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有家人了
北宋:開局遇見李清照 愛吃毛豆炒青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數千人整齊劃一的高喊聲,聲音聚在一起,猶如驚雷炸響。
聚集起來的高喊聲,直接對著城牆之上的眾人衝了過去。
城牆之上的宋徽宗,還有各國使臣,只感覺耳朵一震,有種被震到了感覺。
不僅是城牆之上的眾人,半個東京城的百姓,都聽到這句高喊聲
當高喊聲散去之後,眾人耳中,還充斥著‘拜見官家’的這句話。
可以說,‘拜見官家’這四個字,今日傳遍了半個東京城。
宋徽宗趙佶也被這股高喊,給震到了,現如今耳朵裡面都是嗡嗡的。
要是換做往常,有人將他宋徽宗趙佶的耳朵給震的嗡嗡的,那麼就等死吧!
可是如今不一樣,宋徽宗趙佶雖然感受到耳朵嗡嗡的,但是,絲毫不介意。
不僅不介意,而且,整個人都興奮無比。
這一刻,宋徽宗趙佶也感受到無與倫比,至高至上的虛榮心。
半個東京城都聽到‘拜見官家’這四個字,怎能不讓宋徽宗虛榮心爆棚呢!
宋徽宗趙佶忍住興奮,伸出雙手,向上一抬道。
“起身吧!”
宋徽宗趙佶話語雖然聽不到,但是手勢很清楚。
隨著童貫和譚稹起身,身後數千將士們,齊刷刷的站了起來。
站起來的時候,兵器摩擦在甲冑之上,頓時,金戈鐵馬之聲,出現在朱雀門前。
金戈鐵馬之聲響起,彷彿把眾人帶到了沙場之上,一股鐵血之勢,油然而生。
這一刻,宋徽宗趙佶也被感染了,一起一落間,讓宋徽宗趙佶有種指揮千軍萬馬,氣吐山河的霸氣。
隨著將士們站起來了,這時候,童貫對著宋徽宗開口道。
“東路軍主帥童貫,奉命鎮壓東南叛亂,如今平定東南,押賊首一干人等,特向官家覆命。”
隨著童貫的話後,身後騎兵,步卒軍陣,頓時分列開來,將士們分列兩旁,空出一個道路來。
隨著御街被分開,這時候,御街之上出現一個個囚籠,囚籠裡面關著的都是方臘軍的高層人士。
這是給宋徽宗趙佶獻俘,既然方臘等人敗了,自然就是如此下場。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失敗者就是這麼殘酷。
當囚籠出現,御街兩旁的百姓,頓時有人朝著囚籠扔東西。
這一次扔東西,可不是扔銅錢和銀子了。
銅錢和銀子,那是勝利者才能擁有的,而失敗者只有被扔爛掉了菜葉子,還有泥土,還有石頭。
其實,方臘等人在東南造反,和東京城百姓並沒有太多關係,而且方臘等人也是被逼造反的,屬於起義。
按道理,百姓們應該同情方臘等人才對,但是,東京城的輿論,早就將方臘等人形容成無惡不作的罪人,東京城百姓如今對方臘等人恨的死死的。
所以,見到這些囚犯之後,哪裡還考慮到那麼多,直接扔東西,發洩心中的恨意。
一陣雜七雜八的東西扔過之後,囚籠裡面的方臘軍高層,一個個被砸的好不悽慘。
方世玉站在戰馬旁邊,看到囚籠裡面的方臘高層,這些方臘高層如今已經被折磨的不成人樣了,一個個都是奄奄一息的模樣。
看到這一幕後,方世玉知道,未來自已起兵造反之後,一旦失敗了之後,就是如此下場。
方臘等人作為失敗者,讓方世玉知道造反失敗的結局。
這種悽慘的結局,提醒著方世玉,一旦反宋,就一定要滅了北宋。
隨著獻俘儀式結束之後,今日這場儀式算是結束了。
反正今日最露臉的人,是童貫,譚稹,還有就是宋徽宗趙佶。
至於方世玉,小透明一個,只是有幸參加了這次儀式。
甚至,方世玉都沒有看清宋徽宗趙佶的樣子,距離太遠了,方世玉根本看不清,只看到一個身著大紅袍模糊身影。
儀式後面,宋徽宗將童貫和譚稹叫到了城牆之上,親自接見了一番。
童貫被接見之後,沒過一會,方世玉等人接到軍令,讓將士們各回各營。
方世玉從南燻門進城,然後,從宣化門出城,回到了宣威軍大營。
回到宣威軍大營中,日子就變得平淡無奇起來。
因為戰事已經結束了,而且,已經回到東京城,那麼自然要放士兵們回家。
打了一年半的仗,離開家都這麼長時間,肯定不能不讓士兵們回家。
最後,方世玉從周廣義和王友知那裡得到軍令,全軍休假半個月,半個月之後,再前來報到。
很快,在儀式完之後的第二天,宣威軍營門開啟,無數計程車兵迫不及待的離開大營,向著家中而去。
很快,方世玉手底下的一千人,就都無影無蹤了。
方世玉看著空落落的營地,忽然有種寂寞的感覺。
就在方世玉寂寞的時候,突然,田七出現在方世玉身邊,開口道。
“大哥,士兵們都離開了,你怎麼還不回家?
大哥的堂姐,恐怕已經等待大哥多時了。”
聽到這話,方世玉猛的想了起來,對啊,自已在東京城也是有家人的。
方世玉剛才差點忘了方萍母子三人,以為自已在東京城孤家寡人一個。
想起了方萍母子三人,方世玉心中暗道,看來自已一個人過的太久了,都下意識忘記方萍母子三人了。
聽到田七的話後,方世玉隨後和田七,小牛等人,也出了宣威軍大營,然後向著東京城而去。
田七,大牛,小牛三人都是東京城內的人,是當初跟隨方世玉從軍的三人。
原本三人都是抱著必死無疑的心,去跟隨方世玉從軍的,原本想著,自已戰死沙場之上,可以為家人留點朝廷的撫卹金。
讓三人沒想到的是,他們三人不僅沒有死,而且還都當了都頭。
要知道,都頭在軍中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武官了,最重要的是,都頭可是有俸祿可以拿的。
一年半之前,三人都是朝不保夕的浪蕩子,如今居然成為了武官,也是拿著大宋俸祿的一員了。
一年半之前,讓三個人如何想,做夢恐怕才會做到這樣的美夢。
三人都明白,這一切都是因為方世玉,如果沒有方世玉,他們恐怕這輩子,都是平平無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