升起了數口大鐵鍋。

手臂粗細的乾柴被伙伕投入灶口,炙熱的高溫讓鍋中氣泡翻滾 每口大鐵鍋中都漂浮著一層淡黃色的未知泡沫。

緊接著,濃濃的肉糜味從這層沫子裡冒出,似乎鍋中正在滷製肉食一般。

這讓剛剛跨進門檻的王良微微一滯,不明白髮生了什麼喜事,導致院子裡擺放了這麼多做飯的大鐵鍋。

“少將軍來了啊,快裡面請,大都統和軍事等你商議要事呢”

“哦”

與忙前忙後的庖廚們打過招呼後,王良直奔縣衙大堂。

剛剛進入大廳。

便瞧見王仙芝、五虎將、尚家兩兄弟端坐在堂上,有說有笑,所有人臉上都掛著濃郁的笑容。

王良目視這一幕,雖有些驚疑,但仍面不改色朝著高位上的大都統行禮,而後,尋了張無人的木椅,緩緩落座。

高位上的草王見到王良目露驚奇之色,立馬示意身旁的尚讓。

後者心領神會,隨即將一摞書信遞交到王良手中。

直至瀏覽完手中幾封密信,王良才明白。

為何堂前眾人歡聲笑語,氣氛好不快活了。

原來,今年上半年發生的幾起大事,對起義軍來說,簡直就是神助攻。

第一件大事,就是唐庭中樞,長安,出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乾符二年(875)二月初。

唐朝小皇帝再擢心腹宦官【田令孜】為神策軍中尉,獨攬朝政大權。

而田令孜這個人吧,是四川人,本姓姓陳,頗讀書,多權術,喜專權納賄。

他在小皇帝為普王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宦官馬坊使。

因早年負責侍候普王起居,經常與之同吃同睡同玩,加上其會見風使舵和阿諛巴結,深得晉王恩寵。

因此, 年僅十二歲的唐僖宗李儇即位後,便尊田令孜為“阿父”,擢他為知樞密使,讓田令孜由一個小馬坊使一躍成為長安四貴之一。

現又將其升為左神策軍中尉,無疑在向朝堂宣佈,他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

據後世史料所述,田常黜陟封拜及賜緋、賜紫皆自決,不與僖宗商議。

翻譯過來。

就是說這個大宦官別的本事沒有,在貪腐受賄、黨同伐異上尤為專精,常常越過皇帝處理政務,是唐王室肌體上名副其實的大毒瘤。

史上也稱這段時期為【田令孜專制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