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紛飛的季節,天氣漸涼。

這一天,東京城的南燻門開啟,通往御街的街道上,也早早的被人清掃了一遍。

御街兩邊的房房屋,商鋪,都張燈結綵,掛起來喜慶的紅布。

這種熱鬧喜慶的景象,一年當中,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會有的日子。

如今,離過年還有幾個月呢,可為何這般喜慶熱鬧?

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東南叛亂平定,朝廷大軍班師回朝,押送方臘賊軍獻俘的日子。

東南叛亂這件事,對於宋徽宗來說,畢竟是打臉的事情。

如今,被打的臉,被找回來了,那自然要對天下人說,沒事少造反,不然下場就是如此。

還有一點,對於朝廷來說,也是彰顯國威的大好時機,原本不是東南叛亂,朝廷大軍是要去滅遼國,拿回燕雲十三州的。

如今,朝廷大軍以勢不可擋之威勢,短短一年多就滅了東南叛亂,這種威勢,正可以彰顯我大宋威嚴的好時機。

也正好借這個機會,讓各國使臣看一看,我大宋的兵威。

禮部邀請了各國使臣,參加了這一次的儀式,其目的就是讓各國使臣,親眼目睹一下北宋的戰力值。

各國使臣中,有遼國,有西夏,有高麗,有吐蕃,有大理,還有南海那些小國,甚至金國也有使臣。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說過一句話,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

話雖然霸氣,但是,卻根本做不到。

如今北宋不僅燕雲十三州沒拿回來,而且,周邊的國家,都是虎視眈眈,狼子野心。

最主要的是,在一眾勢力中,北宋沒有霸主的實力,說什麼臥榻之處……

顯得尤為可笑!

時間剛到正午,南燻門外,出現了一支軍隊。

其中,軍隊最前方的二人,正是這次鎮壓東南叛亂的主帥,童貫和譚稹。

二人騎在高大威猛的戰馬上,身披主帥甲冑,並列而行,不怒自威。

在二人身後,有兩個軍陣,前面的軍陣,是上千騎兵組成的軍陣。

上千騎兵,十騎一排,並列整齊,戰馬在騎兵的操控下,同時並行,宛如一陣黑雲,緩緩而行。

在騎兵軍陣之後,是步卒軍陣,由數千步卒組成。

數千步卒,並排而行,形成了一個整齊的軍陣。

兩個軍陣中計程車兵,一個個抬頭挺胸,走起路來,虎虎生威,氣勢磅礴。

這些士兵的眼神中,目視前方,不偏不倚,眼神中帶著殺伐果斷的狠厲,身上散發著殺氣。

這一刻,這兩方軍陣,給了東京城的百姓無與倫比的衝擊感。

東京城的百姓沒想到,這一次的儀式,會以這樣的一幕方式呈現出來。

東京城的百姓,也不是沒有經歷過獻俘的儀式。

比如,在幾年前,打敗西夏,讓西夏稱臣納貢,大軍班師回朝,向朝廷官家獻俘那一次。

那一次,屬於國戰,儀式比這次還要大,人數還要多。

不過,以前的儀式,都是大軍混亂的進城,然後在御街上走一趟,然後草草了事。

如今這一次,可就不同了,太不一樣了。

這一次,進城的大軍沒有之前那麼多了,至少減去一大半人。

雖然大軍人數少了太多,但是,卻比以往任何一次還要讓人震驚。

騎兵,步卒,整齊劃一的進城,讓東京城百姓們,瞬間為之一愣。

太整齊了,太有威勢了,有一種美侖美奐的感覺。

這種美,不是軟弱的美,而是殺伐之美。

進城的每個士兵,都是精心挑選出來的,身材高大,手中又都有著數條人命,每個士兵身上散發的殺氣,透過眼神就能看的出來。

童貫和譚稹,二人帶領大軍,走進南燻門,踏上御街。

二人看到御街兩旁的百姓,一雙雙眼睛緊緊的盯著他們這支軍陣,既不熱烈歡迎,也不鼓掌喝彩。

這一幕,和以前不一樣啊!

以前,班師回朝,御街兩旁的百姓,都是擺出歡天喜地的鑼鼓聲,而這一次,整個御街兩旁,都是靜悄悄的。

看到這一幕後,童貫眉頭皺了皺,心道,難道方世玉這小子搞的這個軍陣,不行?

對,今日進城的軍陣,就是方世玉搞出來的。

當方世玉聽到,朝廷要搞一個大軍班師回朝,獻俘儀式時,就給童貫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挑選精兵強將,組成一個整齊劃一的軍陣,進城之時,把軍隊疾如風,徐如林的一幕,表現出來。

方世玉先是搞了一個模板,讓童貫看了,童貫看過之後,也是大感震驚,直接同意的。

甚至,譚稹在看到方世玉搞的這個軍陣,也是讓方世玉指導一下騎兵軍陣。

可以說,方世玉為了訓練出像模像樣的軍陣,辛苦了一個月時間,才有了這般。

方世玉騎著戰馬,和其他步卒將領,在步卒軍陣前列,帶領步卒軍陣前進。

看到御街兩旁靜悄悄的,方世玉心中也是沒底氣了。

原本,方世玉以為自已這一手,絕對可以露一手。

誰知道,如今御街兩旁,靜悄悄的,一個喝彩的百姓都沒有。

下意識的,方世玉以為,東京城百姓不買賬。

難道這次搞砸了?

這要是搞砸了,那童貫不得恨死自已,那還怎麼抱大腿?

就在方世玉心中越來越沒底的時候,這時候,一旁的韓世忠騎著戰馬,在方世玉身邊,小聲的說道。

“方老弟,怎麼沒人喝彩啊!

老哥我為了今日進城顯擺一下,可是辛苦了半個多月。”

方世玉聽到韓世忠的話後,剛要露出一個苦笑,說自已搞砸了的時候。

突然,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裡面,猛喊出一句。

“採,採,太採了。

兵法有云,其疾如風,其徐如林,這才是我大宋鐵軍。

太採了,有賞!”

這句話的意思,就和好,好,太好了差不多。

當這句話說完,就看到某處二樓中,散出了一大把銅錢,猶如天女散花一般,朝著方世玉軍陣就拋散而來。

突如其來的一幕,彷彿叫醒了愣住的百姓,也點燃了百姓們熱情。

瞬間,御街兩旁的百姓,紛紛喝彩,拍起了雙手,敲響了鑼鼓。