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高堂之中,尚家兩兄弟正對馬三輪流詢問著什麼,面色十分肅重。

當身後響起一連串腳步聲時。

兄弟倆迅速回過頭來,發現王仙芝領著王良步入廳堂。

自此,兩人的目光全被草王身後的年輕人所吸引過去。

王仙芝坐回太師椅的第一件事,便是吩咐堂前士兵,給王良賜座。

這一幕,可將一旁馬三給驚呆了。

他沒想到王良透露給自已的計策,會引起三人如此巨大的反響。

兩位軍師不僅一直追問有關鬥地主和土改的更多資訊。

甚至連一向威嚴的大都統,都自降身份的去到縣衙門口,親自迎接王良。

這種高逼格待遇,還是馬三頭回遇到。

一瞬間,王良在他心中的形象直線攀升,成為僅次於草軍八大元老的重要人物。

王良拱手拜謝後,有些拘謹的坐於木椅上,用眼角餘光悄悄關注著堂上幾人的表情變化。

見尚家兩兄弟用比昨晚更加驚疑的目光盯著自已,他瞬間明白過來。

看來是提供給馬三的計策,引起了兩兄弟的重視。

而馬三看向自已的眼神中,震驚之餘還充斥著濃濃的欽佩之色。

這足以說明,他也從兩位軍師的追問中察覺到了什麼。

其實王良所不知道的是,馬三因獻計有功,不僅被草王當眾褒獎一番,還將其在義軍內的職務進行了晉升。

現在的馬三,從以往的虛職(虎威大將軍),晉升為仁勇校尉,掌管百來號民兵。

在唐朝的武將官職中,將軍要比校尉高上不少。

但王良也是後來才得知,馬三的職位為什麼越升越低

原來早期跟隨王仙芝的三百家丁,有一百多人都如馬三這般,在起事前就被草王被授予了各種將軍虛銜。

這是草王為籠絡人心而設立的虛職,不具任何實權、

只有真正在戰場上立下軍功的人,才能在義軍中獲得實權官職。

……

馬三目視著王良,內心閃過陣陣感激。

這個賢弟沒白交。

對方不僅能製出美味可口的泡麵,而且還足智多謀,僅是土改一計,便引得大都統等人驚歎連連。

若不是顧忌自已年長對方十餘歲,馬三都有拜王良為大哥的想法了。

也正得虧王良這位貴人出現,才讓馬三在義軍中的地位水漲船高。

此刻的他,只想緊緊抱住這根大腿,期待有朝一日能晉升為草軍八大元老。

面對馬三及尚家兩兄弟目不轉睛的眸光,王良有些不自在。

恰在此時,腦海中再次傳來熟悉的金屬提示音。

【叮鈴,恭喜宿主收服義軍頭目馬三,完成限時任務,10000瓶罐裝可樂獎勵已發放,請注意查收】

麻了麻了!

真是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哇。

王良目視著太師椅上一語未發的草王,他小心翼翼的將手伸入懷中,心中默唸:“提取可樂一瓶”

下一刻,一股冰涼的觸感從指尖傳來。

透過錦衣縫隙,王良看到一聽顏色鮮豔罐裝可樂。

居然還是可口可樂,這就離了個大譜!

此刻的他,再次被震驚得無以復加。

可樂加泡麵,這是什麼配置,真他孃的神奇哇。

…………………………………………………………

一盞茶的時間過去。

草王遣散了包括馬三在內的所有親衛,空曠的縣衙大堂上,只留下智囊團(尚家兩兄弟)及王良在廳中。

看來接下來的對話,事關重大,不得不讓草王嚴謹對待。

隨後,在草王眸光示意下,尚家兄長對著王良率先開口道。

“敢問王良小兄弟,馬校尉口中的土改之計,真是閣下提出的?”

面對這位草軍中的智力擔當,王良不敢大意,拱手回道。

“回軍師,此計正是在下提出的”

聞言,堂上三人瞳孔微縮。

他們早就察覺出,馬三一介武夫,根本不可能想出如此奇思妙計。

在他的背後,肯定有高人支招。

但見此人是年輕的王良時,年過四旬的尚君長眉宇微蹙。

他有點不相信,眼前這位二十左右的紈絝子弟,真能想出此種妙計。

端坐高堂上的草王默默注視著王良,眸中升起濃濃的欣賞之意。

王良口中的土改之計,其主要目的就是從權貴手中拿回土地,再均分到每位農民手中。

此種理念,竟與草軍‘天補均勻’意外不謀而合。

此刻的王仙芝認為,王良就是上天派來助他推翻唐王朝的天降福星。

若不是尚家兩兄弟提議對其試探一二,草王都想立即把他招攬到帳下,為義軍出謀劃策了。

眸光與草王對視片刻,尚君長讀懂了草王的催促之意,當即向王良丟擲早就準備好的難題。

“敢問王良小兄弟,我等草軍起義之初,定是勢單力薄,斷然無法與朝廷公然對抗”

王良點點頭,贊同了尚君長的說辭。

緊接著,後者再次開口講道:

“我等往後,必定是採用避實就虛,遊擊作戰的方式來反抗唐王朝。

若依小兄弟之提議,在這濮陽縣推行土改大計,那等義軍離去後,濮陽縣被朝廷重新接管,我等之心血豈不白白破費”

此話一出,高位上的草王、廳堂上的尚讓,同時目露憂色。

尚君長這話,算是道出了他倆的共同憂慮。

而這也是土改大計中的最大弊端。

土地分發到老百姓手中,是會引起當地的熱情擁戴和支援,但義軍也怕自已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畢竟他們前期不能在一城之地久留,若被周邊官兵圍剿,恐有傾滅之危。

誠然,尚君長分析得是很到位,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土改大計的不穩定性。

他認為這種能助草軍加速凝聚民心的計策,更適合在穩定的大後方進行。

但絕不適應起義之初的草軍,因為施行土改大計必定會分化義軍力量,從而導致原定計劃受阻。

顧此失彼,正是尚君長所憂患的。

只一眼,王良便猜透了這位賽諸葛心中的小心思。

只見他微微一笑,淡淡寬慰道:“軍師此慮不足為懼”

土改在後世大一統環境下,尚且經過兩年時間才全面完成。

王良推測,以當前藩鎮割據的時代背景下,基本不可能完成全面土改計劃。

但誰說,土改就一定要進行下去呢?

土改大計不過是為加速農民起義,及義軍籠絡民心的一則手段而已。

只要在窮困潦倒的百姓心裡,播下希望火種,那麼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